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悼念一桩杀人案的受害者

原创 诗歌 没药花园 昨天
组稿:刘天雨,警察,80后诗人
解读:苏不归,80后诗人,诗歌译者
供图:丁秋发,当代艺术家

丁秋发作品《看见SEE》No.134
夜行列车 | 侯马
我们坐在硬座车厢
周围的白人黑人
昏昏欲睡
黄种人辅导员
耳麦传出京剧唱腔
我用一瓶啤酒
打开另一瓶啤酒
又把开了的啤酒盖儿盖上
打开这瓶啤酒
再把开了的这瓶盖好
去开又盖上了的那瓶
点评:

诗人侯马营造了一个空间——“硬座车厢”,没有时间,没有地点。诗中出现了白人黑人、黄种人辅导员、耳麦、京剧唱腔等看似具有文化导向性的词语,但诗人并没有在诗中将它们的意义强化,也就是说,夜行列车写到了文化,但又不依赖于文化、历史等等而存在。而那时的“我”认真地做起了一件无聊的事:“用一瓶啤酒/打开另一瓶啤酒/又把开了的啤酒盖儿盖上/打开这瓶啤酒/再把开了的这瓶盖好/去开又盖上了的那瓶”,像主动认领了巨石的西西弗斯。
这是一首看似胜在形式的诗歌,却不仅仅止步于形式,这是一首思考关于“我”以及“存在”的诗歌。
清明悼念一桩杀人案的受害者  |  侯马
男人从乡下赶来
要把在城里打工的妻子
劝回家
妻子已另有相好
两人吵翻了
大打出手
男的用菜刀
使劲剁
女的终于服软了
跪着说:
“我跟你回去”
男人,望了一眼
快砍断的脖子说:
“来……不及了”
点评:
男人从乡下进城找妻子,但妻子此时另有相好。争吵是不可避免的,争吵又上升为大打出手,场面逐渐失控,走向极端。“男的用菜刀/使劲剁”,女的“服软”了,跪着说:“我跟你回去”。“男人,望了一眼/快砍断的脖子说:/“来……不及了”。
一种震撼扑面而来,如同一波海啸袭来,诗人却就此停笔,海浪在半空凝结成了冰。诗作写的是悼念受害人,却没有一个词用来抒情,诗人只是冷静地白描了一个案发现场。我们读过太多的感情饱满的文字,但警察对逝者最好的悼念,是还以“真相”。除去警察这个身份之后,一个诗人对世界最好的抒情,应该也是如此。
诗人侯马刚出版了诗集,可点击下方图片购买。

