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一 九针之一

  编者按:卷第二十一萧本全卷佚。今依仁和寺本、盛文堂本补入,并以今本《灵枢》、《素问》校勘,附校语于“编者按”之后。

  九针要道

  编者按:自篇首至末,见《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黄帝问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终,属有疾病。余欲勿令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

  五方疗病,各不同术,今圣人量其所宜,杂令行之,取十全,故次言之。子者,圣人爱百姓,犹赤子也。中有邪伤,属诸疾病,不终天年。有疗之者,行于毒药,或以砭石伤肤,毒药损中,可九种微针通经调气,以传后代也。

  编者按:“问”字后,《灵枢》有“于”字;“终”作“给”;“勿令”作“勿使”。

  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

  法令即针经法也。

  易用难忘,

  毒药砭石,粗术之法,难用易忘;九种针要道,易用难忘也。

  为之经纪。

  可为微针之经纪也。

  异其篇章,

  可为微针篇目章句也。

  编者按:“篇”字《灵枢》“无”。

  别其表里,

  取其腑输为表,脏输为里。

  为之终始。

  微针之数,始之于一,终之九也。

  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为前五法,必须各立形状,立前五形之本,须作仿经法,故请先立《针经》,欲闻叙针之情也。

  岐伯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而终于九。请言其道。

  次之者,推九针之序,纲纪之次也。

  编者按:《灵枢》“曰”前有“答”字;“一”后无“而”字;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也。粗守形,工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视其疾,恶知其源?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工守机,机之动,不离空,空中之机,清静以微。其来不可迎,其往不可追。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抧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闇乎,眇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

  但九针要道,下□解中,自当其释也。

  编者按:《灵枢》“难入”后无“也”字;前二“工”字均作“上”;“未视其疾”作“未睹其疾”;“其源”作“其原”;“不离空”作“不离其空”;“清静以微”,“以”作“而”;“不可迎”作“不可逢”;“道者”前有“之”字;“不知机者”作“不知机道”;“抧”作“叩”;“迎而夺之”作“逆而夺之”。注“但”字,盛文堂本作“伹”;“下”字后所缺一字,仁和寺本残缺左半部,右半似“成”,盛文堂本作“成”,恐误;“释”字,仁和寺本残不可辨,今据盛文堂本作“释”,待考。

  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逆顺察之于阴阳,迎夺施之于补泻。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亡若存。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言以意调于补泻,则针道可穷矣也。

  编者按:若亡若存《灵枢》作若存若亡。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五方别疗,莫先于针;所以补泻以针为之也。

  泻曰必持而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出针,疾气得泄,

  凡泻之道,内针必持,出针必放之,摇大其穴,排阳邪而出针疾,病之气得泄,谓之泻也。

  编者按:“而内之”,《灵枢》无“而”字;“出针”作“得针”。注“摇大其穴”,“大”字原抄误作“火”,今据文义改

  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

  以手按其所针引之后暖气内聚,以心持针,不令营血得散;外闭其门,令卫气不得泄出,谓之补也。

  编者按:《灵枢》“出”后有“也”字。

  补曰随,随之意,若忘之,

  随气呼吸而微动针之也。

  编者按:前“随”字后,《灵枢》有“之”字;“忘”作“妄”。

  若行若悔,如蚊虻上,

  欲去欲作,为行悔也。针在皮肤之中,去来微动,如彼蚊虻止,又皮肤微觉有之也。

  编者按:“悔”《灵枢》作“按”;“上”作“止”,据杨注亦应作“止”。

  如留如还,

  针在皮肤之中,若似留停,人[云:疑为又之误]如还去,此皆言其候气者也。

  去如绝弦,

  得气已去,即止补泄,其补泄已,即疾出针。如绝弦者,言其速也。

  编者按:“绝弦”《灵枢》作“弦绝”。注“即止补泄”,“止”、“泄”二字仁和寺本残,考其剩形,似此二字;盛文堂本作“即此补阴”,疑误。“其补泄已”,仁和寺本“泄”作“世”,当为“泄”字传写之误,今据文义改正;盛文堂本作“□补得之也”,疑误。

