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读《破产书商札记》的札记
《破产书商札记》,威廉·达泠著,王强译注,香港牛津2021年出版。
《破产书商札记》果然有趣:达泠写得有性格,有风格,有情怀,译注者王强译得体贴入微,注得循循善诱。这样的一本虚构作品的“札记写法”相当别致,若要得趣,也需用“札记读法”去读它。完全不必忙着读完,就懒懒散散地、有一搭没一搭地读,正好!
1
“引言”中作者述说那个书商的掌故,说“我就听到过他拒绝将一本书出售因为他说想把他留给自己”。这样的书商我也见到过。二零零几年吧,那时去香港还比较方便,旺角一带的二楼书店里可买之书还有一些。有次我去学津,辛辛苦苦挑了一大摞旧书,结账时老板拿起一本书说,这本不卖。一会又把另一本书扔回身后,理由仍是“这本不卖”。如是者不知凡几,我那摞书剩了不到一半。我第一次见识这样挑着卖书的书商,大为不解,忙问为什么。老板半天才回答,不为什么。我说,你卖书,我买书,你又说这本不卖那本不卖,总得解释一下啊。他抬头盯了我一眼,说,我自己留着,我还要看。
2
读《成就》一节毕,从此能看清学者与藏书家在“爱书之道”上的分野。学者喜欢自己觉得有用的书;学者为学问而喜欢书。而收藏家喜欢大量的书。正如书商所言,“我为书而喜欢书……我热爱所有的书。”
3
书喻多如繁星:喻师,喻友,喻妻,喻妾,喻导师,喻良伴,喻情人,喻青楼女子,不一而足。而《札记》中的旧书商将书喻为孩子,可谓“尖新”。他说,那些书是他的孩子,“唯有做母亲才知晓的那种充满忧惧的乐趣——那种快活的忧惧现在也成了我的。历尽千辛万苦,我得到了这些孩子,而我的幸福将会是看着它们走进世界……做母亲的心酸也是我的心酸。只要同我任何一个宝贝分离我都会感到一次情感的阵痛。……”
4
钱锺书先生读过这本《破产书商札记》吗?《书铺的橱窗》一节中,书商说有些新书的“书衣”他喜欢,觉得精美、漂亮极了,可是他更喜欢除掉护封之后的“朴素的布面与朴素的印字”,他称朴素的布面精装为“赤裸裸的真实”。读到这里我立刻想起《围城》中钱锺书先生对归国邮轮上那位鲍小姐“局部真理”的描述。
5
我老家有见蜘蛛为“见喜”的风俗,说是不管在哪里,见到蜘蛛都是好兆头。《札记》作者说他想来喜欢蜘蛛,或许是布鲁斯的故事让他觉得蜘蛛可爱。王强的译注中提到,苏格兰国王布鲁斯遭英王爱德华一世穷追猛打,躲进一间破败小木屋里不知所措,这是他观察到头顶上有个蜘蛛,历经六次失败后,终于在第七次努力中成功在房梁上挂住丝线,织成蛛网。布鲁斯已经六次败给英王。他受蜘蛛启发,第七次奋起与英军决战,八年之后终获全胜。蜘蛛从此成为好运的象征。
可见两地蜘蛛都有妙用,只是我们那里风俗中的蜘蛛如同视频产品,看一眼足够,而苏格兰那里的蜘蛛不仅要看,还要读,像是带字幕的剧集。
6
一个理想的卖书之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达泠在许多章节中频频给“卖书之人”画像,显见他对此极为看重。他说,卖书之人不应搞什么“每周一书”推荐,那等于给书宣读“判词”;卖书之人格外彬彬有礼,格外殷勤入微,永远是位绅士;对卖书人而言,“书即生活”;不必主动上前迎客——书籍至关重要,而不是卖书之人;“卖书乃是商业浪漫故事的核心”,卖书之人应把生意做到极致……。
——————————————
【夜书房花絮】
😄😄忽然见到参加“妇女沙龙”的我。那天我是“洪常青”。疫情之前的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