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关系(中)

编者按:

2021年3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通告: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主要职责,正式设立“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非常明确将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进行同等并列对待。从国家设立的这个机构来看,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一样,有防有治。

最近,有网友问“精神卫生(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有什么区别?”这的确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专业性问题。继上期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理事长马恩祥先生从英文翻译、汉语释义及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新机构的主要职责的设置等角度分析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关系后,本期我院师建国院长再次从专业的学术角度对本话题给予深度解读。

精神卫生、心理卫生、精神健康、心理健康都可以英译为mental  health。

mental  a. 

①精神的,思想的,内心的;

②脑力的,智力的;n.【口】精神病;精神病患者;~ly  ad.精神上;在内心;智力上。

health  n.

①健康;健康状况;

②兴旺;

③祝健康的干杯。

Mental healt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verall health and well-being. Mental health includes our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well-being. It affects how we think, feel, and act. It also helps determine how we handle stress, relate to others, and make healthy choices. Mental health is important at every stage of life, from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through adulthood.

精神(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与精神障碍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谱。对精神健康的定义不一,可以理解为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调配自己以适应环境。可以说,精神健康是个人安康、事业成功、家庭幸福、良好的人际交往、健康的社会关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

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与精神病学(psychiatry)近义词,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2】。

精神卫生的广义与狭义

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的定义和内容大致分为两种,即狭义和广义。

狭义精神卫生,是指研究精神障碍的发生预防、遗传发育、医疗康复。即预防精神发育障碍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使慢性精神障碍者的康复,重归社会。

广义精神卫生,是指研究健康者增进和提高精神健康、精神医学的咨询。

从上述精神卫生定义和内容看来,精神卫生的对象、范围和任务,一方是精神障碍者的预防、医疗和康复,一方面是健康者的提高和维护精神健康和精神医学咨询。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的含义,包括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三方面完全安宁幸福状态【3】。

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也称精神卫生,它是关于保护与增强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与方法。心理卫生不仅能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培养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心理卫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一定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并且出现与之相联系的心理问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有效地预防一些心理冲突的发生,及时地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是个体心理卫生的主要目标【4】。

心理健康的内容

著名的精神医学家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严和骎认为:

心理健康应包括:

(1)智力正常:智力是抽象思考或推理能力,获得如识(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信息加工和知识交互的作用,是人的一种稳固的特质。

(2)良好的心境:健康的情绪是可以自我调节和控制的。

(3)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交往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需 要,经常或适当地与人交往,心情舒畅,从而可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4)良好的社会适应功能: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为完成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所表现的各种行为,并为社会作贡献。

(5)坚毅的意志品质:意志是人的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个性重要的精神支柱。

(6)健全稳定的人格:人格(个性)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生活经历形成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7)道德高尚:是指一个人在利他活动中,自我体验到的偷快感,有减轻或消除心理痛苦的作用。

精神卫生问题(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包括:

(1)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老年性痴呆等。

(2)神经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

(3)心理障碍:适应不良,酒、药依赖等。

(4)心身疾病:高血压,哮喘,溃疡病等。

(5)性格障碍:冲动性、偏执性、分裂性等。

 参考文献:

1.      郝伟,陆林主编。精神病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专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

2.      郝伟,陆林主编。精神病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专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318

3.      360百科

4.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