  令左属右,其气故止,

  左手按穴,右手行针,内气已补,右手出针,左手闭门,使气相续不灭也。属,续也。

  外门已闭,中气乃实,

  痏孔为外门也,补已不泄,故内气得实也。

  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补者,,留其气也,不可留于客邪血也。邪血留者,可刺去之,故曰急诛之也。

  持针之道,坚者为实。

  持针不坚,则气散不从针。

  编者按:“实”《灵枢》作“宝”。

  正指直刺,针无左右,

  刺者欲中其病,若针入左右不当于穴,其病不愈也。

  编者按:“针无”《灵枢》作“无针”。

  神在秋毫,

  秋毫,谓秋时兔新生毫毛,其端锐微也。谓怡神在针端调气,故曰神在秋毫也。

  编者按:经文、注文中四“毫”字,原本均作“豪”,为通假字,今径改。

  属意病者。

  念其针下病无邪也。

  编者按:注“无邪也”三字,仁和寺本残缺不可辨,今据盛文堂本补。

  审视血脉,刺之无殆。

  审视十二经脉及诸络虚实,刺之无殆也。殆,危也。

  编者按:“脉”字后《灵枢》有“者”字。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衡。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以所言方刺之时,先观气色者也。悬阳,鼻也,悬于衡下也。鼻为明堂,五脏六腑气色皆见明堂及与眉上两衡之中,故将针者,先观气色,知死生之候,然后刺也。

  编者按:“两衡”《灵枢》作“两卫”。

  血所在输,横居,视之独满,切之独坚。

  血脉,络脉也。有脉横居输穴之中,视之满实,切之独坚者,是横居络脉也。

  编者按:“所”《灵枢》作“脉者”二字,据杨注,“所”当为“脉”字之误;“输”《灵枢》作“腧”;“独满”作“独澄”。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甚。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舍,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实,无虚虚,无损不之而益有余,是谓重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

  恇,区方反,怯也,气少故怯。针害者,前所禁甚也。

  编者按:“针太深”《灵枢》作“针大深”;前“病益甚”作“病益”;“所舍”作“所宜”;“针各有所宜”,《灵枢》无此

  五字;“无实实,无虚虚”作“无实无虚”;“无损不之”,“之”字显为“足”字传写之误,《灵枢》作“损不足”,无“无”字。“重病”《灵枢》作“甚病”。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甚数;刺之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候,若风之吹云,照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针入不得其气,无由补泻,故转针以待气,不问其数也。得气行补泻已,即便出针,其病愈速,故譬恶风吹云,见苍天也。

  编者按:“甚数”《灵枢》作“其数”,据杨注亦当作“其数”;“气至”前《灵枢》有“而”字;“任其所为”作“各任其所”;“刺之要”前有“为”字;“效之候”作“效之信”;“照乎”作“明乎”。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输,五五二十五输;六腑六输,六六三十六输。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也。

  二十七气所行,皆有五输。

  编者按:“所入为合也”《灵枢》作“所以为合”。“输”作“腧”。注“二十七气所行,皆有五输”,《灵枢》为经文,“皆有五输”作“皆在五腧也”。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壹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推之而御持之,气至而去。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病。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又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则必其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掖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又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

  言刺必须诊也。

  编者按:“右推之而御持之”,《灵枢》作“右持而御之”;“气至而去”,“去”后有“之”字;“治病”作“治也”;二“又实”,《灵枢》均作“反实”;“则必其死”作“必死”二字;“也躁”作“其死也躁”。

  刺之害中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不中病,中精,故精泄。不中病,病虽暂去,更致弗气为痈疡也。精泄病甚,故恇也。

