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让四岁儿子掏钱买玩具,娃怒怼惹众人笑,论财商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对面公园门口有卖玩具的小商贩在练摊,一个看起来四岁左右的小男孩和爸爸从公园出来后,一眼看上了地摊上的电动泡泡机,表示想要买。

这位爸爸站在一旁说:“你想买就自己掏钱啊!”孩子一直盯着泡泡机看,又看看爸爸。

爸爸继续说:“你不是有钱吗?你想买就自己拿钱呗。”他一直在重复说着让孩子自己拿钱买玩具的话,没想到孩子突然喊道:“那要你干什么!”

这一句话把旁边等着接娃的家长们都笑得够呛,琳琳和我说的时候,也是笑得前仰后合。她说:“现在的家长真是太'熊’了,孩子这么小就要接受金钱的制裁。”

随后琳琳问道:“你说这样和孩子谈钱,好吗?”

关于如何和孩子谈钱的问题,不少父母都存在困惑。既想让娃知道钱的重要性,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正确的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关于“钱”的那些事。

和孩子能不能谈“钱”?

教育家默克尔说过,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

答案是肯定的。但为什么我们总感觉和孩子谈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有一种无从下手的焦虑呢?

回想我们长大的经历,父母说过最多的话应该是:“挣钱是大人的事情,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因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以说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对孩子最大的要求了。

加之以前消息闭塞,大家想要获得额外的知识只能是通过读书、看报、看杂志等渠道。彼时孩子没有太多的杂念,也没有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打扰。

但现在不一样了,三岁的孩子就会玩手机,小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社交账号,初中生有钱打赏主播、可以在网络游戏中买装备等。这方方面面都会渗透出金钱的讯号和需求,他们看到的世界是全新的,是充满诱惑的。

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如若孩子依然不知道什么是“钱”,你觉得不危险吗?因此我们说,和孩子可以谈钱,而且是必须要谈。

谈钱不俗,循序渐进引导是关键

《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说道,金钱教育不是让孩子变成守财奴,而是给予健康的价值观引导,进而让孩子对金钱有认识。

我们常常会把“钱”和“俗”画等号,觉得在孩子单纯的世界中,不应该过早地被这种世俗的物质所影响。但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孩子们发生的各种因为“钱”的问题,你还觉得不应该谈吗?

厦门8岁男童的压岁钱被“返利”骗局骗个精光;

北京13岁小男孩用妈妈微信中绑定的银行卡给游戏充值买装备;

一名15岁少女在直播平台给主播打赏50万;

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为人父母的我们应该无法只是把它们当成新闻来看待吧。这样的事情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普遍,足以让我们打起12万分的精神来正视孩子的金钱观问题。

谈钱的年龄,从几岁开始合适呢?也许当孩子出现消费欲望时,就是灌输金钱意识的最好机会。换言之,也就是当孩子会说“买”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一点点渗透了。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如下思考:

1、为什么要买?

如果想要一个玩具,是因为喜欢还是单纯羡慕别人拥有?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消费欲望,找到想要购买的原因。

2、拿什么买?

需要用钱买,那么钱是哪里来的?逐步给孩子讲清钱的来源,让他明白工作是什么,什么是付出和回报。清晰价值观,拥有正确的金钱思维模式。

3、是必需品还是消耗品?

想买玩具也好,学习用品也罢,冲动消费不可取。分析想要的东西是生活必需,还是为了锦上添花,认清自己内心的欲望,有助于自律。

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一开始无法理解,他只是会说“想要玩具”、“就要玩具”等车轱辘话,但任何时候都不建议马上否定孩子的需求,此时需要父母的清晰判断和正确引导。而父母对金钱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和孩子最好的谈钱方式——“于无形中”

前段时间和一位朋友聊起孩子要买鞋的事情,她女儿上小学五年级,有天放学回家说想要买一双耐克的鞋,因为同学们都穿,而且很舒服。

朋友问女儿:“你试穿她们的鞋了吗?”孩子表示没有。

“那你怎么知道舒服呢?”朋友心平气和地问,“改天妈妈带你去商场试试,看看是不是真的舒服。”之后娘俩去了商场,孩子看了半天,也没有一双心仪的。朋友家是很普通的工薪阶层,上千块的鞋对于她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

所以我问她:“如果孩子真的看上了一双鞋,但价格不菲,你会买吗?”

朋友认真地说:“我会看价格是不是我能承受得起,如果超出范围,我会再和女儿谈,看是否能等到攒够这双鞋的钱再来买,相信她能明白。但孩子喜欢,我应该带她去看看,她值得喜欢所有美好的事物。”

朋友并没有一上来就和孩子说“那双鞋很贵”之类的话,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而是认可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意见,所以虽然她们的日子过得简单清贫,但孩子却拥有了最宝贵的价值观。

有人说,越有见识的父母,越不怕和孩子谈钱。我想说,和孩子谈钱于无形之中,可能是最高境界。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时,父母的情绪通常会和商品的价格挂钩。价格若在父母的经济能力范围内,通常能保持平常心和孩子对话。如果想要的东西超出父母的承受能力,极有可能会触动大人的“逆鳞”,招来一顿责骂。

这是因为孩子不应该有所求吗?并不是,反之是因为父母自己对金钱没有正确的认识,才会导致因为金钱问题“折磨”孩子,限制孩子的眼界。

凌晨妈妈来叨叨:

我们总觉得“钱”很敏感,想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孩子远离这个大俗之物。但时代更迭不休,世界日新月异,孩子越早拥有正确的金钱观,对于他们未来的价值观建立越有好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