总有一种痛不便言说 | 刘天雨
一个年轻女人
紧紧攥着我的手
靠在我肩头痛哭
她的丈夫
在我身后的警车上
那双贩卖毒品的手
被我刚刚戴上一副手铐
我做出严厉的表情
呵斥她
不要这样
不是因为
她使那么大劲
攥疼了我
而是我们现在的姿势
太像一对恋人
我怕我忍不住会搂住她抽动的肩膀
轻声安慰
可我还穿着警服呢
点评:
作品一开头便抓住了读者的情绪,“一个年轻女人/紧紧攥着我的手/靠在我肩头痛哭”。接着,镜头被拉开,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原来女人的丈夫是个毒贩,就在后面的警车上,“我”是警察,就是给他的丈夫戴上手铐的人——这个镜头回答了前一个镜头。再接着,镜头被推了回来,“我”不得不严肃起来,“呵斥她/不要这样”。
“我”意识到此刻我能做的,和不能做的——安慰的话几乎要脱口而出,但身份和职责让“我”只能作罢。短短几行就完成了微妙的心理刻画,一个定格在“不便言说”处的疼痛终镜。
诗人利用电影拍摄中常用的视觉转换手法实现了对诗意完美的构建。“我”外表冷酷,却有着内心的温度。诗的标题是点睛之笔,以一种柔缓而开放的方式,体现了诗人略微尴尬的现实处境和五味杂陈的内心世界。
在医院的便利店 | 起子
一位胖警察
拿着一袋面包走进来
问能不能退
并解释说
犯罪嫌疑人又不要吃了
是的
他准确的说了
“犯罪嫌疑人”
而不是其他称呼
在得到不能把面包退掉的答案后
他提出再付一块钱
换一个自己喜欢的面包
这一次
店主答应了
点评:
胖警察向店主解释,“犯罪嫌疑人又不要吃了”,读者从这句话知晓:他是一个正在执行公务的警察。诗人在诗中强调了一遍“是的/他准确的说了/'犯罪嫌疑人’/而不是其他称呼”,警察没有称呼“犯罪嫌疑人”为“罪犯”,显示出警察的公心。
诗里的胖警察、犯罪嫌疑人和店主都是平等关系,犯罪嫌疑人和店主都对他们所有的权利说不,而警察也没有强求对方。诗人起子以平民意识写就了这一首诗,他写出了他看到的事实。读者读罢本诗,有如清风拂面,心底一乐。
诗人起子2010年出版过诗集《柔软的舌头》,可在当当搜索购买。
无题 张三
几个小学生
看见一个
真保安
假警察
大叫着:
“警察
警察
快跑
快跑!”
他们就真像
犯了罪的罪犯
转过身
便逃之夭夭了
点评:
诗中这群孩子都知道警察这个社会身份,警察的工作就是抓住罪犯并惩治罪犯。他们玩了一个角色扮演。或许他们一边跑一边觉得这样真刺激,或许他们陷入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同时又乐在其中。
诗人写道“真保安/假警察”,一套制服能够给人以威慑力,是制服本身的威慑力吗?那么,脱掉制服后,威慑力还存在吗?故事里与真保安,假警察相呼应的是:假罪犯,真的在跑。
诗人张三如此把我们生活中真实却不鲜见的一幕呈现到读者面前。
新年第一个警情 | 大友 
大年三十
他住进高档酒店
他找来性工作者
他们一起喝
拉菲
俄罗斯干红
他们上床了
她离开后
他在浴缸放满水
试了试水温 躺进去
大年初一
酒店服务员发现了
冰冷的尸体
警方结论
心源性猝死
死者家属
没有异议
点评:
诗人大友是一名警察,他也许是直接接触到本案的人。纵观全诗,它散发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孤独感。本诗重要的落脚点是诗歌末尾两句:“死者家属/没有异议”。面对警方的结论,去世主人公的家人选择了草草收场,不愿再声张。家人顾及自己的名誉,毕竟这种死法是不光彩的。男主人公家人的举动,也反映了该故事里家庭成员间关系的疏离。
“大年三十/他住进高档酒店/他找来性工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呢?引人猜想和思考。
那是一条滚滚东去的大河 | 东岳
警察甲说
是这地儿吗?
逃犯乙答是这地儿
用手指着这地儿
别动,我给你拍张照
点评:
诗人东岳是一名法官,他把诗中的旁枝与来龙去脉掩藏了起来,只留下诗歌最精纯的部分。
警察带领逃犯指认犯罪现场,警察说了三句话,逃犯回了一句,诗歌便定格在警察为逃犯拍照的动作中。如果这是画家在作画,便是生动的一幅简笔画。
本诗的诗歌文本指向具体,诗歌标题则运用了抒情口吻,两者相得益彰。犯罪现场在河边,这个逃犯手指着大河,生命、过往、罪孽都像河水在奔腾流淌。下一个画面,警察拍照的这一瞬,河水也在一刻不停地滚滚东去。
无题  | 瑠歌
鲍勃·威廉的心脏
停止了跳动
他从沙发上滑了下来
身体里空空无物
除了最廉价的朗姆酒
他临死前的半小时
电视里播放着
一条啤酒广告
就像我们木讷时,接受一切那样
电视进入了黑白屏
随之,大脑陷入无信号
我不认识鲍勃·威廉
这个白人工人,被异化殆尽的人生
你要虚伪地批判资本主义吗?
我只知道,他拥有一位漂亮的小女人
他们的人生,一起被酒精吞噬
所产生的结晶
是个聋哑女儿
邻居的小伙子
闯入房门
干脆利落地强奸了她
她是那么美丽
她的下颚
脸蛋
光滑的肤色
乳头
毛发
你感觉到了么
她的眼神里诉说着
她将之理解为爱情
那双眼睛
之中
沙漠
泉水之上
升起的一轮月亮
点评:
本诗中,诗人瑠歌以一个美国白人工人潦倒死亡时的情境为切口,讲述了这名工人被社会和自我异化的心智,由此他传给自己下一代恶果的故事。它是一个关于“爱的教育”的故事。
诗歌的前三节,诗人用略显冷漠以及带着批判的口吻,以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了围绕着主人公鲍勃·威廉的故事。从诗歌的第四节起,却转换为抒情描写。她有着美好的身体:下颚、脸蛋、肤色、乳头、毛发,尤其是眼睛:“那双眼睛/之中/沙漠/泉水之上/升起的一轮月亮”,细腻的描写托出一个天使般的形象,而诗人抒情的目的,尽在于一个坚硬的事实:“她的眼神里诉说着/爱/她将之理解为爱情”。这个家庭三个成员里,唯一一个向往着爱的人,把强奸理解成为了爱情。
信仰  苏不归
人类最后的
遮羞布
是给视频中的尸体
打码——
不吃猪肉的
阿塞拜疆军人
死在战场上
正在被
一群野猪吃
点评:
诗人自评。通过新闻视频,我看到荒草地里一群野猪正啃食着人类的尸体——那是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不食猪肉的阿塞拜疆军人。 尽管战争期间,荒诞随处可见,但这一幕还是深深震撼了我。这些身穿军装的人在战场上死去,死后身体被动物毫无尊严地拖拽、撕扯……
在此期间,人类都做了什么呢?不过就是在尸体身上打上马赛克罢了。马赛克的出现保住了阵亡军人的隐私,这是在这个新闻事件中,唯一一个不令人感到痛苦的信号。马赛克成了我们文明的遮羞布,可这样一块布,到底又遮得住什么呢?“信仰”一词把阿塞拜疆军人、猪、野猪串联起来了,“信仰”作为题目,是对这场战争莫大的讽刺,表明了我对战争的态度。
我不会忘记,在2020年10月,地球上这块我曾经踏足过的热土被世界彻底孤立了:学校被炸、医院被烧、交通被毁。我脑海里不断跳出一个疑问:这一幅末世景象,是上天给人类前景作出的一次预言吗?
人 |  周亚平
疯人与罪犯
是全部正常人
眼中的
两种人
而在疯人眼中
所有人
全是罪犯
在罪犯眼中
所有人
都是疯人