  编者按:“不去”前,《灵枢》有“而”字;“不中而去”作“害中而去”。

  九针要解

  编者按:此篇见《灵枢·小针解第三》。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

  言者甚易,行之难着。

  粗守形者,守刺法也。工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

  守刺规矩之形,故粗;守血气,中神明,故工也。

  编者按:“工”《灵枢》作“上”。

  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

  神者,玄之所生,神明者也。神在身中,以为正气,所以身中以神为主,故邪为客也。邪来乘于正,故为会也。

  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门者,腠理也。循正气在腠理出入也。

  未睹其疾者,先知正邪何经之病。

  未睹病之已成,即能先知正邪之发在何经脉中也。

  编者按:“正邪”《灵枢》作“邪正”。“病”后有“也”字。

  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先知何注有病之微,疗之处所。恶知,言不知也。

  编者按:注“何注”,当为“何经”之误。

  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

  刺之微妙之机,在于徐疾也。数,疾也。

  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

  五脏六腑出于四肢,粗守四肢脏腑之输,不知营卫、正之与邪、往来虚实,故为粗也。

  工守机者,知守气也。

  机,弩牙也。主射之者,守于机也。知司补泻者,守神气也。

  编者按:“工”《灵枢》作“上”。

  机之动,不离其空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

  以因于空,所以机动。由于孔穴,知神气虚实,得行徐疾补泻也。

  编者按:“空”《灵枢》作“空中”。

  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已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神在孔穴,针头候得气已,神清志静,密意守气,行于补泻,不令有失,故为微也。

  编者按:“针已”《灵枢》作“针以”。

  其来不可迎者,气盛,不可补也。

  气盛不可补之,补之实实也。

  编者按:“迎”《灵枢》作“逢”。

  其往不可追者,虚不可以泻也。

  气往而虚,不可泻之,泻之虚虚也。

  编者按:“以”字《灵枢》无。

  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

  利机挂以丝发,其机即发。神气如机,微邪之气如发,微邪来触神气,谓之挂也。微邪来至,神智即知,名曰智机,不知即失,故曰易也。

  编者按:注“神气”后原衍一“之”字,今删。

  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血气已尽而不下也。

  不知机者,谓钝机也。叩之不发,谓无智之人行于补泻,邪气至而不知有害,血气皆尽而疾不愈,下愈也。

  编者按:“者,言”《灵枢》误作“言者”。“意”字后《灵枢》有“也”字;“而”字后有“气”字。

  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要与之期者,知气可取之时也。

  知虚实可取之时,为知往来要期也。

  编者按:“知气可”,《灵枢》作“知气之可”。

  粗之闇乎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眇哉上独有之者,盖知针意也。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少,少者逆。来为顺,言形气平者顺也。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者,知所取之处也。

  往者气散,故少气,逆也。来者气集,故气实,顺也。明知气之逆顺,即行补泻,更亦不须问者,谓善知处也。

  编者按:“乎”字《灵枢》无;“眇哉上”作“妙哉工”;“少,少者逆”作“小,小者逆也”;“来为顺”后,有“也”字;“气平”作“之平,平”;“问”作“间”;“知所取”前,有“言”字。

  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迎而夺之,致虚;追而济之,令实。故皆不可。

  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

  诊寸口脉虚,当补所由之经也。

  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

  诊寸口脉实,当泻所由之经也。

  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

  宛陈,谓是经及络脉聚恶血也。

  邪胜则虚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

  编者按:“虚”字后,《灵枢》有“之”字。

  有客邪在诸经,皆泻去也。

  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

  此言其补。

  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徐出也。

  此言其泻。

  编者按:“徐出”《灵枢》作“徐而出”。

  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也,虚者无气也。

  若有,气实;若无,气虚也。

  编者按:“实与虚”之前,《灵枢》有“言”字;“有气也”,《灵枢》无“也”字。

  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尚存也。

  若先实者,泻而亡之,令后虚也;若先虚者,补而存之,使后实也。

  编者按:“尚”《灵枢》作“常”。注“亡之”,盛文堂本误作“已之”;“使”误作“便”,今均从仁和寺本。

  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者,言补则佖然若有得也,泻则怳然若有失也。

  补之得于神气,故佖然也。佖,文一反,色仪和也。泻失于邪气,故怳然也。

  编者按:“补则”《灵枢》作“补者”。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在上也。

  高,在头。风热邪气多中人头也,故曰在上也。

  编者按:“故”字后,《灵枢》有“邪气”二字。

  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气留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

