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讲《周易与中医》

正安聚友会 

本  期  导  读

《易经》究竟可以用来做什么?

有段时间看中医养生类书到了一个瓶颈,总觉得各个说法都可有可无,打不成一片。

机缘巧合,见一个医生朋友在读《易经》,排八卦、看阴阳,很迷信的样子。

我第一反应是把手掌伸过去:「帮忙算算我哪一年能成功。」

他认真跟我讲:

《易经》不止是算命的,它是中国文化公认的原点,是经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代大人物之手流传下来的哲学智慧,是计算机二进制的最早应用,是清华大学校训的来源……

这些我多少都听过,一句也没往心里去。但他接下来的话吸引了我,他问:

你想,为什么那么多有成就的中医,越到后来就越喜欢研究《易经》?

这个问题迫使我沉下心去读《周易》,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存在一个巨大的思想短板。

于是买书、报课,一顿恶补,内心的疑团慢慢被拆开、抚平。

易经可以算卦吗?

其实大家的印象没错,《易经》可以用来算卦,这也是易学的威力所在。

在《易经》流行的时代,农耕、狩猎、打仗等重大事宜,都会占卜以作参考,这是中国人历来的行为习惯。

为什么算卦具有参考价值?其原理很简单,不过是「同气相求」的吸引力法则。

卦象的创制,是先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本就有「以类万物之情」的功能。

好事情吸引到好的卦象,坏事情吸引到坏的卦象,同类事物之间总是会发生共鸣和集聚。

但是,算卦一定是准确的吗?不一定,算不准也很正常。

因为法则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算卦者是否平静、专注,有没有预测之外的力量中途参与等。

各家的起卦方法不同,但无论怎样起卦,最终都要得到一个卦象,这个卦象携带着与之同气的事物信息。

易经,就是这样一种帮我们读懂万物之气的学问。

易经可以养生吗?

央视在介绍《周易》时说:

《黄帝内经》是元素论五行文化和阴阳文化结合的典范,解决了大易‘医病’的问题;思孟学派的《五行》是德性论五行文化与阴阳文化融汇的渊薮,解决了大易‘医人’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大易医国、医人、医病。

中医可谓是《易经》的嫡传弟子,对中医有点了解的人,读《易经》会更敏锐。

比如易经64卦中有特殊意义的十二消息卦,用来表示万物阳气先增后减的一生。

人与万物有着相同的结构,其阳气在前半生自下而上渐增、后半生自下而上渐减。

人体内,阳气的典型代表是功能、热量等。

而因为走路少、用脑用眼多这些生活特点,现代人早衰、上热下寒的现象严重。此时最好的养生思路就是把提前上浮的阳气拉下来。

相应的方法有散步、站桩、艾灸涌泉、按揉腿脚经络、吃补肾的药方等,恢复身体该有的阴阳结构。

养生者常想「补阳」,但如果补阳补不进去,何不换个思路,如田忌赛马一样,在结构上有所作为?

把阳气沉潜下去,保证腿脚是温暖、灵活、柔软的,就抓住了健康的根本。

你看,《易经》揭示了万物通用的生命密码:生命存在的基础,是阳气在下。

读易经,最有趣的部分是?

无论是八卦、64卦、起卦方法,只要下点功夫,都不难掌握。

《易经》中真正挑战我们普通人智力极限的,是对卦象的解读。

卦象会在不同的场景中改头换面,扮演不同的角色。

就像一个人在公司是部门主管,回到家是孩子的妈妈,在丈夫面前是妻子,在母亲面前是女儿,分别要尽到不同的职责。

例如我们最熟悉的乾卦,在自然界代表天,在五脏中代表肺,在人事中代表健康、健行……

再深入一些,例如乾卦和巽卦组合而成的姤卦。如果一个男生想算姻缘,得到这个卦象,那么阴入于阳,加上姤卦相遇的含义,则说明能遇到对象。

但假如这个男生算的是女友是什么样的人,这个姤卦就不见得好。因为一阴入五阳,男生可能只是备胎之一,有争执之象。

情景差之毫厘,卦象的解读就会谬以千里。

说到底,易经考验的是对万事万物的理解与思维的绵密无漏。

它会拉住一个人的认知边界拼命往外扯,会让你觉得世界上有太多不够了解的东西。

因此,《易经》才值得我们一生修炼。这也是读《易经》的最大乐趣。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

学易经,你需要一位明师

《易经》的种种妙用和乐趣,如果没有明师点出,恐怕一辈子都要在门外打圈圈。

学《易经》不能自己盲修瞎练,必需明师指点。

上文提到的易经养生和卦象解读方法,均出自潘毅教授的网络课《周易与中医》。

作为最早在我国中医学院开设易经课程的教授,潘教授有着深厚的易学功底,加上本身是中医师,因此早已把周易与中医养生融为一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