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被大火吞噬,但维克多·雨果永存

听说喜欢读书,喜欢思考的人,都关注了这个号

杂谈与时评

美丽的巴黎圣母院被熊熊大火吞噬,从内心里感到很惋惜。假如我最喜欢的法国伟大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有在天之灵,我想他一定会为此哭泣。

在我的心目中,巴黎圣母院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而维克多·雨果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了巴黎圣母院。我接触的第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就是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而正是这部作品,让我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恶;什么样的女人是我心目中的女神,什么样的人是我心目中的恶魔。

假如让我选择心目中最伟大的中外作家,我会选择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这两部伟大作品,文豪雨果用他那无出其右的伟大浪漫主义的巨椽,向我们描绘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巨幅画面,让我们认识什么是人性、思考人性、思考历史。

《巴黎圣母院》是我阅读的第一部外国文学作品,而《悲惨世界》是我至今以为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文学作品,没有之一。我以为,只要你读懂了《悲惨世界》,那你一定会去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巴黎圣母院被大火吞噬,但维克多·雨果是永存的。在惋惜巴黎圣母院被大火吞噬的同时,让我们记住维克多·雨果,了解他的作品。很希望朋友们在阅读《巴黎圣母院》了解巴黎圣母院以后,一定要去阅读他那部最伟大的代表作《悲惨世界》,也许,这部巨作,会影响你的发一生,也会让你安然的度过自己的一生。

我活了大半辈子了,到现在可以说是一事无成两鬓霜,但我仍然能做到处世坦然、豁达,与人为善,我以为是与阅读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分不开的。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一生。

昨天,巴黎圣母院被大火吞噬,我的思绪穿越时空,想起了维克多·雨果,想起了他的《悲惨世界》,为此发表我十多年前写的一篇读后感,喜欢的朋友,可以继续阅读。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悲惨世界》 

第一次读《悲惨世界》是在我出外求学的第二年。一开始阅读的时候,感觉读的很累,但很快我就被书中的故事与雨果的那种博大的精神吸引住了。从一个正直的人米里哀教主,到男主人公冉阿让,然后穿插或善良,或阴险、或毒辣、或无赖,或兼而有之的各式人物,以跨越一百多年的法国历史为背景,文豪雨果用他那无出其右的伟大浪漫主义的巨椽,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悲惨世界的巨幅画面,也是我们认识人性、思考人性、思考历史的百科全书。但阅读完了这本一百多万字的长篇巨著后,使我感受最深、影响最大的是主人公冉阿让那种以德报怨的伟大博爱精神。

芳汀的悲惨遭遇;正直老人米里哀的淡薄、乐于善施;小伽弗洛什活泼、善良、聪明、勇敢;珂赛特与马吕斯的爱情;德纳第夫妇的凶残、阴险、无赖、自私;沙威的愚忠、刻薄、阴险;滑铁卢战役的激烈,街垒战的残酷;巴黎的监狱,巴黎的街道,巴黎的阴沟;专制与自由,王朝与共和以及冉阿让土伦海上逃生,修道院墓地脱险,相信读过《悲惨世界》的读者对这一切都不会陌生的。当你读过这些诗史般的故事后,相信你也一定会被主人公冉阿让那种以德报怨,博爱无私的精神所感动的。我也相信,能够真正读懂《悲惨世界》的人,也会成为一个好人的。

耶稣说,你打了我左脸,我就再给你右脸,这样的教徒精神真让人佩服。虽然文豪雨果并不信教,他对教会组织还有很深刻的批判,他塑造的主人公冉阿让也不信教,但冉阿让的作为,却是很多真正教徒也做不到的。冉阿让对德纳第夫妇的一再忍让,对追捕他一生的警察沙威那种放弃报复的宽大的胸怀,对马吕斯,珂赛特小夫妻误解的后的默默承受……。这一切常人难以做到的以德报怨的行为,比耶稣说的左右脸忍让理论,更任人感动不已。当然,像冉阿让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是很难寻找的。从人性上看,虽然能做到以德报怨是很难的,但只要你能够做到善待他人,乐于善施,也就是一个人格高尚的好人了。

读书使人明智,但在特殊情况下,读书也能把人读傻了。从《悲惨世界》这本书对我工作以后的人生之路的影响看,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参加工作后,我把与人为善作为我的人生宗旨,在把工作做好的前提下,从来不与他人争高低,同情弱者,乐于助人,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姐妹,对朋友也是以诚相待,心里感觉自己的为人处事还是蛮不错的。但参加工作后快二十年了,虽然赚了个老实人、好人形相,但在仕途上一无是处,事业上也没有什么大出息。眼瞅着双鬓已经有了不少的白发,再看看周围我的同事、朋友都有了一官半职,或者事业有成,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总是在检讨我这大半辈子人生之路是否走对了,冉阿让的故事是否影响了我的前途这个问题。

经历几年的浮躁,困惑、苦恼后,我也进入了不惑之年。俗语云:人过四十而不仕,在我仕途无望,事业也没有什么发展的时候,我重读了一遍《悲惨世界》,又仔细回想了我这大半辈子生活,我忽然感觉我真的不惑了。