彭先春诗评:

我读诗喜欢三异,一是异质,二是异思,三是异趣,这三样周亚平都有,还很突出。如周亚平所说,他的诗很颓,偏阴暗,这源于他对“活着”这类大家絮叨不止的话题不感兴趣,而是直视终点后的彻悟,令他的诗反常,无论是思,还是想。

诗人周亚平刚出版诗集《IF THE WHEAT DIES》,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

我的读者 | Wapi
 
她告诉我,她丈夫在等待
审判的日子里
看我的小说打发时间
因为拘留所里只有这一本
他反反复复看了六遍
她用手机拍照给我看他的家信
相当于一篇细致的书评
他与她讨论书中的角色
坏蛋和坏蛋之间的爱情
她拍照时不忘遮盖其余的文字
可能是些情话
我很惊讶,她为什么要给苦闷的他
送一本不畅销的侦探书
是为了娱乐,讥讽
还是,启蒙?
我也算有了第一个忠实的读者
尽管后来得知
他在未来的八年
都没法参加我的签售
点评:
文学是具有启迪性的,当文学作品诞生后,该作品便不再仅仅属于其作者,使作品发光的是陆陆续续鉴赏它们的人。
“她用手机拍照给我看他的家信/相当于一篇细致的书评”,不仅如此,“他与她讨论书中的角色/坏蛋和坏蛋之间的爱情”,这些过程,足令作者备受触动和惊奇。与此同时,可见妻子对暂时失去自由的丈夫的不离不弃,诗人通过“她拍照时不忘遮盖其余的文字”这一细节来推理:“可能是些情话”。
诗人在诗歌第二节发出了一系列猜想。那么,如果丈夫没有失去自由,她还会送他同样一本书吗?这对夫妻就是为了沉浸于侦探小说中的推理解密乐趣,暂时忘掉彼此的婚姻生活处境吗?这一串疑问将第一节的“美好”拉回到现实,最后落实在“他在未来的八年/都没法参加我的签售”。
当情感回落到现实的土壤上,本诗的空间也因此得到了无限延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