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关“憋宝人”的传说是真的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三百六十行之外还有于另类的外八行,是江湖上捞偏门的行当。外八行囊括了所有捞偏门的行当,远不止八个行当,飞贼土鼠、响马流寇、算命倒斗等都属于外八行。“憋宝”就属于外八行里的一种,是一个神秘的职业。

相传风水好的地方,都会有奇珍异宝。神秘的憋宝人常年游走于各地,他们眼光毒辣,能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奇珍异宝,还有着一套自己的取宝手段,不称盗宝,而是自称憋宝。憋宝人多是南方人,因此被人称为“南蛮子憋宝”。现在有很多憋宝人的小说,真真假假,不过憋宝人的确曾流传于民间,尤其是天津卫有着很多很多憋宝人的传说。

天津卫九河下梢,鱼蛇混杂,多的是奇人异士,多的是故事传说。冯骥才的《俗世奇人》里面写了清末民初天津卫54篇“俗世奇人”,其中就有我们学过的《刷子李》、《好嘴杨巴》、《泥人张》,还有大名鼎鼎的燕子李三等奇人。天下霸唱的书中很多都是天津卫的故事,有一个四神三妖七绝八怪系列,其中四神中的“财神”无宝不识窦占龙就是一个憋宝人,在《谜踪之国》也有个憋宝人赵老憋。他们都是常年走四方,发现人所不能见的宝物,这些宝物有时就在你身边但你发现不了。

憋宝的故事有很多,在相声评书中也多有提及。天津卫分水剑的故事比较流传,相传三岔河口有宝物分水剑,一直为憋宝人窥视,但一直没有成功。说两个其他憋宝人的故事,就能了解憋宝人这个神秘的职业了。

定风珠

憋宝人是真实存在的行业,但也没有民间传说的那么邪乎。憋宝最重要的就是眼力和经验,他们眼最尖最善于观察,能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细节。

相传成了精的蜈蚣身上有“定风珠”,极其罕见,可医治百种疾病。憋宝定风珠的故事很流传,有个阅读理解就是说的这个故事,《谜踪之国》也有这个故事。

以《谜踪之国》的故事来说。赵老憋是个身怀憋宝异术的奇人,在路过司马灰、罗大舌头居住的黑屋废墟时,一眼就发现了这个垃圾堆成山的地方有宝。当时正值盛夏,黑屋垃圾堆成山,罗大舌头又刚剔剥了一头野猪,周围都是血腥,但是周围竟然没有一只苍蝇。旁人发现不了,赵老憋可是眼光毒辣,经验老到,知道这里必定有宝,借着喝水的机会他发现了案板。案板上放着刚切下的猪头,血水不往外流,却都流到了里面。赵老憋由此断定这截当案板的老木头桩子里面有奇异,当初这棵树上有虫洞,钻进了一只小蜈蚣,蜈蚣体型长大后难以出来,又因为这截树桩当了案板,它一直在里面吸食血水存活,日久年深体内结出一枚“定风珠”。案板虽然废弃,蜈蚣已死但体内的定风珠还存在,所以周围才没有蚊蝇敢靠近。司马灰劈开后果然发现了一只蜈蚣,口里衔着一枚珠子。

这个故事的版本有的是蜈蚣死去珠子就不管用了,但都是切肉的案板里有只大蜈蚣,体内有罕见的定风珠。这主要是显示了憋宝人最善于观察,眼光毒辣,虽然说出来很简单,但不说出来你天天守着也不会知道。就像华生问福尔摩斯的问题,他们天天在一起为什么福尔摩斯总是能发现他发现不了的细节。福尔摩斯问他知道门前的台阶有多少级? 华生天天从这个台阶上上下下,却不知道。福尔摩斯告诉他有17级,这就是看和观察的区别,憋宝人就是善于观察细节的人。

炸果子盗铃铛

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铃铛阁最初是唐代的寺庙,收藏经文,明朝万历年间修建藏经阁,阁角装有风铃,铃声清澈悦耳,可远闻数里,因此被称为铃铛阁。

穷河东,富河西,砸锅卖铁红桥区。现在天津的红桥区貌似只有一个西站拿得出手了,其实红桥区曾有过非常辉煌的过去。红桥区是天津的发祥地,过去曾说“繁华要数估衣街”,估衣街就地处红桥区北门东。过去在这里有着元隆、谦祥益、瑞蚨祥等老字号绸缎庄,“津门三绝”中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都是在红桥一带诞生的,北洋大学堂旧址也是在红桥区。

天津三宗宝之一的铃铛阁就在红桥区,每当风动铜铃,铃声传遍四周,是当时红桥区的一景。清末的时候,红桥区非常繁华,一个外地来的男子天天在这里转悠,想淘个好物件挣笔钱。这那是那么容易的,一连几天都一无所获,这时男子发现了铃铛阁的铃铛。铃铛是前朝的物件,已经历经百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但问题是这里地处繁华,人多眼杂,难以下手。这个男人琢磨了一番,开始在铃铛阁下面卖炸油条,天津这边叫“炸果子”。当时小贩买卖摆摊无人管理,这个男人就开始在铃铛阁下面炸起了油条。

日复一日,这个男人从不间断,没人买也炸一大锅。周围的人对他很不满,油条炸的跟铁条似的难吃死个人,更重要的是油烟上升把铃铛上熏染了一层油腻,再也没有了清脆的铃声。面对众人的责骂,这个男人也不气恼,主动要求去清洗油污。在周围人的监督下,这个男人上了阁楼,挨个拆卸下来清洗铃铛上的油污,清洗完后又重新挂上。周围的人看见他清洗干净也非常高兴,哪知换上的铃铛再也没响过,那个男人自换下铃铛也早不见了踪影。这时人们才醒悟道,憋宝的贼人把天津卫的宝铃铛偷走了。

