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读 第十九章
《道德经》通读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在这一章里,用绝和弃两个词,表明他对圣与智、仁和义、巧与利的鲜明态度。老子为什么对他所说的“三者”如此深恶痛绝,归根结蒂一句话,这三者是叛道时代的结果。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这“三者”都不陌生,尤其是圣智和仁义。巧和利,大概是人人都有,人人都在行巧取利,所以,普遍得不值得一提,所以就不怎么受人特别注意。但老子一定是觉得它太普遍了,普遍到人人如此,所以,把它列在“三者”之中。
什么是中国文化中的圣、智、仁、义?老子为什么要坚决地弃绝它们?
圣、智、仁、义,分别指一些人,这些人被认为是高尚的人,值得崇敬,是中国文化树立的人之典范。但同时,这四个词又分别指称德行品质。具有圣德的人叫圣人,具有智能的人叫智者,具有仁心的人叫仁人,具有大义的人叫义人。圣,在中国文化里,具有最高的品位,其余三种,是圣之下,各有所长的品质。
圣:慧根深厚,天资敏捷,德性完满,明达事理,言行举止合乎礼义。深受尊重。
智:天资聪明,知多见广,通晓事理,洞观幽微。
仁:善良,慈悲为怀,没有分别心,被认为是人之本性。
义:以忠、孝、悌、友为心行者,被认为是实现“仁”之本性的第一大用。
中国文化树立如此四德,把它们奉为做人的道德标范和要求。在当下,或者说在无道的社会里,这四者,看起来,是至高无尚的道德垂范。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仁、义、智,和圣,是儒家文化的立本之说。孔子的修身说,修的是圣人之身,儒家文化可以概括为十一个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勇。仁是核心,是人人皆有的本性,其余十个词,是实现仁的方法,通过这十个方面的心行,体现人的本性仁。
老子这里所说的圣、智、仁、义不是儒家文化的圣、智、仁、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人之本性思想,它们在孔子老子之前,已然有之。只是或者没有文字记载,或者没有系统解说。到了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或者墨家,阴阳家,农家等,百家之说,皆以仁善为人的本性倡导各自的学说。各家学说对仁善各有自己的解说。
中国几千年的政治,行用的是儒家文化。老子在这里要弃绝的仁义智,不是对儒家学说的否定,更不是与儒家的对抗。不可如此理解。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仁为核心,创立了自己的学说,老子作为道的代表人物,以道为核心,创立了自己的学说,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各有自己的理解。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1、老子 认为:“圣智仁义”是在无道社会时代而有的,在“太上”时代,人类社会纯然安然,清静无为,它们根本不存在。换句话说,圣智仁义,是无道社会和时代的标志,它们代表的社会和时代的无道。要想回归大道,必须弃绝它们。
2、此“三者”是无道社会和时代里人的有为之行,其本身与大道相悖逆。圣智出,民无利,仁义生,无孝慈,有巧利,盗贼起。
3、老子在下面接着说:“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老子的这句话是说:以此“三者”作为文教,听起来好听,但不足以治国修身。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老子说的这句话,圣智,仁义,不过是无道时代的人为教条,这种教条不过是一个华丽的说教,它本身是腐朽堆上的恶花,哪里能改变腐朽。并且,再附之以巧利,就只能生出更多更要不得的恶来。
故此,老子最后说,“,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令,指教令,诫令;属,嘱咐,善言善语,让人心善回归大道的话;素,指心地纯善;朴,真诚朴实;见,看见,这里指有,有了就能看见,与抱具有同位义;抱,抱持。
老子说,因此,使民风淳厚的教化当为纯真的嘱咐,那就是,具有纯善的心地,抱持真诚朴实的品质,没有私心,不存欲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