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短裤治怪病,《伤寒论》中最俗陋的方子“烧裈散”是不是迷信?

天人合一六吉堂▲ 点击“六吉堂”关注公众号

桂枝大黄汤临床医案解析 丨作者 / 莲花笙

这是六吉堂78篇原创文章

张仲景的《伤寒论》有个方子名为“烧裈散”,该书写道:“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烧裈散方:上取妇人中裈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裈当烧灰。”

“裈“”,古代时指有裆的裤子。如果得了阴阳易,就取对方的内裤近外阴处布料烧灰为药。妇人病,取男子裈烧灰服用;男子病,则取妇人裈烧灰服用。对方的内裤灰,跟自己的病有何关联性,如果不说这是经书上的药方,别人多半会说这是什么迷信?

中医学家胡希恕在伤寒论讲座中说阴阳易“这个病,什么根据都没有,有些捕风捉影,或者认为是后人加上去的,并非张仲景的原方。

事实上,不光《伤寒论》,历代医家著作都有记载,清代王孟英《温热经纬》上也有。”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所长李汉卿说:从后汉到现代的医学家没有一个否认这个方子的存在,并说他;在临床上的确见到阴阳易这种病,烧裈散还确实管用,他就治好过七例。那么对于阴阳易这种病,现代医家有没有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呢?

中医药报纸报道阴阳易临床案例

(1)1983年,《陕西中医学院学报》记录了一个有效案例。患者张某,女,28岁。面色苍白,恶寒汗出,盖被后又加盖皮大衣仍抖动不止,每间隔2-3分钟即发出恐惧凄惨的尖叫声。询言阴中拘引,有一股热气直冲心下,自感欲死而发叫,两腿酸困,项软头重不欲举,气短不续,双目紧闭,睁目则眩晕,小便三日未解,阴中流出霉腐样粘液。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稍数。

因病情怪异,复询其夫,乃实告曰:三日前患感冒初愈,同房后即感身体不适,至天明病重不起,急送医院。经查体温、血压、血象未见异常,用西药对症治疗三日无效。此疾与阴阳易之病相合,令其夫如法烧服烧裈散,药后约30分钟,阴中拘引感消失,心神渐安而入睡。

3小时后,病人于病室畅尿一次,病症若失,惟感身体疲乏。患者执意去室外雪地排便,返回后病症复发如前。因忆烧裈散服法有小便利即效,予五散加木通,岂知服药后病情加剧。急令再调烧裈散后病症又消失。坚持服药3天,未再复发。以归脾汤、桂附地黄丸调理康复。

(2)1998年《四川中医》杂志第9期真实案例

(3)2005年《辽宁中医杂志》第07期刊登案例:王某,男,41岁,2002年5月6日初诊。2年前外出打工返家,饮酒半斤左右后,于当夜子时与其妻房事。

次日起,每至子时即发低热,体温波动在37.4℃~37.9℃,至丑时后自退,经服感冒通、安乃近等药,6天后病愈。以后,每与其妻交合,其病必作,缠绵4~6天后其热自退。曾服抗炎药10余种、中药200余剂.了无寸功,病人深以为苦。

刻诊:每日子时发热,体温波动在37.1℃~37.7℃,至丑时以后渐退,次日复作。发热时自觉困倦乏力,小腹坠胀,头昏眼花,双腿拘急。二便和调,饮食尚可,舌脉如常。思之再三,本症与《伤寒论》“阴阳易”病雷同,故以烧裈散治之。嘱其取妻子裤头近阴处如手掌大小布料一块.置瓦上烧灰,用热黄酒每日分2次冲服,连用3天,以观其效。

5月9日二诊,言其服用1天后发热已不再作,昨夜与妻交合,今日并未发热,惟觉子时尚有困倦之感.双腿仍感拘急,余无异常,嘱其原药继进5日。5月15日患者欣然来告,其病一直未作。仍在子时感觉困倦。嘱其早服浓缩金匮肾气丸15粒,晚服浓缩六味地黄丸15粒.以臻善后。(《经方治疗奇症怪病趣谈》作者张金玺)

(4)关于烧裈散治疗阴阳易病例30例小结。

历代医家关于阴阳易病的解析

”隋·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对伤寒阴阳易病的解释说:“阴阳易者,是男子妇人伤寒病新瘥,未平复,而与之交接得病者,名为阴阳易也。”金代医学家成无己、清代医学家喻嘉言等对伤寒阴阳易病的病因病机也与之有着相同的认识。

明代医学家吴昆在《医方考》中论述:裈裆味咸而腐秽,故能入少阴;烧之则温,故足以化气;灰之则法,故足以溺膀胱。《古方选注》中言:裤裆穿之日久者良。阴阳易本无客邪,惟病人愈后,蕴蓄之热,乘虚袭人,溷逆三焦,仍取秽浊之物,导归阴窍,亦求之于其所属也。烧以洁其污,灰取其色黑下行。

《医宗金鉴》:“裈裆近阴处,阴阳二气之所聚也。男女易用,物各归本也。”所谓“男女易用”就是金匮要略里说的: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因为这个所在是阴阳二气交流的地方,女人裤衩里会有这种滞留的阳气,而男人裤衩里当然也会有女人滞留的阴气。