这就是憋宝人的一个手段,他炸油条一开始就是为了盗铃铛。炸油条的油烟上升会使铃铛充满油污,面对众人的责骂,他自动要求清洗,其实清洗的时候早已用狸猫换太子的手段换上了事先买好的普通铃铛。憋宝人拿下前朝铃铛清洗干净后,就逍遥而去了。铃铛阁的铃铛没了,空剩个楼名,现在更是成为了铃铛阁中学。

这就是神秘的憋宝人的故事。憋宝人的存在也是很合理的,因为确实有着不少的宝物,牛科动物的胆结石牛黄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天然牛黄的价格高于黄金。还有狗宝、马宝,是和牛宝齐名的中医药材三宝,但人们一般不会知晓,而憋宝人最擅长识宝,根据这些动物的异常会发现端倪。

术业有专攻,憋宝人有着自己的一套手段,显得很神秘。现在应该已经没有憋宝人了,这样的民间故事还是有不少的。天下霸唱的《牧野诡事》中的《分水箭》、《炸果子盗宝》两篇就是天津卫憋宝人的短篇故事,四神中的窦占龙也是厉害的憋宝人,不过故事比较散落。虽然是故事,但空穴不来风,在其中也是可以发现一些憋宝人的端倪的。这些憋宝人最擅长观察常人不能注意的细节,这和真实的憋宝人是一样的,所以显得很神秘。

(0)

相关推荐

  • 红桥区铃铛阁中学 西大湾子

    一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因私事.去红桥区西大湾子的次数要多一些,途中路过铃铛阁中学,它位于铃铛阁大街上.是个学校. 西大湾子区域,是个天津卫老地区.街不宽,比胡同宽点有限:胡同套胡同.宽窄巷子不一.最 ...

  • 天津卫 俗世奇人

    苏七块 刷子李 酒婆 死鸟 张大力 冯五爷 蓝眼 好嘴杨巴 蔡二少爷 背头杨 认牙 青云楼主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鍪 泥人张 绝盗 小达子 大回 刘道元活出殡 黑头 神医王十二 皮大嘴 黄金指 四十八样 ...

  • 红桥区先春园大街

    一 红桥区的街道:东歪西拐.横七竖八.说路不像路.胡同套胡同.像掉进迷糊阵一般,头疼!路名.也不像我住的和平区:以省市命名:红桥那边.稀奇古怪的.尽以庙名为主:所以我很少去那儿. 我的一个同事住在红桥 ...

  • 【照片】红桥区铃铛阁中学

    【照片】红桥区铃铛阁中学

  • 《俗世奇人》荐读

      <俗世奇人>荐读 我家有一本十分有趣的书,叫作<俗世奇人>,她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奇特的小故事.这本书相当精彩,是冯骥才的得意之作.就连里面的插图也很生动有趣,你知道画者是谁 ...

  • 看完这些彩泥手工的漂亮女孩,你就知道女娲造人的传说是真的

    彩泥手工警花很帅的! 彩泥手工警花很美的! 可爱的彩泥女孩 神秘的秦时明月少司命 粘土手工小仙子 优雅的彩泥小仙女 樱花飘落的最美的粘土花神 卡通小花仙彩泥 粘土镇里的古装女孩 美美哒彩泥小凤九 粘土 ...

  • 印度古籍中记载着地底世界的存在,难道地心人的传说是真的?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不再满足于探索地球,而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广阔的宇宙太空.不过,一些科学家们却认为其实地球对于人类来说,还存在着太多未知的奥秘,甚至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内部,很可能住着地心 ...

  • 拿破仑·波拿巴,历史上仅次于耶稣的人 | 欧洲三人网

    拿破仑·波拿巴,历史上仅次于耶稣的人 作者   智子 拿破仑,意大利語的意思是「荒野雄獅」 波拿巴,像闪电一样飞翔,像闪电一样撞击 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溫斯顿.丘吉尔. 拿破仑·波拿 ...

  •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何仙姑,历史上还真有其人,那她是如何成仙的?

    何仙姑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历史上还真有何仙姑这个人,但她不是神仙而是一个聪明能干的青春少女.可是,神话中的何仙姑是如何成仙的呢?关于这个问题也有各式各类的传说,有些甚至是荒诞不经的. ...

  • 历史上的沙陀人入主中原为什么没有遭到汉人的反抗?

    说起[沙陀人],很多人其实不了解他们曾经有多牛,也不怪大家没什么印象,毕竟他们大放光彩的"五代十国"太乱太杂,没几个国人能搞得很清楚. 除去那些专家.那些资深历史迷,一般人即便看到 ...

  • 历史上满族人和女真人有什么区别

    二者都是女真人建立的政权,它们前后相隔的时间为521年.他们的关系演变如下: 元之前的金朝女真人的来源,在<金史>的开头一句话就给了介绍:"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mo he)本 ...

  • 看一看历史上连中三元的牛人,都有谁?

    从隋唐开始,我国就实行科举取士,用考试来选拔人才.读书人要想从政做官,必须通过皇帝举行的科举考试.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成了天下读书人改变命运和实行理想的唯一通道,也被民间戏称为" ...

  • 此字很常见,历史上却只有3人拿来取名,至今过1400年,无人再用

    说起起名的难处,相信有孩子的父母们都深有体会,一个孩子的名字,继承着父母的美好祝愿,而在过去,名字更是有着种种封建迷信上的讲究,也有列祖列宗直接将名字起好了的,比如朱元璋有26个儿子,分别给立下了各自 ...

  •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成语最多的人

    足足留下了34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