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降尿酸药吃还是不吃?

高尿酸血症,被认为是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是名副其实的富贵病,多与饮食中摄入较多的高嘌呤食物有关,而高尿酸发展到一定程度,尿酸盐在关节腔内沉积,引起关节红肿热痛,便成了痛风,也就是说高尿酸是痛风的先决条件,痛风是高尿酸的发展结果之一。

因此,对于痛风的治疗,除了缓解红肿热痛症状外,降尿酸也是头等大事,是预防及减少痛风发生的关键步骤。那么问题来了,痛风急性发作时,是先消炎镇痛还是先降尿酸呢?或者说,痛风急性发作,能不能吃降尿酸的药物呢?【整理摘编:时英平】
既往未进行降尿酸治疗的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期间不能服用降尿酸药物
既往的尿酸高但未服用降尿酸药物,发生痛风急性发作时,不能服用降尿酸药物,因为痛风发作的急性期,突然服用降尿酸药物,会使血尿酸水平迅速降低,进而导致沉积在关节腔中的不溶性尿酸盐结晶析出,刺激关节滑膜,加重痛风的症状,使疼痛更加剧烈。
对于此类情况,在痛风急性发作的24小时内,立即应进行抗炎镇痛治疗,首选秋水仙碱片或者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美洛昔康片等),当患者不能服用上述两类药物或存在相关禁忌时,也可次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尤其是痛风急性发作累积多关节、大关节及合并全身症状时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对于痛风急性发作的镇痛作用与非甾体抗炎药相似,但能更好的缓解关节活动痛,但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增加痛风石的发生率,所以一般作为二线镇痛药物,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较为少见,一般建议服用3~5天停药。
对于单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镇痛效果不佳、累积多个关节及大关节的人群,也可采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的联合方案。
一般要求在痛风急性发作完全缓解后2~4周开始进行降尿酸治疗。
对于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初始进行降尿酸治疗的患者,推荐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痛风发作,剂量为0.5mg/d,维持3~6个月。
已经在进行降尿酸的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期间应继续服用降尿酸药物
对于已经开始服用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发生急性痛风发作,不停用降尿酸药物,而是应在降尿酸的基础上加服抗炎镇痛药。不停用降尿酸的原因在于维持血尿酸的相对稳定,避免引起血尿酸的波动,加重痛风。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高尿酸血症人群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间,血尿酸值稳定或有降低,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停用降尿酸药物,此时的血尿酸降低与痛风急性期肾脏排泄尿酸增多、血尿酸作为“负的”急性期反应物临时减少及痛风急性发作期间一些可能引起尿酸升高的因素停止等有关。
综上,痛风急性发作期间,是否服用降尿酸药物,取决于痛风是否首次急性发作、是否正在接受降尿酸治疗。此外,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者教育也尤为重要,包括多饮水、戒烟酒、坚持运动、控制体重、低嘌呤饮食、积极治疗其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补充:常见的降尿酸药物一览

分类 抑制尿酸合成 促进尿酸排泄
名称 别嘌醇 非布司他 苯溴马隆
作用机制 别嘌醇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了尿酸的生成。 非布司他为2-芳基噻唑衍生物,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合成降低血清尿酸浓度。 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
用法用量 初始剂量50毫克/次,每日2~3次,2~3周后可每日200~400mg,分2~3次服用;严重痛风者每日可用至600mg;维持剂量每日100~200mg,分2~3次服用。 起始剂量40mg/d,2周后血尿酸水平不低于360μmol/L,可增加剂量至80mg/d。 成人每次口服50mg(1片),每日一次,早餐后服用。用药1-3周检查血清尿酸浓度,在后续治疗中,成人和14岁以上的年轻人每日50-100m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