  谷入于胃,化为二气,清而精者,上注于肺,以成呼吸,行诸经隧;其浊者留于肠胃之间,因于饮食不调为病,故曰在中也。

  编者按:“浊气留于”《灵枢》作“浊溜于”。

  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之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

  清,寒气也。寒湿之气多从足上,故在下也。

  编者按:“地之气”,《灵枢》无“之”字;“邪气在上,浊气在中”二句,《灵枢》无;“清气在下”后,《灵枢》有“也”字。

  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

  上,谓上脉,头及皮肤也。

  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

  中者,中脉,谓之阳明,是胃脉也。阳明之合者,胃足阳明合三里,至巨虚上廉与大肠合,至巨虚下廉与小肠合也。

  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疾,不欲深刺也,深则邪从之入,故曰反沉也。

  针过其分,邪从针入,病更益深,故曰反沉也。

  编者按:“太”《灵枢》作“大”;“疾”作“病”;“从之入”前,有“气”字。

  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言经络各有所生也。

  言经在筋肉,络在皮肤也。

  编者按:“处”字后,《灵枢》有“者”字;“生”作“主”。

  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

  五脏中虚,用针者大泻五脏之脉,阴绝,故死也。

  取三脉者恇,言尽泻三阳之气,令病人恇然不复也。

  一时尽三阳之脉,阳绝,故恇然不复也。

  编者按:“取三脉者恇”《灵枢》作“取三阳之脉者,唯”。

  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

  五里在肘上,不在尺中,而言尺之五里者,寸为阳,尺为阴也。阴尺动,脉动于五里,故曰取尺五里也。五往者,五泻也。

  夺阳者狂,正言。

  夺阳阳虚,故狂。此为禁之正言。

  编者按:“言”字后,《灵枢》有“也”字。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

  观其明堂五色,察其目之形色,则病之聚散可知也。复,聚也。

  壹其形,听其动静者,言工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

  相五色于目,谓壹其形也。相目之形有五色别,以知一形也。调尺寸之脉六变,谓听其动静也。听动静者,谓神思脉意也。

  编者按:“壹”《灵枢》作“一”;“工”作“上工”二字。

  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

  正邪者,谓人因饥虚用力汗出,腠理开发,逢风入者,名曰正邪也。虚邪者,谓八正虚邪气也。

  编者按:“风”后,《灵枢》有“也”字。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

  右手推针出入,左手持而御也。

  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

  气若不至,久而待之;气若至者,依数行补泻,去其实虚也。

  调气在于终始壹者,持心。

  持心在于终始,故为壹也。

  编者按:“壹”《灵枢》作“一”;“心”字后有“也”字。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脉络之渗灌诸节者也。

  数人骨节,无三百六十五,此名神气游行出入之处为节,非皮肉筋也,故络脉渗灌三百六十五空穴,以为节会也。

  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即死也矣,其死无气以动矣,故静。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也,阴气有余故,

  《八十一难》:五脏气已绝于内者,谓肾肝之气为阴,在内也。而医之用针,反实心肺,心肺为阳也,阴气虚绝,阳气盛实,是为实实虚虚,故死。心肺为外,心肺之气已绝,用针者实于肾肝,亦为实实虚虚,所以致死之也。

  编者按:“即死也矣”《灵枢》作“重竭则死矣”;“其死无气以动矣”作“其死也,无气以动”;“四末”之前有“其”字;“逆则死也”作“逆则死矣”;“阴气有余”之前,有“其死也”三字。“故”作“故躁”二字。

