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结束后曹魏为什么不攻打蜀汉而是东吴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魏和蜀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夷陵之战蜀汉大败而归,此时的曹魏在做什么?曹魏为何不进攻蜀汉而是进攻东吴?
夷陵之战前,孙权派人到洛阳称藩。
曹丕认为这是大事,便举行廷议,让大家各抒己见,谈谈对孙权称藩,以及即将爆发的吴蜀大战的看法。
当时的魏廷,大致有三种声音。
一是曹丕主张的,接受孙权称藩,并立即调集大军攻蜀。理由是我泱泱大国,人家孙权来称臣,我如果不接受,怕是会伤了天下人心。而孙权既然已称臣,那魏国就有必要助吴灭蜀。
二是王朗王司徒的建议,他也认为应该接受孙权的称藩。不过他不同意立即出兵,他觉得魏军应该伺机而动,待吴蜀两军相持不下时,派一大将攻蜀军要害之处,寻机一举灭掉蜀汉。
诏议“当兴师与吴并取蜀不”?朗议曰:“天子之军,重于华、岱,诚宜坐曜天威,不动若山。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馀事。——《三国志·王朗传》
曹丕和王朗的观点,细节上虽有不同。但核心思想一样,那就是接受孙权的称藩,并以这件事为契机,弘扬魏国的正统性,以及曹丕帝位的合法性。
我们了解,当时魏国建立没多久,曹丕称帝也没多久。孙权如果能投降,的确可以让曹丕的合法性大大增加。
最起码,从名义上来说,孙权称藩后,天下不服王化之地,就只剩下刘备控制的益州了。
而既然曹丕接纳了孙权称藩,那魏军可不就只能打刘备了?
第三种声音来自侍中刘晔。他的观点就与前两种截然不同了。
刘晔对所有人泼了一盆冷水,他说孙权并没有臣服之心,这次只是迫于刘备压力,逼不得已才称藩。
一旦危机解除,孙权肯定要反悔。
而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该在孙权请藩这件事上沾沾自喜。而应该假意纳降,实则暗中调兵遣将,待吴蜀两军相持不下时,攻打孙权,以绝后患。
刘晔的建议说完后,曹丕不乐意了。这与他的主张背到相驰。于是他再次强调“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
(曹丕)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降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
刘晔也不服,便也坚持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益州易守难攻,即便刘备东征孙权,益州内部空虚,我们也很难趁虚而入。
并且最关键的是,如果刘备了解我们要出兵打他,那他肯定就退兵了,不打了。
所谓的益州空虚局面,届时还存在?
而孙权称藩动机不纯,害怕我们打他。所以我们打刘备,孙权肯定会按兵不动。
到时候,就会变成魏国单挑蜀汉,让东吴坐收渔翁之利的局面。
但反过来,如果我们打孙权,刘备因为和孙权有仇,他肯定乐见其成,正好会出兵,与我们一起胖揍孙权,瓜分东吴地盘。
这样一来,孙权和东吴就完了。而没了孙权的掣肘,刘备的灭亡也是指日可待!
吴悉国应之,而遣使称藩。朝臣皆贺,独晔曰:“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陛下虽齐德有虞,然丑虏之性,未有所感。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三国志·刘晔传》
应该说刘晔的建议还是更有操作性的。
因为他指出了关键点,即孙刘的不同之处。
虽然当时也存在这种可能性——那就是刘备和孙权听说魏国出兵,两边都不打了,共同对付曹丕。就像215年,听闻曹操拿下汉中,孙刘瞬间和解那样。
趁夷陵之战伐吴,也非板上钉钉的机遇。
但不管怎么说,以当时情况而言,不动刀兵则罢。要动刀兵,伐吴明显比伐蜀要更有操作性。
然而,刘晔说完后,曹丕还是不听。
于是一时之间,讨论陷入僵局。
这时候,王朗充当和事佬,提出折中意见。
王朗说刘备已经出兵了,而孙权此时还没有起兵,对我们肯定还有所防备。并且南方这时候是雨季,不利于我们的大军行动。所以我们还是要攻蜀,只是现在还不行,仍需等待,伺机而动。
“今权之师未动,则助吴之军无为先征。且雨水方盛,非行军动众之时。”帝纳其计——《三国志·王朗传》
相比刘晔,王朗建议更适合曹丕胃口。
最终曹丕采纳了王朗的建议,修改了自己原持有的联吴伐蜀之计,采取坐观成败策略。不对孙权用兵。
为了鼓励孙权,曹丕更拜孙权为吴王,此举相当于承认其割据的合法性。
刘晔对此坚决反对,但曹丕不听。
通过以上史料记载,我们不难看出:
一、朝议时,魏与吴更亲近一些。大部分魏臣都认为应该帮孙权,对蜀汉用兵。
虽说益州易守难攻,魏军的主力也一直在东面防备孙权,部署在西线对付刘备的兵力确实不多。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魏国自始至终就没有打刘备的企图。
毕竟史料当中已经清清楚楚写了“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
并且西线兵力不足,可以从东线调嘛。只要想打,就不算什么难事。
二、刘晔的想法更实际一些。其他人都过于理想了。尤其是王朗,说什么雨水方盛,这完全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为曹丕拒绝伐吴建议找借口。如果这也能成立,刘备就不该出兵。合着刘备大军就不受长江中下游的雨季影响了?
