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1篇  千年论坛之夏商周断代工程与中华文明探源2

(续)
  因此,我们还要从各种方面研究,首先要从考古方面研究,因为周人跟商人在文化上虽然有很密切的关系,但还是不一样。周人有一种文化,在考古学中我们叫做“先周文化”,prezhou,它和商文化及受商文化影响、接受商文化之后所形成的“早周文化”不相同。因此,我们就要在考古学上去找“先周文化”和“早周文化”的分界这一点,中国的考古学家们在陕西已经找了几十年,我们在我们工程过程中找到了这个分界,也就是中周这个地方,严格意义上叫丰邑,“文王迁丰”的丰邑,找到了这个地层关系,这些地层很明确的可以测定是在哪一段时间里面先周文化变成了早周文化,陶器材料清清楚楚,一点儿问题没有。那么这个点的确定无疑和“文王迁丰”到“武王伐纣”有直接关系,因为要不是“文王迁丰”、“武王伐纣”,它怎么可能受到这影响呢?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就做了详细的测定,用多种的材料进行不同的方法测定,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个时间:一定在公元前1020~1050之年,不可能超过这个范围。这是经过反复验证多种材料来做的,在考古学上,在测量的技术上,都有明确证明。这样我们就把120年左右的时间压缩到了30年,实际上把比较早的一些说法都排除,都去掉。然后我们再在公元前1020~1050之间,根据有关武王伐纣的古书里面的天象记录,还有青铜器“利簋”上面那个岁星的记录,当然那也可以讨论,不过很多人觉得很合理。把这些综合起来来定这个时间,我们就得出三个可能时间:一个是公元前1046,一个是公元前1044,一个是公元前1027。这里面首先是1027和历日不太怎么相合,和天文的现象也不大合;1044虽然在各方面都较好,甚至有特别好的地方,可是它和后来的金文不合,和月象不合,配不上。所以,只有1046在各方面都能够相合,当然在某几个局部问题上它比不上1044,这个跟大家说清楚,可是1046是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好的选择,所以现在我们把武王伐纣定在公元前1046年。也有很多学者,在中国,比如北京大学高明先生曾经主张定1046,在美国有个班大维教授,我们很尊敬他,他也得出1046。当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和我们不一样,可得出的数字和我们定的数字相合。在这个数字基础上,我们再和甲骨文的日月食推算,再和其他的天文学推算、其他的测算结果来推定是它。这个我只能是举 例,非常抱歉,由于时间限制,我不能全面的来讲,这是第三个问题。
  最后,我来谈谈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前景。夏商周断代工程进行了五年,可是大家知道,相对于工作的困难来说,这个时间太短,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像刚才说过的,这是我们在20世纪的末叶所能做到的较好成果,也不敢说是最好成果。我们努力了,这是可以向大家报告的,可是努力的结果就是这个样子。
  工程目前还有一些专题有待于补充和改善,比如我们做了一个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就是对于有字的甲骨进行碳14测定,今天的技术条件可以做到的。但这个工作太费时间了,太需要小心了,因为那么重要的文物,我们不敢随便动它,这工作到今天还没有最后结果。可是可以告诉大家,它的初步结果和年表基本符合。所以,我们把自己的成果叫做阶段性成果,尽管社会上给我们很高的评价,我们今年被评为“中国九五期间重大科技成就”的首列。可是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我们知道,不管是国内国外,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心得,我们所学习的还是不够的,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来向大家请教、学习,来互相的交流和切磋,使我们的工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精确化,得到更好的改进,这点我们一定要做。
  我觉得,夏商周断代工程最主要的一点,我个人认为还不是具体的结果,而是这个工作给我们开辟了一条道路,使我们看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的可能性。让那些看起来专业相隔非常远的专家们坐在一起,缺乏共同语言,而最主要的是没有共同信任,这当然不是一种对人格的不信任,而是对于学科的不信任,合作是很困难的,必须要经过很长时期的一个磨合整合的过程,互相建立信任,才能使我们得到一个共同的结果。当然,有些学者还有不同的意见,他尽管保留,这个没有关系。我看今后我们还非常可能按照这样的道路,在这个领域里面,或者比年代学更为宽广得多的领域里面,还有更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来共同参加,来做更多的工作。我们现在正在计划,想对中国文明起源和她的早期发展做更多的系统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得到国家的更多支持,特别是要得到学术界包括各地的学术界、各方面的单位的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希望把我们的事业再扩大,不仅仅是要产生一个年表,而是要对于中国文明的兴起和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