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从此雾散霾起|日常
【“天有四时,不时曰凶。”(《逸周书》)
雾是故乡秋天常见的气象现象。但据气象先生宋英杰兄的新著《二十四节气志》介绍,1990年后,雾在显著消减。2000年后,霾则骤然增多。以前,雾日与霾日之比大约为3:1,渐渐的,如今雾日与霾日之比几乎到了1:3。以前以雾为主,现在以霾为主。霾成盟主,雾沦为从属。
不知道雾少了,算不算天“不时”。我想,还是算的。本文原名《故乡的雾》,写于2015年12月28日。】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网友提供)
(2015年)12月23日,北京依然重度雾霾,但这一天却解除了红色警报,小孩也要去上学了。我拍了张窗外的照片,可怕。
“这是雾。”有人留言说。
我懒得搭理,我怎么能分辨不出雾和雾霾的差别!
不过,这话到让我怀念起江南故乡的雾了。
故乡的雾,多起在秋冬时。
每年秋天,总有不少起雾的日子。
故乡的雾有浓雾轻雾薄雾。
故乡的浓雾到底有多浓多重?
我记忆中,浓雾通常前半夜便起,越来越浓,到凌晨四五点浓度最烈,常到上午十点多才散去。起早之人,行在路上,难见前方五米物体,浓度恍若前些日子北京重霾。
不懂事的小孩,最喜浓雾。
浓雾恍如天然游戏屏障。那时乡下小孩起得早,天没亮就走在上学路上了,倒不是学习有多认真,而是赶早是个习惯。走在路上,路边本是稻田,田埂上同村小孩相互玩闹,跑着跑着,便见不到人影了,消融于浓雾中,不知去了哪。
本来小孩一早结伴上学,图的是热闹,更有壮胆,突然间玩伴消失了,走了一会还不见人影,胆小的孩子便自惊慌起来,尤其女孩。先前消融于浓雾中的调皮孩子,会突然从身边冒了出来,吓了伙伴一哆嗦。
不过,浓雾的好处就在此。甚至也是干些调皮的坏事的掩护,比如顺手拆个篱笆,拔把青豆。。。
相较小孩的见了大雾的欢实,大人可没这么高兴,雾大不仅影响农活,看不见哪,而且传言还影响稻子丰收——小时候一些稻穗上会长青黑色的东西,对稻的质量产量都不好,那时大人常说都是连续的雾造成的。不过,有没有科学依据,我不知道,后来离开了农村,更不去了解了,至今也不清楚。
我小时候深秋初冬的时候,薄雾缭绕的早上,故乡是颇有诗情画意的,晨曦中,早起的行人,打鸣的公鸡,鸟雀的叽喳,田埂边上野草上的露珠,田野上如轻纱如飘带如透明的帘幕般的薄雾飘散,安静宁和,若是诗人见到,怎能不起兴吟唱这田园风光?若是画家见到,自也会用笔描摹下这温馨平和的场景。
可惜我那时没有能力记录,如今只能凭记忆回首念想。
故乡的雾还有一种很有特色,就是像一圈环,围在身边,你走到哪,雾圈就围到哪,永远把你圈拢在里边,很是有趣。
我至今记得,初中二年级时写作文,写故乡的晨雾,写到这种晨雾,我用了一个比喻,“像围绕木星的光环”,初中时学地理,知道木星有漂亮的光环,于是得瑟了一下。老师很喜欢,夸我有想象力,在两个班的语文课上表扬了我。我的邻班同学杨文杰,他那时是我们那一届成绩最好的学生,后来中考考了师范如今当了小学老师(那时通常成绩最好的同学才上师范中专,为的是尽快解决吃皇粮的问题),碰到我,很不以为然,他说比喻通常是把大家不熟悉的东西,用熟悉的东西类比介绍给大家,你这个正好相反,不是好比喻。我默然承认,倒也不羞愧。不过,此番受教,我一直铭记于心,写此文时,当时场景话语及杨兄瘦高的身材,恍若电影回放,历历在目。
故乡秋冬雾起,除了前面提到的传言,倒也无从大碍。一般起雾,都是晴天。乡谚“十雾九晴”,便是指秋冬之雾的天气,通常屡试不爽。割稻晒稻,该干的农活一概不耽搁。
故乡春天偶也会起雾,不过这雾气与秋冬之雾不同,更多是细雨,所谓烟雨江南烟雨蒙蒙,也会起雾,因为江南的细雨,可以细若晨雾,称为雨雾。不过不是真正的雾。
故乡如今照样还有雾,我秋冬回家,总也能赶上几个起雾天,不过难得回家,小时候那种浓雾圈雾再也没有经历过。
雾是自然之物,也是故乡四季征候明显的一个表征。但如今故乡也有了雾霾,这个是工业污染的产物,来自何方尚不清楚,更不知故乡何日才能摆脱它。
关于老朱煮酒
更多分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