  所以察其目者,五脏使五色循明,

  目为五脏使候也。循,增也。察目五色增明,即知无病者也。

  循明则声章,声章者,言声与生平异。

  五色增明异常,明五声,辨章别于生平,盖是无病之候也。

  编者按:“言声”前,《灵枢》有“则”字;“生平”作“平生”;“异”后有“也”字。

  诸原所生

  编者按:此篇见《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

  《八十一难》五脏皆以第三输为原,各二,以为十原也。又取手少阴经第三输二,为十二原;六腑皆以井、荥、输、经四穴之后别立一原,六腑各二,为十二原。然则,五脏六腑合有二十四原。原者,脐下肾间动气,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为原。三焦行原气,经营五脏六腑,故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行气。故五脏第一输,故①第三输名原,六腑以第四穴为原。夫原气者,三焦之尊号,故三焦行原气,止第四穴输名为原也。今五脏六腑有十二原者,言五脏六腑各有十二原也,合而言之,亦有二十四原。文言六腑有十二原者,后人妄加“二”字耳。

  编者按:“《八十一难》”,仁和寺本脱“一”字,今据盛文堂本补。注“六脏皆以井”,“以”字盛文堂本误作“收”,今取仁和寺本。“文言六腑有十二原者,后人妄加'二’字耳”一句费解,疑有误,待考。

  ①“第一输,故”四字,疑为衍文。

  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常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者也。

  四关,四肢也。此中唯言五脏有十二原,生病所由,不言六腑十二原也。五脏在内,原在于外,故五脏有腑,皆从外入,所以五脏皆禀十二原也。以其三百六十五节交会穴中,谷之气味皆在中会也。

  编者按:“者”字,《灵枢》无。

  五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

  原之脉气,皆出其第三输。

  编者按:“而原”《灵枢》作“二原”。

  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明知十二原所出之处,又知内应五脏,则妙达五脏所生之害也。

  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大渊,大渊二。

  日夕少阴,故曰阳中少阴也。

  阳中之大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

  日中大阳,故曰阳中大阳也。

  编者按:“大阳”《灵枢》作“太阳”。

  阳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大冲,大冲二。

  日出初阳,故曰阳中之少阳也。

  编者按:“阳中”《灵枢》作“阴中”。

  阴中之大阴,肾也,其原出于大溪,大溪二。

  夜半重阴,故曰太阴也。

  编者按:“大溪”《灵枢》作“太溪”。此四句,《灵枢》在下条“阴中之至阴”之后。

  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大白,大白二。

  上为四脏阴之至极,故曰至阴也。

  编者按:“大白”《灵枢》作“太白”。

  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

  膈气在于鸠尾之下,故鸠尾为原也。

  编者按:“膏”字,盛文堂本误作“鬲”,今从仁和寺本,《灵枢》亦作“膏”。

  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

  肓,谓下肓,在脐一寸。脖,补忽反。胦,于桑反,谓胦脐也。

  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胀取三阳,飡泄取三阴。

  胀取六腑,三阳原也;泄取五脏,三阴原也。

  编者按:“飡”,《灵枢》作“飧”。

  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

  客邪入身,其犹刺也。

  编者按:《灵枢》“刺”后有“也”字。

  犹汗也,

  五志藏神,其犹汗也。

  编者按:“汗”,《灵枢》作“污”,据以下经文“犹可雪也”,当作“污”。

  犹结也,

  阴阳积聚,其犹结也。

  犹闭也。

  血气不流,其犹闭也。

  刺虽久,犹可拔也;汗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其取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汗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者,未得其术也。

  三阳不通,其犹闭也。不得其术者,言上工所疗皆愈也。

  编者按:二“汗”字,《灵枢》均作“污”;“言不可”作“言不可治”。

  刺热者,如手探汤;

  刺热者,决泻热气,不久停针,徐引针使病气疾出,故如手探汤,言其疾也。

  编者按:《灵枢》“刺”后有“诸”字;“如”后有“以”字。

  刺寒凊者,如人不欲行。

  刺寒者久留于针,使温气集补,故如人行迟若不行,待气故也。

  编者按:“凊”《灵枢》作“清”。

  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

  诸肠以为阴,阳有疾也。

  编者按:“复始”下《灵枢》有“也”字。注“肠”字,疑为“阳”字之误。

  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

  所病在头等为高,根原在脾足太阴内者,故取太阴第三输阴陵泉也;所病在头为高,其原在胆足少阳外,故取足少阳第三输阳陵泉也。

  编者按:《灵枢》“阳之陵泉”后有“也”字。

  九针所象

  编者按:自篇首至“此九针小大长短之法也”,见《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自“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至末,见《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有名?

