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 · 散文】李社峰:辘轳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352期︱
编辑︱王会宁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辘轳
文|李社峰
房子没人住,或倒或拆,处在村中央不起眼的辘轳显露出来,一进村就看到,像一个符号,很难比喻。
我每次回到老家都去井边看看,摇摇辘轳,附身看一下井里的水,幽深的井里隐约能看到一个人影,一粒土落入,人影在涟漪中模糊了。井里四周的石头湿漉漉的,有些爬满青苔绿莹莹的。
井边周围杂草重生,石头的井圈光滑铮亮。辘轳伸着脖子挺在那,锈迹斑斑,缠绕在上面的皮绳到处爆开了花。皮绳一端系在摇把上,一端系着一副卡扣,卡扣已经生锈,吊在辘轳下面。
我就是吃这口井里的水长大的,这口井不知滋养了村里几代人。
村里没人知道村子有多少年,也不知道这井有多少年,反正都说从记事起就有了。井深十几丈,井壁用石头砌成,石头错落有致,一层压一层,到了井口,压上一大石盘,石盘中心凿了圆孔,仅容一人通过。石盘盖在井上,就是井圈了。
村子坐落在土岭的腰间,远处矗立着巍峨的山脉,近处几条河流盘绕而过。村子周围都是黄土地,黄土地的深处是硬如砖块的生土,这井深深地嵌到生土里。井水甘甜清冽、夏凉冬暖,夏天打来解暑解渴,冬天打来洗菜洗衣。井水从未干涸过,即使最干旱的年份也有水,最好的是水里没有杂质,不像别村的水烧过会有水垢。
井打在一家人的后院里,院墙是土夯的,上面施了布瓦,有个门洞,没有装门。要去打水,沿着狭窄的院墙和房屋形成的小巷而行,拐两次就到了。
原来,井上有一个辘轳,木头做的,像一个长的水桶横卧着,水桶上钉了一个木头摇把,轴是柿子木的。井圈旁立了半人高一块石头,石头上面凿了一孔,辘轳的轴嵌在孔里。辘轳上整齐地排列着井绳,末端吊着卡扣,扣上吊着水滴,那是井水。
小时候,每天都要去井里摇水,家里有木桶,很重,母亲找来一棍,叫哥哥同去。母亲把木桶的吊柄扣在卡扣里,转了辘轳将桶放下,井里传来桶着水的响声,再放半圈绳子就好了。母亲稍等一下往上摇,感觉桶没打满,就快速将桶再放下,用手使劲摇拽绳子。水满了,母亲弓着腰、双手紧抓摇把使劲转动,辘轳吱咛咛吱咛咛地叫,井绳在辘轳上一条一条整齐地增加,木桶一点一点艰难地上升。一桶水上来了,棍子穿过木桶的吊柄放在哥哥的肩膀上,另一端搁在母亲的胳膊上,水桶靠近母亲,就这样抬水回家。水桶轻轻摇摆,桶里的水轻轻摇摆,滴下一路水点子。
后来,我大点了,就和哥哥去打水,一起抬着空桶去井边,一起奋力摇辘轳,一起把一桶桶水抬回来倒入瓮里,瓮满了,拿瓢喝上一嘴。
到了夏天,村里就组织青壮劳力淘井,各家各户集中将水瓮盛满,行动就开始了。用辘轳把一个胆大瘦小的人吊到井里,他用锨或手将井底的石块、淤泥等杂物清理到桶里吊到井外。人出来时成了泥猴,大家热得出汗躲进树荫里,他跑到阳光下哆嗦着说:冷死了,快让我晒晒。井里淘出的东西不少,发卡、烟斗、硬币、桶的吊柄,掉东西的人家都来看有他家的没有,手在泥里拨来寻去。
井淘好了,人们坐在大槐树下吃烟聊天,有人已经拎着篮子去村里的各家报喜,说井淘完了,每家都回送两个鸡蛋。鸡蛋最终在大锅里煮成荷包蛋,干活的每人三个,旁边玩耍的孩子也有。等井水清了,摇上第一桶,放些糖精,大家轮流端着瓢品尝,啧着舌说好,好凉好甜好过瘾,是玉帝赐的御酒。
有人打水,桶的吊柄从卡扣里脱开,桶掉到了井里。他在村里借钩子要捞桶,给别人说:唉!倒霉死了,我的井掉到了桶里!别人问:你的井?他尴尬地笑:是桶掉到井里!后来,村里人碰面见到谁去打水,总会这样问候:当心井掉到桶里。
有一年,木质的辘轳忽然裂了,轴也断了,村里人只能用手拽着打水。父亲到井口看看,用尺子比划了比划。过了半个月,他再次回来,扛了一个铁的辘轳:两块圆饼似的厚钢板之间通过一圈的钢筋相连,形成一个圆柱笼状,钢板中心装着轴承,长轴镶在轴承里。辘轳的一端伸出“L”型摇把,手握的地方装有轴套,轴套下面是滚珠轴承,旋转灵活不磨手,轴套的表面压了花,手不滑。
父亲把新辘轳扛到井旁,村里人都来帮忙、看热闹,大伙七手八脚地把辘轳装到井旁的立石上,又争先恐后地试着摇新辘轳,说摇起来轻得很呀!说这辘轳上有棱,井绳不会脱落,说这肯定是县东最好的辘轳,说这辘轳能用几辈人。
时间如天上的流云,变化很快,变幻很快。渐渐地木桶漏了坏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铁桶。铁桶少了,代之的是塑料桶。有新公路路过,人们去路边盖了新房,村里的人少了,旧房子任风雨侵蚀潦倒坍塌,但石头鼓起的井无法移动,井里的水依旧充盈、清澈甘甜。我轻轻地摇动辘轳,听着卡扣撞击石壁的清脆声,声音来自井里,来自往昔。
父亲做的辘轳依旧挺立在那,几乎没有人再用,像一个问号,没有答案;像一个句号,没有结束;像一个叹号,谁在乎?!
作者简介


