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行囊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妈妈的行囊
作者 霞光
下雪的时候,心里突然一阵剧烈的忧伤。因为我家那个老人还一个人守在村子里,小雪节气,居然大雪封门,她怎么出去?
雪停,雪消,周末,才可以在下午四点钟的时候 ,带上一颗急切的心往家赶。
“你是回来接我么?明早走好吗?我要准备准备。”
“有啥准备滴,就你一个光杆杆,衣服穿的一拿就走了。”
考虑尊重老人的感受,尽管心里着急,还是答应她了。
第一件准备工作割韭菜,人说六月韭,驴不瞅,没想到冬月的田埂里的韭菜,芳香的馋人。用刀子划拉开铺的厚厚的椿树,槐树,榆树的叶子,在离韭菜根部一寸多的地方,割下去。一边割着,一边被它的香味陶醉,好像是大地的味道。
第二个准备工作,砊辣椒 ,把辣椒在锅里烧热,一股呛鼻的辣味。然后放到一件花瓶形的不不笨重石器里,用一件死重的石臼,使劲锤击。这两件家什,是我们全村人共用的,它经常在外流浪,人们来借的时候,母亲说明在谁家,然后对方就去母亲所说的人家去取用。
第三件准备是炒花生。
“你没种一分地,哪来这么多花生?”
“现在年轻人收庄稼粗枝大叶,多少花生还在地底下,看着可惜。我一个秋天,拾了三袋子。还不够你们吃吗呢”
“可是,你孙子说他就不吃你的花生,一个花生不知道在地里趵了多少下呢?人家嫌吃你的花生有负罪感。”
有时候,我就想像这样一幅画面,一望无际的苍茫的大地上,一个和土地缠绵了近九十年的老人。坐在褐色的潮湿的田野里,用她手里的小耙子追问大地,大地被她问得吐出一个有一个各种造型的落花生,有的是两颗,有的是三颗,每刨出一个,老人心里涌起一股满足感。
九点钟,花生炒好了。
“你的后备箱有多大呢?”她小心翼翼地问。
“大着呢,你有多少好东西。”
“你能保证柿子不会烂么?
“这个,我不能保证。”
她又从瓮里整出了几篮子柿子。
“还有核桃呢。”
说话间,瓶装的绿豆,塑料袋里的花椒,大青菜,葱。一一装进袋子。
母亲来家,似乎把大地,村庄,农作物,都带来了
从此,那老人和女儿一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