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时,愿你拥有人生一切的美好
原创 澄月阁主紫溪
织文尚思文化禅修
静水流深,关注越久沉淀越有
拜月中秋,赏月花前,寄语愿望。
传说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在这花好月圆之时,对着月亮种下一个善良的愿望,它就会慢慢发芽开花,直到结下美丽的果。
这个纯净的夜晚,山峦在月影中,菊花在月影中,你端着酒杯在月影中,而那个美丽的愿望也呈现在月影中。月影有圆有缺,但一切的美好永远在善良的人心中,在你美好的人生中慢慢实现。
举杯邀明月,第一杯,先来追溯下这个夜晚的由来:
“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据《周礼》记载,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的说法。追随中秋这个节日的由来,应起源于上古时代,古人对天象的崇拜-,尤其对于月亮的恭敬,有着诸多的遗痕。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曾挖掘出土距今4000多年历史的多个墓葬陶器,对其上的刻划图纹的解读,大部分专家都认为是“日、月、火(星)”三者合一的标志。
《周易·系辞》中有“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礼记》中也记载古人“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端其位。”足见古代人们对于月亮的崇拜。究其缘由,大约在远古时期的夜空,唯有月亮才能够给予人类黑暗中一份光亮,故而方显弥足珍贵。
正是在中秋这段时间,月亮距离地球最近,因而看起来也最大、最圆。三秋的仲秋为酉月,乃从白露始寒露止,而酉月的中间节气是秋分,也是最早祭月的日子。后来随着历法的演变,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了夏历的八月十五日,也就是现在的中秋节。
《唐书·太宗记》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从唐初,美好的中秋节得到了官方认定,之后其盛行始于宋,至今仍经久不衰,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节日,人们拜月、观潮、赏花、猜谜,吃着月饼,饮着桂花酒,再吟诗作对,以月圆寄团圆,同时祈盼着丰收和幸福。
举杯邀明月,第二杯,回思历代存世的画作中那些中秋的故事:
《五代人浣月图》,绢本设色,纵77.2厘米,横50.4厘米,现存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无作者款印,从画中的仕女身著半袖裙襦,及焚香侍女腰间系缚的长柄纨扇来判断,此幅原稿的时代,虽符合十世纪规制,但树石画法,笔致夸张,已呈显宋末元初特质,推测应出自南宋宫廷画师所摹。《浣月图》中,明月皎洁,高挂天际。庭院深处,高植着虬松、梧桐与芭蕉,枝叶苍郁欣茂,地面另有芙蓉、蜀葵、雏菊等花卉,竞吐芳香。奇石上盤踞的蟠螭,正低伏泻水,池中波纹荡漾。盛装妇人,手捧明珠,欠身欲取水涤珠。旁立侍女三人,或临案焚香,或捧奁,或荷琴,神情庄严静穆。此画足见古代的拜月风尚。
清代钱杜的《浔江月夜》图,钱杜诗意清旷,书法有清俊温雅之气,擅长花卉、人物,尤钟爱画山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幽秀细笔,尤得力于文征明,以细笔和浅设色为主,运笔松秀缜密,所画山水、人物形象,能寓巧密于朴拙之中。这幅《浔江月夜》是他赏月题材的经典作品,图中山水相伴,视野开阔,皎洁明月高悬天际,银辉尽洒,秋高气爽之意甚浓,两只画舫并列于水中,船上雅士把酒玩月,情趣盎然。画上题诗一首:“含情都在四条弦,泪湿青衫怅别筵。只有湓江流不去,芦花枫叶自年年。枫林落叶荻花飞,秋尽江头感岁华。悟到天涯沦落处,几多愁绪付琵琶。”画中人物与景色辉映,多层次立体空间使人感觉身临其境。读此画,让人感悟到古人驾一叶扁舟,装满酒,泛舟河湖之上,把酒玩月的情趣。
清陈枚的《月曼清游图》。陈枚,乃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宫廷画家。号载东,晚年号枝窝头陀,师法郎世宁,工画人物、山水、花鸟,其画法受到西洋画风的影响。他的《月曼清游图》把十二个月都用笔墨装在了画中,其中九月琼台赏月描绘的即是中秋的情境,画中惟妙惟肖勾画了贵妇们聚集高台,吟诗赏月中秋的美好情景。
举杯邀明月,第三杯,是一杯团圆的酒,喜庆的酒,平安的酒,也是种下期许祝福的酒。愿您花好月圆时,望月亮一半在天,一半在水,仰望天,低首吟,尽把盏,相聚一切的欢乐,与爱人、亲人一起,拥有人生一切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