王朗那帮人之所以会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吃准了曹丕的心中所想。
主动迎合曹丕。
那曹丕在想什么呢?
根据后来曹丕的一番操作来看。曹丕当时看重的,是所谓的大国风度,是他接受孙权称藩以后,对后来者的示范效应。
他作为篡汉者,心里还是犯虚,不自信。联合东吴对付刘备,附和他巩固统治的需求。
毕竟刘备当时已经称帝,“无可救药”。
而孙权名义上还是汉臣。还可以争取。
至于趁虚而入,先打谁的问题。曹丕一点都不在乎。魏强而吴蜀弱,吴蜀绑在一块也比魏国弱小。曹丕觉得以自己的实力,打谁都是泰山压顶!
他压根不在乎能不能抓住时机灭蜀或灭吴。
这点从他后来对孙权用兵,可以明显看出。
而正是因此,所以曹丕最后采纳了王司徒的建议。坐山观虎斗,既不调兵遣将灭吴,也不调兵遣将吞蜀。
反正就是什么都不干。
后来发生的事,我们都了解。
夷陵之战后,孙权果如刘晔所言,对曹丕开始怠慢。到了后来,更是翻脸不认人,有不承认曹丕是自己宗主的意思。
曹丕大怒,派人到东吴问责,孙权先是派人赔礼认错,拖延时间。待拖了两个月后,又继续不鸟曹丕。
被孙权一番戏耍,曹丕真的怒了,欲亲自讨伐东吴。刘晔见曹丕被愤怒冲昏头脑,立即劝曹丕不要出兵。他的理由是“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
当初东吴人心惶惶,你不打。现在人家东吴士气正盛,你再去打,能有什么好果子?
但曹丕不听,指挥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讨伐孙权。结果败兴而归。
两年后,曹丕在没有机遇情况下,再次不顾劝诫,二度兴兵伐吴。结果又是铩羽而归。
不久后,曹丕病死。曹叡继位。
曹叡采纳群臣建议,对外防御,对内恢复生产秩序,发展经济。从而奠定了后来司马氏一统全国的实力基础。
对吴蜀防御,休养生息策略,其实贾诩早年也对曹丕提过。
帝问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对曰:'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文帝不纳。后兴江陵之役,士卒多死。——《三国志·贾诩传》
曹丕问贾诩,我想一统天下,你觉得吴国和蜀国,我应该先征讨哪个?
贾诩答道,哪个都别打。你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实力上来了再动武。
曹丕不听,结果无功而返。
总的来说。
刘备惨败,益州空虚,所以就要打刘备,这是正常人的理解。
但是在曹丕看来,无所谓刘备怎么样,也无所谓孙权怎么样。
孙权请藩,朕同意了。那就该伐蜀。
孙权竟然敢戏耍朕,是可忍孰不可忍!朕非得教训这老小子!
蜀,不伐了。朕要伐吴。
打仗还看时机?笑话。我泱泱大国,带甲之兵几十万。朕想打谁,还看机遇?
朕不需要!干就是了。
这便是火烧连营,刘备惨败,魏国为什么不趁势进攻,而是进攻孙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