  九针法于三才,故曰博大。

  编者按:“何因”后《灵枢》有“而”字。

  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四时,五以法五音,六以法六律,七以法七星,八以法八风,九以法九野。

  此言其博大也。

  编者按:大数后《灵枢》有也字;“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四、五、六、七、八、九”六字《灵枢》均无。

  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

  黄钟即起于一也之。

  编者按:“以针应数”后《灵枢》有“也”字。

  一者,天也。天,阳也。五脏之应天者,肺也。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人之阳也。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兑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二者,地也。地者,土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员其末,令无伤肉分,伤则气竭。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痼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

  以下言九针有法象也。此一名鑱针。卒兑之者,令其易入。大其头,使不得深也。二者员针,员其末如鸡卵也。三者鍉针,员其末者,末如黍粟之兑也。四者锋针,筒其身,如筒之员也;锋其末者,针末三隅利也。

  编者按:“天,阳也”《灵枢》作“天者,阳也”;“肺也”《灵枢》无“也”字;“肺之合”后有“也”字;“兑”作“锐”,下同,不再举;“地者,土也”,《灵枢》无;“筒”《灵枢》作“筩”,下同;前“痼”字,作“瘤”。

  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薄,合为痈脓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

  名曰□针。

  编者按:“薄”《灵枢》作“搏”。

  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氂,且员且兑,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名曰员利针也。氂,毛也。毛形且员且兑,中身微大也。

  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邪客于经,而为痛痹,舍于经络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

  喙,诩秽反,口觜也,名曰豪针也。养者,久留也。

  编者按:“邪客”《灵枢》作“邪之所客”。注“诩”字之旁,仁和寺本有“况羽反”三小字;“觜”字旁有“即移反”三小字。

  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者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

  名曰长针。锋,利也。

  编者按:“深痹者也”《灵枢》无“者”字。

  九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膜之间也。淫邪流洫于身,如风水之状,而留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梃,其锋微员,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

  名曰大针也。大节,十二大节也。梃,当为筳,小破竹也。

  编者按:“皮膜”《灵枢》作“皮肤”;“流洫”作“流溢”;“梃”《灵枢》作“挺”,据杨注,当作“梃”。

  黄帝曰:针之长短有法乎?岐伯曰:一曰鑱针者,取法于布针,去末半寸,卒兑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筒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间气。三曰□针,取法于黍粟之兑,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四曰锋针,取法于絮针,筒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五曰□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也。六曰员利针,取法于氂,微大其末,反小其本,令可深内也,长一寸六分,主取痈暴痹者。七曰毫针,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痛痹在络者也。八曰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针锋微员,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针形毕矣。此九针小大长短之法也。

  此言九针之状,并言所疗之病。鑱,仕咸反。□,钉奚反,针形也。□,披眉反。綦,奇眉反也。

  编者按:“针之长短有法乎”,“法”《灵枢》作“数”;“布针”作“巾针”;“去末半寸”作“去末寸半”;“卵”作“卯”;“□”作“铍”;“两热争也”作“两热争者也”;“取法于氂”后有“针”字;“反小其本”作“反小其身”;“痈暴痹者”,作“痈痹者”三字;“主寒痛痹”作“主寒热痛痹”;“远痹者”后有“也”字;“其针锋微员”,无“针”字;“关节者”后有“也”字;“长短之法也”,无“之”字;“九针小大”作“九针大小”。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二曰员针,三曰□针,四曰锋针,五曰□针,六曰员利针,七曰毫针,八曰长针,九曰大针。镵针者,头大末兑,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令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针者,锋如黍粟之兑,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参隅,

