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质疑的组织

族中长辈喜好传播坊间耳语:谁买新车,谁住大宅,谁包二奶……听者一怔:末一项终究有违道德吧?长辈想一下说:诚然!但世风日下司空见惯,连我也不以为怪了。

老人家都与时俱进,后生仔更要瞩目未来。互联网万花筒天天新意思,经典成烟云,传统如镜花,组织中人何去何从?前景怕是不乐观。

>>>>

圈里圈外

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准则,是掌握客户消费偏好要精准到个体层面,再以资讯优势为前提建设产品生态圈。两种方法行之有效,“混业”是复制资讯优势到新行业(如优步开始在加拿大提供外卖服务),“跨界”是合作伙伴各自提供资讯优势(如Marvel漫画公司与电影业合作之后又携手服装品牌)。盲目上马“互联网+”而效果不彰的传统企业,往往都忽略了这一点。

如何确保互联网开放精神不受生态圈阻碍?令人忧心的是资讯相对垄断者排斥生态圈外竞争者,例如Facebook封锁了Telegram,微信则关闭了优步的公众号。互联网经济在去工业化、去中心化之后,如何保障消费者利益?传统政府监管模式可能扼杀活力,而顾客口碑评价则约束力不足。

>>>>

粉丝为本

产品开发面临两个主要挑战,一是如何了解用户需求,二是如何快速有效推广。互联网企业有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焦点小组式的市场调研渐渐过时,能直接接触众多用户,何必舍近求远找样本呢?以《参与感》一书呈现的小米开发方式,持续与核心用户群互动,集众人智慧之长为思路,产品更可能击中甜点。

传统的推广策略是产品登场后在市场中制造话题、博取注意。先进的互联网企业则充分利用各类同乐趣小团体预发动。例如阿里影业主张取消编剧,而围绕高人气的网络文学作品,以“同人创造”模式拍电影。产品未出现,粉丝已扎堆,想不红都难。

众合开发模式如何整合繁杂多样甚至互相抵触的需求?换言之,民主之后如何集中?已有产品又如何持续透过与粉丝互动,及时掌握用户口味的微妙变化,而及时更新、升级或者干脆推翻重来?

>>>>

乐高化组织

组织对内交易成本小于对外交易成本,曾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动力,互联网时代情势完全翻转。企业围绕资讯处理而存在,知识工作将占主导地位,结构化管理失配成定局,组织形态走向松散弹性利于再配置。2009年Rodd Wagner和Gale Muller在The Power of 2中友善地建议管理者和员工成为伙伴,六年后里德-霍夫曼在Alliance里干脆主张将员工看作自由人,通过定期更新联盟协议来重建信任和承诺。万科推行的事业合伙人与此异曲同工。

组织可以虚拟形态存在,各门类专家平时自顾自忙,为某个项目而欢聚一堂,这远比想象中近。由全球独立顾问们组成的英国公司Eden McCallum,已经和传统巨头如McKinsey在战略咨询项目上一争高下。

即插即用的组织会否更普遍?如智慧积累随员工离去而丧失,企业真正竞争力何在?企业存在的价值,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

个体价值

组织形态面临巨变,人才管理不免会受冲击。沃顿商学院的彼得·卡普利所著Talent on Demand试图像供应链一样来规划人才。他主张,既然资讯优势向员工移动,企业索性将内外部人才市场打通,争取员工选择时优先考虑。陈春花教授更为激进,主张“雇佣社会消失,个体价值崛起”。员工脑中的知识是独有而不可转移的资源,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自然要寻找最恰当的合作对象和场所。企业如不能表明自己能带来价值,员工当然没什么可留恋的。

以员工为中心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路径设计,势必成为主流。但一家全体员工秉持“人人为我”观念的企业,和散兵游勇究竟有什么区别?而雇佣模式瓦解,人人成为独立承包商,是否会对社会凝聚力造成威胁?

围绕祠堂而活跃的大家庭渐渐不复存在,祭祖活动回归其本来的仪式感,不再有宗族会议的意味。人际互动如烟火般散开,呈现新颖而迷人的活力。组织体也一样,备受质疑的时刻或许正是锻造重生的开端。对此不妨多一份信心。

本文作者徐亦立。

本文刊登于HRoot《人力资本管理》。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切忌!新员工离你而去只因这10个简单步骤


为何成功的领导者都爱写日记?


压力大么?11个数据告诉你工作压力有多可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