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华州:难忘的下庙集市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据《华县志》记载,下庙在民国以前仅在农历三月八,八月八逢会,并无集市。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下庙集市才略具规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市经营摊位保持在200——600人,上会(华县人将赶集叫做上会)人数在三千至五千人。1954年农历三月八日,八月八日,华县利用下庙古会举行了颇具规模的物资交流大会。1962年,集市贸易重新开放之初,县市场管理委员会乘下庙农历八月八日传统古会之机,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物资交流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国营、集体商业单位250个,个体户7个,成交总额8.2万元。1964年农历三月八日和腊月八日,又先后在下庙、城关举办了两次物资交流大会,成交总额分别为5.6万元和19.2万元。此间,由于禁止粮、棉、油、肉自由交易和长途运销,日用工业品又仅限于国营商业独家经营,因之交流品种、上会人数、成交金额都比较少。
下庙集市紧邻渭河南岸,除覆盖以镇域为中心的周围村落外,渭河北岸的大荔县临近村民也有参与。集市摊位摆放以东西向为主的下庙街为主,辅以西街临尾向南略延数百米。
从集市南口进入后,无处不在的华州蔬菜便映入眼帘。
华县人(还是叫华县顺口)在炒菜时除了放点葱花外,更常用的要数蒜苗了。早年间的华县蒜苗均在最寒冷的时节才从地里挖出。蒜苗属性略辣,以冬日之极寒攻之后,食之才更能品出蒜苗的本味。可惜今日主妇均以品貌选取食材,怎食得这蒜苗的妙处。
一堆人在抢什么
原来是韭菜,据成书于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的《华州志》卷九记:“蔬则宜葱,宜韭…… 看来,这华县种植韭菜的历史可不是一天两天。
“老板娘,先别急着收钱了,我先给你讲讲关于韭菜的历史渊源。” 唉!不理我!
进入东西走向的主街后,小编只有挤着往前走了。
就在小编刚要拍照时,只见卖肉的老板手起刀落,一对猪爪爪生生被砍下。老板阴着脸对小编说:“外甥,你把这拿回去,叫你妈年哈招待人。” 小编只记得小时候曾有舅舅杀猪卖肉,这会,亲舅舅正忙着卖草莓,这位舅舅是…… 就在小编即欣喜又疑惑时,”舅,我都买哈了。“小编身后有人搭话。晕,小编不但空欢喜一场,还被溅了一身猪血。老板,你赔!
经过这段经历,小编觉得为保险起见,还是远离猪好点。看到这喜庆的对联和灯笼,小编的心情也豁然开朗。
俗话说“剃头担子一头热,老汉脱帽街边坐”,这是哪个俗人说的不押韵的俗话记不得了,可是,可是小编真的看到了这一幕。
只记得小时候,小编的脑袋一年一块五毛钱就被剃头的师傅给包了。
这皮帽比小编的五星帽更富有历史感,但不霸气。
不相信?那就来见识下小编的帽子,超级玄的崔健标志。
言归正传,继续走。
上上回书说到,小编遇到“舅舅送猪”后,从此远离那个畜什么,只闻远处传来几声鸡叫。小编紧走两步,呦呵
这只鸡在琢磨什么
天哪,你要干嘛,上天吗?
在老板的指挥下,这只鸡说话了“我是来自华县辛庄的原生态散养鸡,祝全华县人民鸡年大吉!少吃鸡肉!给鸡留条活路。”瞧把老板气的,只露了半边脸。
瞧你这鸡说的,你说的是人话吗,哦,你本来就不是人。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这里去。
据某本书上说,在华县代表菜里,有“香酥鸡”的一席之地。
说了远离猪,咋又来了。
原来,华县人自古有无猪不成席的传统,当然了,不包括华县的回族。
继续走
紧接上回,跟鸡生了一肚子气,小编这内火憋的实在难受,难受地太太!先憋着吧,这几个人又在抢什么?貌似是……
你说对了,是柿饼。据《华县志》记载:解放前,华县农村人称柿子树为“铁杆庄稼”,柿子树遍布华县沿山砂石区,解放后虽逐年减少,但于塬头坡尾及平原地区亦不少见。华县柿子有30余种,如红、白旋柿、火罐、火晶、二尼子、干帽盔、大楼柿、八挂柿、鸡心黄、挂干等。《陕西通志》称,火晶原产华州、临潼者佳。民国十八年至十九年(1929至1930)华县发生了饥荒和瘟疫,不少饥民赖柿果度荒。柿子可作柿饼,酿醋。
腊月的集市怎少的了它
临近春节,华州区政府发布了禁放令。纵观新闻通稿,政府并没有怂管娃一刀切。
在下庙街道转了一圈后,小编只有一个想法:谁管饭?
听说这里的炒拉条不错,尝了一盘后,满满的农家味。
文中某些内容纯属虚构,如有冒犯,敬请海涵!
编辑整理:宋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