曹颖甫《伤寒发微》所论最为详尽:妇人伤寒新差,男子与之交。余邪恶从廷孔吸入宗筋,谓之阴易。男子病后与妇人交,余邪由惯输廷孔,谓之阳易。如俗所传过癞者然。即云伤寒新差,即当证明所病者为何经。自来注家,多欠分晓。盖三阳无寒湿,三阴多寒湿。而三阴症之新差,又必在寒尽阳回之期。未尽之湿邪,乃一变而成湿热。苟令化热之湿浊渗入前阴,轻则为淋浊,重则腐烂而内溃。身体重者,太阴之湿象也。少气者,湿伤气也。少腹里急,或引阴中筋挛,膝胫拘急者,寒湿在下也。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浊热上僭,清阳为之蒙翳也。取中裈近阴处烧灰和服,以浊引浊,使病从何处受即从何处出。夫磁场石引针,珀引灯芯,同气相感也。故食瓜而病者,治以瓜皮汤。食谷而病者,治以饭灰,其理同也。近世医家,既不识病原之为湿浊,又不明同气相感之理。无怪论及烧昆散,反憎其秽亵无理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裈裆附方中又特别着重提出要“用久污溺衣烧灰”,从而更进一步说明裈裆散的药效不在其裈裆本身.关键在其附着的残留物上。分析其残留物的组成,无非是男子的精液、女子的阴道分泌液以及小便的残留物。

现代研究证实:男子精液是包含多种氨基酸离子、脂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果糖、前列腺素等重要物质的高能聚合液;女子阴道分泌液中也含有血清、蛋白酶、溶酶体、转珠蛋白、白蛋白、淀粉酶、抗糜蛋白酶.其浓度相当于血清浓度。

刘渡舟教授在《伤寒论诠释》中记述山西名老中医李翰详关于阴阳易病的经验,提成阴阳易病在临床上的三个特点:一是头重不欲举,头抬不起来;二是少腹拘急,抽搐并引阴中抽搐;三是全身乏力,倦怠少气。

由此可见,伤寒论中记载的一些看似迷信的临床病症,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历经几千年中医临床的验证而真实有效。当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阴阳易病可能已经不复存在,这种粗陋的治病方药在临床上也早已淘汰,但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一部分,其中的方药,依然对于中医学发展具有一些启示。

六吉堂|倡导天人合一中医生活

行走秦山楚水,传承古方中医

我是来自秦岭深山的民间中医

每天分享经典中医理论及临床验案

只为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

以及成就人人都能获得健康的热切期盼

(0)

相关推荐

  • 古中医和古西医的区别大吗?

    现今国人所说的西医学,它的完整名称应该是"近代和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它起源于近代时期的西方国家,是近代时期的西方国家学者在摒弃古代西方学之后发展起来的.由于它起源于西方国家,因此 ...

  • 《伤寒论》——苓桂枣甘汤专治怪病肚脐下悸动不安

    64.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味甘平)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大枣十五枚(掰,味甘平) 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 ...

  • 『口腔集』中药方:黄连治怪病

    76岁的于大妈前几年得了一个怪病:舌头干裂,口腔干燥.于大妈舌头干裂的程度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得出来的.她的舌头顺着舌纹横裂了数道深深的口子,吃进的食物常常陷进里面出不来,口腔里几乎没有唾液,使于大妈几 ...

  • 实战:一小便就头晕,脾虚!一张老方子,健脾补气,妙治怪病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灵枢·口问>  结果有一次,她去卫生间小便. 她刚进去不久,家里人就听见,卫生间里头传来"咚" ...

  • 【新提醒】活血化瘀、宁心安神治怪病

    河北省名中医张洪洲,主任中医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精研经典,临床疗效显著,在疑难怪症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古人有『怪病多痰』之说,如[类证治裁]谓:『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 ...

  • 怪病皆由痰作祟,“礞石滚痰丸”治怪病之名方

    青礞石 1 礞石滚痰丸一方,出自王隐君<泰定养生主论>.王隐君名珪,字均章,号逸人,又号洞虚子.中阳老人.因其隐居于虞山,故后世以"隐君"称之,其名反鲜为人知. 礞石滚 ...

  • 廉价药治“怪病”的处方大全

    2015-03-17 07:10廉价药治"怪病"的处方大全1.牙龈肿痛 服用牛黄解毒片,一个小时见效,24小时内可好.2.耳朵痒(医院皮肤科诊断是外耳道湿疹.用"肤轻松& ...

  • 三子养亲汤治怪病

    (2019-03-17 15:23:46) 转载▼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本方出自<韩氏医通>(作者韩天爵,是明朝的名医),原为高年咳嗽,气逆痰痞者 ...

  • 秀才治怪病

    红崖联客2021-04-25 06:39:14 从前,有一个穷秀才带上家中仅存的几两银子,进京赶考.可是,还没走上一半的路,便用尽了银两,没有钱住店吃饭,怎么办:他就今天东家讨顿饭,明天西家找个宿,忍 ...

  • 【何绍奇:怪病皆由痰作祟,礞石滚痰丸-治怪病之名方】

    礞石滚痰丸一方,出自王隐君<泰定养生主论>.王隐君名珪,字均章,号逸人,又号洞虚子.中阳老人.因其隐居于虞山,故后世以"隐君"称之,其名反鲜为人知. 礞石滚痰丸由酒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