一个从农村出来所穷小子,能够混到我目前这样的情况就不错了。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帮知心朋友,没有做过什么亏心的事,没有得罪什么样的人,而且作为一名医生,解除了很多人的痛苦,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病人的生命,能够做到这一切,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当然,我也羡慕那些仕途上步步高升,事业辉煌的人,但我没有那个能力,我只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小人物,能够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老实人,晚上能够睡的安安稳稳,不被恶梦缠身,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人能够有所帮助就不错了。因为自己本事就不是栋梁的料,如果强迫自己装大头,去充栋梁,那只有放弃自己做人的根本,争名夺利,上窜下跳,那也就不是我了,我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一颗平常的心了,那样也会感觉活的很累。

书中的主人公出狱后有多种人生选择,他有可能成为报复社会的暴徒,也可能成为默默无闻的小民,但他选择了成为一个以德报怨的善人,站在了人性的最高点。我没有冉阿让那种以德报怨的胸怀,但只要我能够善待他人,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社会,看待人生,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心足矣。

一个正直的老人米里哀影响了冉阿让的一生,一本《悲惨世界》,影响了我大半辈子。最后,我以《悲惨世界》的一首尾声作为本文的结尾: 

他安息了,尽管命运多舛,他仍偷生。 
失去了他的天使他就丧生; 
事情是自然而然的发生,就如同夜幕降临, 
白日西流。 

老刘2005-5-26 

喜欢老刘文章轻压二维码关注杂谈与时评

(0)

相关推荐

  • 橡树 | 周末谈:漫读雨果的《悲惨世界》

    好的小说,便是哲学. 读着读着,时间一长,你便该有了自己的思想. <悲惨世界>便是这样的一本小说. 这本小说,你可以在一周读完,却又会在未来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复读.去品味.去思 ...

  • 公认的世界十大名著,你读过几本?读过三本以上气质很不一样

    图/相关影视剧剧照 在世界文学历史,已经浩浩荡荡地行进了几千年的当下,曾有过许多人类智慧的凝练存留在这个世界上.经过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的推崇,这些书变成了历久弥香,人人必读的经典. 这次给大家推荐的,便 ...

  • 《悲惨世界》背后的故事

    1883年5月11日,巴黎有个77岁的独身女人去世.第二天,登门吊唁的来宾中,有诗人勒孔特德利尔.雕刻家罗丹.小说家都德,还有政客克莱孟梭等.在她的葬礼上,雨果的好友瓦克里说:"我们为之恸哭 ...

  • 朗读雨果《悲惨世界》冉阿让内心独白

    如果说要被什么虐待,最好是被半衰期长的经典文学作品虐待,被虐待的越深,抬头见天地的机会越多.昨晚看了毛姆写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提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了能够看一看维克多雨果四卷本的〈悲惨世 ...

  • 名著影片《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小说,在1831年出版.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一名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 ...

  • 法国著名诗人《维克多·雨果》简介

    法国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他生于贝桑松,父亲是拿破仑军队中的一位将军.雨果童年时随父辗转欧洲各国.拿破仑失败后,他在巴黎读完中学,后入法学院.但他的兴趣却是诗.1882年出版诗集<颂诗集&g ...

  • 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生于法国弗朗茨-孔代大区所辖杜省首府贝桑松.法国著名文学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人权活动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 ...

  • 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与丑

    前天 Friendship is like brothers and sisters, like two souls, touching each other, but not together, a ...

  • 雨果到底为什么要写《巴黎圣母院》?

    长期以来,<巴黎圣母院>被认为是表现宫廷和教会对平民迫害的鸿篇巨制.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读过就知道,法国的"七月革命"只是小说的背景,小说的主线是爱情,这又和雨果自己的 ...

  •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隐藏的人性密码|世界名著深度解读(转)

    导读: 在过去的2年里,我以阅读世界名著为主线,撰写了一系列书评文章.其中包含雨果的两部作品,即<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这两部作品几乎是我读得最细致的作品,我为这两部作品 ...

  • 雨果与巴黎圣母院 金发女郎与塞纳河

    2005-10-30晴巴黎 卢森堡 特里而 欧洲于今日结束夏令时. 早餐后去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位于塞纳河畔,哥特式建筑风格.该院从1165年开始兴建,共用了600多年的时间始建成.哥特式风格通风. ...

  • 雨果:《巴黎圣母院》或许只是个欲望的故事

    永远,永远,我痛苦的花园, 你永远让我捉摸不透. 我嘴里含着你血管里的鲜液, 你的双唇暗淡得如我的死亡之甸. by 洛尔迦 雨果:<巴黎圣母院>或许只是个欲望的故事   雨果写出<巴 ...

  • 巴黎圣母院和雨果,如果只能留下一个,会是谁?

    这是1859年左右Charles Marville拍摄的巴黎圣母院的尖顶,今天,它已烧塌了.看着高耸入云是不是?那么再看下一张. 这是全景,尖顶就不那么醒目了.说明什么?角度不同,就会看到不同的事,就 ...

  • 巴黎圣母院大火!曾经的辉煌被无情的大火吞噬了

    巴黎圣母院大火! 曾经的辉煌被无情的大火吞噬了 作者:巩俐 图片:网络 一大早,刷爆朋友圈的巴黎圣母院起火事件,让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还以为是又在拍什么大片,这不可能吧?那么珍贵的文物建筑怎么突然会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