谭嗣同诗中感叹的大臣,被装入袋子中挨打,装死逃过一劫
在清朝末期,国家积弱积贫,处处受制于人,许多仁人志士奋起反抗,想法设法要让中华重新屹立于民族之林。其中,谭嗣同就是先驱者,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临死之时,他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让人感动不已。
其实,这是谭嗣同绝命诗中的最后两句,非常出名,但前两句可能很多人就不太熟悉了:“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在这里,谭嗣同用了东汉时张俭、杜根的两个典故,讽刺慈禧太后的擅权和清王朝的腐朽。
张俭的故事,我们以后再说,今天单独说一说杜根。杜根出于名门之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杜安,官至巴陵太守,为人十分谨慎。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入长安太学,让很多达官显贵侧目,都想与他相交。当时很多人送来信件,杜安都不拆开,全部藏在墙壁之中的夹层里。
等到这些权贵因为祸事而倒台的时候,杜安才将这些信件拆开,表明自己并没有牵涉其中。小小年纪,能有这样高瞻远瞩的目光和谨慎低调的作风,实在让人惊讶。
父亲谨小慎微,杜根却完全不一样。他生性耿直,凡事喜欢较真,认个死理,这让他名声鹊起,为天下所知,但也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当时的东汉朝廷,名义上的皇帝是汉安帝刘祜,实际上权力都由邓太后所控制。邓太后是汉和帝的皇后,汉和帝子嗣很少,驾崩的时候又很年轻,只能让出生才百天的刘隆继位。可是刘隆只活了一岁就去世了,邓太后与自己的家族商量之后,决定迎立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为帝,也就是汉安帝。
汉安帝刚刚继位的时候,才13岁,此时由邓太后临朝称制,谁也提不出反对意见。可是,随着汉安帝的长大,直到永宁元年,他都已经二十五岁了,邓太后还不肯放权,这就让人非议不断了。
实话实说,邓太后执政水平和能力还是不错的,她爱惜民力,崇尚借鉴,明辨是非,伴随东汉帝国度过了汉和帝驾崩后的“水旱十年”,并打击了西羌起义,有力维护了帝国的完整。因此,她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被誉为“兴灭国,继绝世”,比谭嗣同时期的慈禧太后不知道高明多少。
然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帝国的掌门人还是要由皇帝担任。太后在皇帝年幼时可以代为处理朝政,但始终只是权宜之计。因此,汉安帝长大之后,让邓太后退位交权的呼声,就从来没有中断过。
哪怕是邓太后的弟弟、越骑校尉邓康,也曾劝姐姐退居后宫,不再问事,安享太平。邓太后不廷,邓康就称病不朝。结果邓太后大怒,不仅罢了邓康的官,剥夺了他的爵位,还开除了他的族籍,不承认他是邓家人。
对于自己的弟弟尚且如此,可见邓太后对于权力的迷恋到了何等程度。自此之后,建议太后还政给汉安帝的呼声就越来越小了。也就是在此时,杜根站了出来,说的还是同样一个话题。此时的杜根虽然是郎中,但官职在邓太后面前小得可怜,说的话却很冲。
邓太后看完杜根的奏章之后,勃然大怒。对于自己的弟弟,她虽然心狠,毕竟还是手下留情了。对于这个不知死活的小官,邓太后决定用雷霆手段,杀一儆百,避免其它人效仿。于是,邓太后在朝会之上,命人将杜根绑好,塞入早已准备的白布袋子里。这不仅仅是羞辱,因为邓太后还下令要人用木棒将其活活打死。
这个惩罚很粗暴,也很残忍,邓太后并非生性虐杀之人,也许是为了捍卫她的权力,才做出了这样令人发指的事情。杜根也是一个好汉,不声不吭,在布袋之中等死。其实,当时的执法官员因为敬重杜根,特意下手留情,没有往死里打。
等到杜根在布袋中没有动静的时候,邓太后这才命人将他扔到荒郊野外喂狗,并且每天派人检查。为了逃避邓太后的耳目,杜根无师自通,一连三日,连眼中都长出了蛆,他也没有动弹。这样,杜根才逃过了检查,得以亡命天涯。
其实,杜根这份奏章的时机并不划算。因为仅仅一年之后,邓太后就去世了,权力还是交给了汉安帝。这些大臣做不到的事情,时间总会帮他们做到。杜根隐姓埋名一年之后,才再次重返朝廷,出来为官。汉安帝对于他的“死而复生”,自然是欣喜万分。
谭嗣同在绝命诗中引用这个典故,其实就是暗讽慈禧太后的专权、滥杀。虽然慈禧和邓太后在历史上评价不一,但在这一点上,确实有着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