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案始末》读《论语》 | 反方向·早茶夜读
大家好,欢迎来到早茶夜读。我是反方向,本月和大家共读《三案始末》。
这本小书讲述了明朝梃击、红丸、移宫三案的成因与经过,涉及皇帝、大臣、后宫及宦官,从帝王层面交代三案导火线,以简明扼要的语言,鞭辟入里地分析帝权与相权、外朝与内廷之间的纠葛。书虽薄,意味却长,看书过程中,时不时想起《论语》。
首先想到“学而时习”章。这章是《论语》的开篇,非常重要。联想到孟子对孔子的判语:“孔子,圣之时者也”,可知除了“学”很重要,这个“时习”也不可忽视。然而,什么是时习呢?最初在学校被教授的是“复习”。后来才知道,不是复习那么简单。朱子对此有颇多见解,比如关于二者的分别:“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还有适用情境:“读书、讲论、修饬,皆要时习。” “且如今日说这一段文字了,明日又思之;一番思了,又第二、第三番思之,便是时习。”朱子还说出了 “学做此一件事,便须习此一件事”“若不去时习,则人都不奈你何”之语。在《三案始末》这本里也讲到与“时习”有关的一个细节,皇帝需要定期学习,出御经筳,听经筳讲官讲读经籍,但万历皇帝很懒散,公开逃课,违反了讲论时习的规则。从朱子的话语里,“学”与“时习”是“知”与“行”的关系,“学而时习”四字,从理学角度审视其内里是知行合一。
其次想到最多的是“孝”。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孝”的论述。印象最深且和《三案始末》有关联的主要是以下三个。一是《为政篇》中的孝之“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二是《里仁篇》中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三是《为政篇》中的“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书中所涉及的与孝关联的细节,历代皇帝违背太祖宝训重用内监就不消多说了,嘉靖帝执政期间的“大礼议”事件和万历年间权臣张居正丧母后的不合规矩的所谓“夺情”也是围绕“孝”展开,当然,张居正“夺情”事,也可体味阳货篇中宰我与孔子的三年丧之辩。最值得玩味的是明宪宗生母上太后徵号之争,阁臣彭时、李贤顶住压力定下了规矩——皇帝生母原非皇后的不得有太后徵号,如果按嘉靖帝的脑回路,这下宪宗该恼羞成怒了吧,却偏偏没有,反而私下里派人称赞阁臣:“上意固如是,但迫于太后,不敢自主,非二公力争,几误大事。” 宪宗的这一私下动作,折射出母孝与天子之孝的双重考验与平衡,让人不禁想起曹植的七步诗,帝位争夺战最终胜出的曹丕具有高超的平衡术,面对夺帝失败的弟弟和已方群臣的压力,丢给这个以文采博得盛名的弟弟的生死大考,说句白话,简直就是“送球”了,分分钟过考。
这本书里讲了帝权与相权之争,而君臣关系作为政治关系的根本,也是《论语》中阐述的重点。在颜渊篇中,孔子在齐景公向其问政时,给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答案,孔子的这个答案与相传孔子传给曾子的被称为“至德要道”《孝经》中有具体的阐释,其中一一列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各自的孝道。简单说来,就是君有君道,臣有臣道,此根本大法不能轻易违背。书中讲述的皇帝与内阁之间微妙的中旨任命与首辅封驳架构,经历了皇帝中旨任命由初期的几乎不行使到后期的泛滥,是君违君道的最显著反映。关于君臣关系,在季氏篇里,面对季氏将伐颛臾事,孔子对辅佐季氏的弟子冉有、子路发出严厉批评,并作精彩论述,即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上文所说宪宗生母不得有太后徵号事,起因发展及结果,算是对孔子这段话的精准诠释。
最后想说说“子见南子”。为啥想到这篇?当然是三案都与宫闱密切相关,而论语中涉及宫闱政治的莫过于子见南子事。南子是卫灵公之妻,总想让亲子继承灵公的位子,视灵公长子为眼中钉肉中刺,更绞尽脑汁拉拢各方政治势力壮大己方声势。孔子作为灵公的座上客和超级智囊,自然也落入了南子之眼,成为南子意欲拉拢攫取的对象。《史记》中对此事件作了较详细描述,特别点出孔子面对南子使者的态度是“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当然孔子的这一见真的只是“见”而已,既没有暗地里的政治联盟意会,更没有明面上的支持。反观书中三案,处处可见宫闱的影子,内廷与外朝不光暗地里勾结,明面上也多次一起搞事情,“失身”阁臣多矣。
杨早新书
绿茶新书
邱小石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