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读时光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作者 | 李耳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译文】

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

【注释】

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此句是说,知道的人不说,爱说的人不知道。另一种解释是,聪明的人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不聪明。还有一种解释是,得“道”的人不强施号令,一切顺乎自然;强施号令的人却没有得“道”。此处采用第二种解释。
2、塞其兑,闭其门:塞堵嗜欲的孔窍,关闭起嗜欲的门径。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此句意为挫去其锐气,解除其纷扰,平和其光耀,混同其尘世。
4、玄同:玄妙齐同,此处也是指“道”。
5、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这几句是说“玄同”的境界已经超出了亲疏、利害、贵贱等世俗的范畴。

【评析】

在老子看来,得“道”的圣人,即修养成理想人格的人,能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就达到了“玄同”的最高境界。对此,车载评论说:“锐、纷、光、尘就对立说,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就统一说。尖锐的东西是容易断折不能长保的,把尖锐的东西磨去了,可以避免断折的危险。各人从片面的观点出发,坚持着自己的意见,以排斥别人的意见,因而是非纷纭,无所适从,解纷的办法,在于要大家从全面来看问题,放弃了片面的意见。凡是阳光照射到的地方,必然有照射不到的阴暗的一面存在,只看到了照射着的一面,忽略了照射不着的另一面,是不算真正懂得光的道理的,只有把'负阴’、'抱阳’的两面情况都统一地加以掌握了,然后才能懂得'用其光,复归其明’的道理。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灰尘,人世间纷繁复杂的情况也是如此,超脱尘世的想法与做法是不现实的,众人皆浊我独清的想法与做法是行不通的,这些都是只懂得对立一面的道理,不懂得统一一面的道理。只有化除成见、没有私心的人,才能对于好的方面,不加阻碍地让它尽量发挥作用,对不好的方面,也能因势利导,善于帮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同其尘’,是对立的统一道理的较高运用。”

求知 | 求实

本篇解读《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在本章有点类似于佛教所说的心之本质,按我对释、道、儒的理解,虽然名称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这是没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不是有一句话吗,叫水到渠成,这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明白的,老子说的很模糊的,我们如果没有一定基础是很难理解的,哪么怎么办呢?学佛,一通百通,你只要对佛教有一定的理解,你就能很好的理解本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哪么本章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平等”,以一颗平等的心对待一切,哪么你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认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平等待人,平等待事,如此我们的心胸自然宽广,而我们的人生也将变得更加有意义、价值。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的领悟了道的人是不会把道说出来的,,而如果对别人说的话,那只能说明没有真正的领悟了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真正的领悟了道的话,那会去积极的践行道,而不是去跟别人说。举个例子,比如我们都看过很多武侠题材的影视作品,当一个人得到一本高深的武功秘籍的时候,他会怎么做?是告诉别人自己得到了一本武功秘籍,告诉别人秘籍的内容,还是抓紧时间修炼秘籍,练成秘籍上的上乘武功?肯定是自己先练。这里不是说一个人自私,自己知道了不告诉别人,而是说你没有时间考虑这些,只想着先掌握道。当一个人真正的领悟了道是什么样子的呢?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当一个人真正的领悟了道的时候,他会“ 塞其兑,闭其门”,会完全不受自己主观意念的影响,把道作为唯一的准则。“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这段话的意思是你把一个人外在的“锐、纷、光、尘”之后,他的内心只有道,他的内心是和道一致的,这就是“玄同”。如果道是一个人的唯一准则,那么他就不能被个人主观情绪和欲望影响和干扰。比如我们都知道合理的锻炼和控制饮食才能减肥,但是很多人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食欲,总是减肥失败。知道道和真正领悟道是有区别的,真正领悟是完全按照道去做,知道道有可能还是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而本章这里说的就是要摒除各种个人意念,完全按照道去做。

《道德经54章》 2021

完全按照道去做就要求个人必须“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就是个人只需要按照道去做就可以了,不要掺杂各种主观的目的、情绪、欲望、利益,道本身就是最高无上的存在,修道就是在做最高大上的事情,任何个人的意念都会拉低道的水准,个人完全按照道去做了,那个人就同于道了,也就是最高的存在了,“故为天下贵”。举个例子,我们把北极的极点比作道,北极的极点就是地球最北的地方,你站在这个点上,四面八方全是南,但是你明明站在北极的极点了,还想要去再呗一点的地方,那是不可能的,你按照你的想法做了,出发去找北了,那实际上你是在往南走,个人向北的欲望导致自己向南走了。这个例子可以用来解释“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落笔心安

国学丨经典

共读经典第56天

清远深美

有趣 | 有情 | 有光

(0)

相关推荐

  •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二章:玄同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二章全文如下: 赛其门,庇其兑. 和其光,同其尘. 挫其锐,解其纷. 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

  • 《道德经》第四章的逻辑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微信公众号:luojijieguwen 冲是形容道的,是说到道个容器一样,是有内部空间的, ...

  • 《道德经》学习感悟20200909

    花了一个月左右的业余时间,读完了<道德经>全文,对老子的思想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也有一些体会和收获. 老子所谓的道是圣人之道,老子所谓的德是圣人之德,是普通人所不能企及的.老子说要&quo ...

  •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六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六章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56

    第三卷修内篇 A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老子修道的具体方法

    金童子:第五十二章:见微守柔 和光复明 尹喜问:向您请教了这么久,我已基本明白了道的含义,但具体的修道方法能教教吗? 老子答 天下有始①,以为天下母②.既得其母,以知其子③: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①.塞其兑,闭其门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③,是谓玄同④.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⑤:故为天下贵. [译文] 聪明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治人事天①,莫若啬②.夫唯啬,是谓早服③:早服谓之重积德④: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⑤,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⑥. [注释] 1.治人事天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①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②.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③:修之于邦④,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⑤,以邦观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下有始①,以为天下母②.既得其母,以知其子③: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④,终身不勤⑤.开其兑,济其事⑥,终身不救.见小曰明⑦,守柔曰强⑧.用其光,复归其明⑨,无遗身殃⑩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下有道,却①走马以粪②,天下无道,戎马③生于郊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⑤. [译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 ...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是谓微明⑤,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 [译文]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 ...

  •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

    道德经这本书,有大智慧,这是基本达成共识的,但是,这智慧到底有多大,到底有所少可以领悟,看个人,本章,就非常的具有指导意义. 先贴下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

  • 《道德经》五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玄同思想是<道德经 ...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和谐之玄,玄同之妙:和光同尘,挫锐解纷!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 和其光,同其尘, 挫其锐,解其纷, 是谓玄同. 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