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苏亚忠​:【木匠二爸】(散文)

木 匠 二 爸

文/苏亚忠

二爸是个木匠,是村子里有名的木匠。

二爸的有名含有二个意思:一是木工技艺精湛,活干的好;二是人品好,心不贪。凡是二爸给做过木活的家户,不管贫富,工钱给多给少从不计较。按二爸的话说,就是没赚到钱,赚到人气了,活宽了人。以至于在二爸老年的时候,走到哪里都有熟人,有朋友。都有水喝,有饭吃,都把二爸当亲人对待。当然,这都缘于二爸早年当木匠时,乐善好施,做人做事讲信誉、心不贪,赢得人们尊敬的结果。

二爸的木工手艺是从十几岁开始学的。先是跟着邻村的一个木匠学,跟着干些辅助性的木活,再后来就是自己摸索着学。由于二爸心灵手巧,又爱动脑筋思考,很快就掌握了木工活,也很快就可以单独承揽干木活了。那时,二爸年富力强,正是创家业的时候,虽然苦点累点,但二爸不怕,只要有活干,有钱挣,他就信心十足,干劲十足。

二爸个子不高,身体微胖,圆脸,大眼睛。最明显的特征是高高大大的“酒糟”鼻子,经常泛着红色。走起路不急不躁,每走一步 ,都小心翼翼,生怕摔倒似的。二爸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他有一个特长,就是记忆力好。不管什么样式的木器家具,只要是让他看上一眼,准会照样子做岀来。但是,在二爸几十年的木匠生涯中,最拿手的活,还是做陕北窑洞的花格子门窗和大立柜,还有棺木寿材,做出来既漂亮美观,又结实耐用,深受人们的喜欢。

二爸在我们家族同辈排行老二,又是个木匠,所以,几十年来,虽然有名有姓,但人们不叫他的名字,都叫他“二木匠”。时间久了,“二木匠”的称呼就代替了他的名字。人们只知道村里有个木活手艺不错的“二木匠”,谁也不管“二木匠”具体叫什么名字。反正叫什么不叫什么,与干木活的好坏又没多大关系。村里村外,谁家有木活做了,就说请“二木匠”做个,活干的好,人不错,放心。这样,二爸的木活就越来越多,“二木匠”的名声也就越传越远。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二爸虽然有木匠手艺,但木活不能在白天光明正大的干,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偷偷岀去做。当然,这样也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一旦被发现,是要挨批斗的。

有一次,我家里要做一个大立柜。父亲就把门口的那棵大榆树伐倒,晒干后,请二爸过来做。二爸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过来做活。一进家门后,父亲就把大门一锁,窗户上也堵上厚厚毯子。二爸就在煤油灯下量尺寸,划线线。一会锯木条子,一会刨面板,轻拿慢放,生怕弄出响声,被人发现,向队里告密,惹来麻烦。我和父亲则给二爸打下手,帮着干点辅助性的活,一直干到天快亮的时候,才回去休息一会儿,再按时下田劳动。这个时候,经过一晚上的煤油灯的烟熏缭绕,三个人的鼻孔都已经变成了黑洞。

二爸人勤快,能吃苦,又有手艺。在生产队里,每年都是全勤劳动,再利用时间,偷着干点木活,挣点零花钱,家里生活过的虽不富裕,但也不缺吃缺穿。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二爸和我父亲是堂兄弟,是我的伯父,二妈又和我的母亲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由于和二爸家的特殊亲缘关系,多少年来,我们俩家一直走的很近。二爸二妈也是对我们家帮助最大的人。尤其是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期,那时候,我们家里人多,兄弟姊妹都小,在生产队里,只有父亲和母亲俩个劳动力。父母每年挣的工分总数,不够抵一家八口人分粮食的工分,按实有工分分来的粮食,只够吃几个月,总是坚持不到第二年秋天粮食下来。为了节省粮食吃,每天放学,我们都要提着框子,到处挖能食的野菜,刨能食的草根,拿回家里,让母亲掺和粮食做着吃。即使这样,也有撑不下去揭不开锅的时候。每到这时,母亲就含着眼泪,去跟二爸二妈家借点粮食,度过饥荒。二妈为人心地善良,再加上姐妹情份,总是尽力热心帮助。

记得一年秋天,生产队里分粮食,是按人和按工分分配。由于我家八口人,工分不够,不能分全额的粮食,要分到全额的粮食,短缺工分的部分就得交钱。那个年代,我家里哪有钱交。队里就把给我家分的粮食堆在打谷场上,限期交钱,否则,就不让往回拉粮食。眼看别人家的粮食都拉走了,天已经黑了下来,我家的粮食还堆在那里,一家人急的没办法,直到母亲找二爸二妈借了钱,交给生产队,才把粮食拉了回来。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二爸干木活再也不需要受人管束了,放开手脚的干了几年,也带过几个徒弟。之后,随着二爸年龄的增大,木活干不动了,才放下了他那些心爱的工具,不再岀门揽活干活。再后来,二爸就在城里买了宅基地,盖了房子,和二妈住在了城里,安享晚年生活。