李社峰:男,高级工程师,陕西蓝田人,喜欢徒步、摄影、用文字记录生活。
往期作者精彩文章回顾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

审稿:谭长征  编辑:王会宁
主编微信:mxy2722801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友情提示:滋水美文(zsmw1199)有一个姊妹号璞玉有约(zihan20180812),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璞玉有约,主编微信:wangzihan680121 


留一处空白 随时浓墨重彩
识别二维码 关注璞玉有约
           
      微信公众号:zihan20180812

喜欢就点个赞吧!

(0)

相关推荐

  • 魏青锋:水井里的旧光阴|散文选读

    作者|魏青锋 来源:绥化晚报 记忆中村里有两口水井,一口在村东头打麦场的边上,距离我家只有不到两百米,另一口在出村的路口,有高高的井台,木质的磨得锃亮的辘轳,还有一个离地一米高长方形的水槽,形似现在缩 ...

  • 辘轳井(动画版)

    小伙伴们,在一些古镇或历史博物馆内,我们能看到一些奇怪的井.这些井上有一个拴着绳子辘轳和一个摇把,绳子的另一头系着一个水桶.叫做辘轳井.是一种古代提水的设施.握住摇把,旋转辘轳,就能将井水提出. 那么 ...

  • 跌进时光里的井

    作者:王炜 在我们幼小时的嘴里,井是会跌进桶里去的. 井其实很是调皮的.井会和人开玩笑--和粗心大意的大人,也和我们小孩子开玩笑. 我们那时候吃的水,是用辘轳从井里绞上来的.一眼井,一个辘轳,常年吱吱 ...

  • 梁国斌:捞 桶

    梁国斌,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人,民建会员.现在东北从事经商. 很久以前,村里还没通自来水,家家户户都要挑水吃.我家住在村东头,离家不是很远的地方便有一口深井,十五六岁开始,挑水便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

  • 【雅韵美文】陈海峰西沟往事(二)

    诗人风采 陈海峰 诗人简介 陈海峰,陕西省三原县人.陕西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作协会员.       文学观:心的感触落在笔尖.不拘形迹. 作品欣赏 西沟往事(二) 秋雨绵绵,独 ...

  • 王 炜:井里的岁月

    井里的岁月 王炜 小时候,学校的那口井,几乎都是我们这些半大孩子绞水的.粗心大意的我们,镊钩没扣好的时候多,桶就会脱开镊钩掉落井里. 一个桶落井里了,又一个桶落井里了,接二连三的,好些桶掉落井里了. ...

  • 许永保撰写《摆水拔水担水的记忆》

    摆水拔水担水的记忆 许永保 一.摆水(也叫摆桶)那时半道街的人都在街中心的大井吃水,排起长队.井很深有十多米,用井绳将水桶摆倒灌水很困难,一不小心桶就从井绳勾脱落掉掉进井底,打捞极为困难. 二.从井里 ...

  • 孔庆贵丨故乡的那口轱辘井

    ▲图片来自网络 咯吱.咯吱.咯吱--从轱辘井上嵌入槽的摇柄处传过来,很刺耳也很难听,像是梦里咬着牙的响动,打着提溜的一桶水,便被慢慢拉了上来.一只手抓牢摇柄,弯腰叉腿,另一只手迅速抓住桶把,腾出握摇柄 ...

  • 山东作家 || 马庆珍◆井影岁月

    马庆珍,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人民公安报><派出所工作><中华魂><警察><临沂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近百篇. - ...

  • 老井 | 作者:牛玉武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三秦文学名家专栏13】孟江海:【窄口井和它的蛇床花】(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三秦文学 本期编辑:刘军英 窄口井和它的蛇床花 文/孟江海 作者简介 Curriculum Vitae 推荐指数: 孟江海,1975年生于陕西华阴.陕西省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陕西中青 ...

  • 吊水:乡村生活的少年记忆|原乡

    南方农村吊水,大致如此 吊水,大概是故乡乡下过去特有的说法,指从水井里打水. 但吊水一词,对故乡从水井打水的描述,特别的形象贴切. 有多贴切? 吊有提取之意.吊水就是从井里提取水. 提取水得有工具.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