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 | 什么是打坐和安静(仅供参考)

隐修门既非门派也非组织,它是寓意隐藏形式而又无所不在的大道,其如生命本身一般地自然存在,并能从无限的形式中自由吸取所需的营养。

【题记】

安静,不是混乱的反面。打坐,是完整地坠入真实。”

“完整地面对当下所有的情境,就没有相对的部分从中产生,因而能结束幻想、期待和白日梦……这是宁静的核心!”

作者:彩虹(微信号caihong_zhanshi)

·1·

 什么是打坐和安静 

打坐”,就是相会于此时的真实里。安静也是一样。

两者多少都倾向于“内在的真实”,但并非故意这样区分,就像下雨天自然要撑起雨伞一样,当内在的风云起伏,需要更多地予以关注——我们就把那个时刻称为“打坐”。

“打坐”不是寻求一种静止或停顿,而恰恰是面对混乱的直接行动!是不再逃避、是站住、是转身……是高度专注地与恐惧对视,乃至毫不挣扎地允许自我被淹没!(这时仅剩专注本身)

因此,“打坐”是沉入深渊或跳进火山口;是暴风雨中的飞行;是清醒的手术;是愈合伤口……

传统上这个词有着极大的混淆性,它已经变相地成为真实发生的点缀、无病呻吟和画蛇添足的装饰。

安静就是最剧烈的活动。而这种安静是彻底的——没有混乱以外之物!

两者都是对时间的否定。(彩虹注:指打作和安静)

我们知道许多行为都制造了时间,逃避就是其中之一。逃避,人为地拉开一段距离,却是用空洞和虚假填充……如果说还有什么的话,那就是持续的麻醉和痛苦。

传统因其把“打坐”与“真实生活”用形式隔开,人为制造了时间和幻象,因而是失败的。

真正的“打坐”颠覆这一切!它超乎外在形式——是开启新的生命!

·2·

面对一堵墙与觉察一片天空 

“打坐”意味着专注、面对、全然而无拣择。这是一种如实如是、(置身真实)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的态度。是生命的一体性和完整化行动!

你不能透过强迫自己来这样做,也不能依靠思想、诱导、自我暗示或催眠来使之达成……因为这都是局部和分裂的行为,恰恰是在制造障碍,不可能产生完整和秩序。

传统的“打坐”之所以存在误导,就在于它把形式看得比内涵更重要,人为加强与真实的分离,制造并助长依赖与幻想。

真正的打坐是另外一回事!它代表生命在当下一刻的态度——不追逐也不错过什么;不试图留住或推开;面死亡,超越评判

然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会来到一个地方。某种感觉会持续地横亘在我们的知觉当中,象一堵墙壁,纹丝不动。你能够感受到那隐隐的压力和紧缩感存在着——你有不可放弃的企求、自我辩护、恐惧以及苦痛。它们极大地吞噬着你的能量、热情,令你注意力受限、感觉受困而无法动弹……此即“面对墙壁”的感觉。

有许多时刻,你只想从这里逃离——你可能叹气、自怨自艾甚至深感不幸……然而尽管我们意识到这绝不是轻松愉快的,却并不试图转移或避开——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坐”!

安静,不是混乱的反面。“打坐”,是完整地坠入真实。

面对“内心的墙壁”,需要坚忍、平等、好坏一视同仁的态度,以及超乎二元对立的洞察与智慧。

我们知道三维物理空间的墙壁是一种客观性存在,它允许你把它当成一种独立于你的不变客体,而主动地寻求逾越或突破。但“内心的墙壁”却不然,它既有客观性更有主观性——比如你能够发现:它的情绪集结效果如同漩涡般足以把任何主动的内心反应变成对它自身势力一种加强……

这说明什么?对于内在世界来说,你就是你所觉察之物!当然,这个结论不须以观念的形式来接受——要在真实的经历中洞察。

一颗不再挣扎、游移的心,会使自己如浊水自澄般地清明起来。我们不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就如同看不透浮云的生起与变幻;但天空毕竟是真实存在的——你如果去注视它,或许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与“墙壁”面对的是自我的另一部分。这意味着在当下的生活中你显然存在着封闭、排斥或严重的固执与僵化。你可以通过“打坐与安静”来察觉——“思想和情绪之云”是如何向“内心墙壁”凝结的,从而把注意力从“墙壁”移向“天空”……与此同时,你会发现内心僵持的能量会悄然消释其相应的部分。

这个过程没有一定的完结。因为在真实生活中你每时每刻都在累积状况,不断地累积——就是生命在张力作用下的持续紧缩过程,构成我们循环往复又拂之不去的苦痛。

尽管“打坐”是与“内在真实”的相处之道,但你无法仅凭这种“打坐”去解除自我的全部困境。

假如你是清醒的,就一定明白——“内心墙壁”的解除还取决于你在真实世界和关系中是如何去行动。

·3·

 宁 静 

一个人自自然然地与平常的状态保持连结,意味着既不是麻木的也不是封闭的;他的言行和举止不从教条和成见出发,而是出于对真实的了解与回应,意味着他不是自我中心和机械的……具备了这两点才谈得上宁静。

宁静不是静止和无声——恰恰是无碍的流动与恰当的反响!这也称之为自然和秩序。

人人都有宁静的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在无所期待而又安然自足的当下,都能体会到宁静……只是往往并不持久。许多人也都拥有宁静的品质:政治家、艺人和普通工匠。

但是一般人的宁静往往存在着界限。当事态超出他所设定的界限时,混乱与失衡就会发生,且一发而不可收!这造成文明潜移默化的一个惯例:小心翼翼地保护那份平静,设法让它不毁坏。

其实一旦想要保护,宁静就已经被破坏了。它开始变得虚假和不真实,进而化为礼仪和优雅的一部分,重回机械和紧张中……

我们所说的宁静不是这个!它是如此深入和广大——乃至这种宁静无须被创造或保护,它在生命中自然地存在。大致包含几个要素:

第一、开放性。与整个存在保持连结,而非自我中心的。

第二、流动性。它并非始终处于一种状态,而是可以容纳当下的任何变化;

第三、它是包含混乱的秩序。彻底的混乱就是秩序!这秩序不是从混乱中独立出的另一部分,而正是混乱本身!是对混乱的充分容纳与完全觉醒……

第四、不再追寻。完整地面对当下所有的情境,就没有相对的部分从中产生,因而能结束幻想、期待和白日梦……这是宁静的核心!

或许,我们总是忍不住要问:宁静该如何才能达到?

其实,真正要问的是:我为什么追求宁静?它体验的核心是什么?

宁静永远是生命整体活动的一个自发结果。

因此,我们无须关注宁静而恰要探索混乱——生命中每个时刻的骚动喧嚣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是不变的原则。

彩虹 写于2008年(仅供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