  参,音三也。

  编者按:经文九针“针”字之后,《灵枢》均有“长某寸某分”;“□针”《灵枢》作“铍针”,下同,不再举;“九针之名”,“九”字盛文堂本误作“凡”,今从仁和寺本;“主泻阳气”《灵枢》作“去泻阳气”;“令不得伤肌肉”,无“令”字;“参”作“三”;“兑”均作“锐”,下同。

  以发痼疾;□针者,末如剑峰,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尖如氂,且员且兑,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抟,

  □音团。

  编者按:“抟”,《灵枢》作“薄”;原钞作“博”,据杨注“音团”,当为“抟”字。

  可以取远痹;大针,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九针毕。

  此言九针用法。

  编者按:“大针”后,《灵枢》有“者”字;“水”字后,有“也”字;“毕”字后,有“矣”字。

(0)

相关推荐

  • 胆经属木,胆经的本穴临泣也属木;在五脏交...

    胆经属木,胆经的本穴临泣也属木:在五脏交经上,如果我们要木生火,要去强心脏,胆是心脏的母亲,也是小肠的母亲,扎针在临泣上,如果是平补平泻,对带脉也很好,对治疗经络的虚实症也 很好:针下去,不用补泻,引 ...

  • 卷第二十三 九针之三

    量缪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八第六十三<缪刺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五第三. 黄帝问岐伯曰:余闻缪刺,未得意也,何谓缪刺?岐伯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 ...

  • 《五行精纪》卷第二十一:论贵局上

    论贵局上 贵格 五行足.干神一字.支神一字.五行一字 甲庚丙壬全.乙辛丁癸全 四孟生气全.四位旺气全.四季库 五行得正印 四位集福于帝座.帝坐发福于四位 君臣庆会.引从全.交互见禄.交互见贵神.禄合全 ...

  • 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九

    卷第二十九  [宋纪二十九] 起上章阉茂五月,尽重光大渊献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大中祥符三年(辽统和二十八年) 五月,己卯朔,辽主如中京. 丙戌,安定郡王惟吉 ...

  • 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一

    卷第二十一 [宋纪二十一] 起屠维大渊献六月,尽上章困敦三月,凡十月.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咸平二年(辽统和十七年) 六月,丁巳,宰臣监修国史李沆等上<重修太祖实录> ...

  • 太平廣記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

    孙思邈 司马承祯 尹君 孙思邈 孙思邈,雍州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亦好释典.洛阳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识小,难为用也." ...

  • 太平廣記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

    九天使者 十仙子 二十七仙 姚泓 李卫 公九天使者 唐开元中,玄宗梦神仙羽卫,千乘万骑,集于空中.有一人朱衣金冠,乘车而下,谒帝曰:"我九天采访,巡纠人间,欲于庐山西北,置一下宫,自有木石基 ...

  • 鸡峰普济方[卷第二十一] 杂治

    大效紫菀丸     唐明皇帝敕录下臣寮奏过疗小肠难治之疾脏腑积聚之冷疾癖气块大如拳掌亦如杯碗及黄疸病吐逆锥刀十五啼紫菀人参(各二两)巴豆(醋煮去心膜研)肉苁蓉吴茱萸菖蒲干姜白槟榔当归一两)白苓大黄上二 ...

  • 太平廣記卷第二百九 书四

    杂编 程邈已下 邯郸淳已下 姜诩已下 王羲之 王慄 潞州卢 桓玄 褚遂良 兰亭真迹 王方庆 二王真迹 八体 李都 东都乞儿 卢弘宣 岭南兔 程邈已下 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篆 ...

  •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九·禁经上

    论曰∶夫清浊未分,无间眠晓,玄黄肇判,乃见温凉.四时攸分,降生寒暑,三光照烂,日景亏盈.人禀五常,腠理通塞,故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由此观之,形质既着,则 瘵与焉.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