二爸一生为家里为儿女创造了不少财富,而他自己却是一个生活十分节俭的人。从不肯为自己多花一分钱。有时候,宁愿步行几里,也不愿花钱乘坐公交车。吃穿从不讲究,不冷不饿就行。

晚年的二爸,住在城里总也闲不住,隔三岔五的往老家跑。回去看看村子里的山山水水,看看自己的裁的树木和住了半辈子的旧窑洞。和乡里乡亲的打打招呼,聊聊天,似乎只有这样,一颗怀旧的心才会有些许的踏实。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二妈去世后,二爸表面上很是坚强,但内心是孤独寂寞的。经常一声不吭的到处转游,见自己想见的人,说自己想说的话,以缓解失去老伴的内心之苦。有时候,二爸还会从县城南头转到城北的我家里来,叙叙旧,啦啦家常话。二爸80多岁的人了,虽然苍老,脸上写满风霜雨雪,但依然慈祥可爱。眼不花,耳不聋,只是多了些唠叨。每次来了,妻子给二爸做些可口的饭菜吃。饭后,二爸坚持不要人送,自己走着回去。看着老人蹒跚的步履和渐渐远去的背影,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心里涌起一阵阵的酸楚。

庚子年新春,本来按惯例是要给二爸拜年的,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从年三十晚上闭户宅家,未敢岀门,也就没有去看望他老人家,总想着等“疫情”完全过后再说。直到清明前的一个上午,堂弟突然打来电话,说二爸已经走了。震惊之余,我忽然想起,由于疫情,今年没有给二爸拜年,深感内疚和惋惜。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送走二爸,走在返回的山路上,我脚步沉重,思绪万千,二爸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二爸是我最敬重的人,也是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给予过我们无私帮助的亲人恩人,这种恩情是永生难忘的。

文中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介绍:苏亚忠,笔名:三边居士,陕西靖边人,当过教师,当过兵,现为新闻工作者。喜欢看书写作摄影。先后在《解放军报》《甘肃日报》《陕西农村报》《榆林日报》《陕北》《无定河》《洛滨文学》《在场散文》《三秦文学》《中华散文网》《中国诗歌网》《西部散文选刊》等报刊网络发表大量新闻稿件和文学作品。散文《拦羊叔叔》获中华散文邀请赛一等奖,并向海内外推出。《母亲是个饲养员》获榆林市总工会有奖征文一等奖。信天游体诗歌《梦回军营》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榆林市三边摄影家协会理事,榆林市诗词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杨   强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 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王如萍 英子
     观云听涛 王迎旭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吴亚妮 唐桂英 水云天
        王晓丽 米兰花 心 语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秋日私语 冯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高录祥
     长青山人  颜心仪
听泉赏月

本期责任编辑:凤尾竹

超过160万人正在关注

赶快来关注吧,这里有散文、小说、诗歌、诗词、随笔等精选作品,还在等什么?快来关注我们吧。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

疫情期间

注意防护

(0)

相关推荐

  • 【087】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马立国作品

    我的父亲 马立国(安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父亲去往天国已近二十五个年头了,在这近二十五年的日日夜夜里,父亲那勤恳工作.勤俭持家.乐善好施的情景无不时时刻刻萦绕在我的脑际. 父亲是国家粮站的一 ...

  • 散文|挣长期工分的人们

    全文共 2082字         阅读全文需6分钟 几十年前的生产队时,人们挣工分分两种情形,一是出一天工记一天工分,另是一年到头干一样活计,挣长期工分的. 挣长期工分的人分两层,一层在大队,一层在 ...

  • 【西散原创】陈天来作品丨张掖背粮记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上世纪70年代,人民公社化时期,物资匮 ...

  • 陈崇坤:文学伴我前行

    文学伴我前行 安徽怀宁 陈崇坤 有一位名叫老茂的作者,撰文写到: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有选择的模仿,需要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对于写作,他偏爱文学类的一朵奇葩--散文.因为散文涉及面广.不讲 ...

  • 散文《我们的生产》 宁廷常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那是"人民公社"时代,只要超六百人的村就是一个生产大队,下辖若干小生产队. 生产大队,仿佛是一个联邦国 ...

  • 【散文】乐祥涛/大舅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大舅 乐祥涛 在我的亲戚序列里,最特别的,就是我的大舅.严格地说,他不是我的亲人,因为他与我们之间没有血缘上的关系.但是,大舅早已拿我们像自家人 ...

  • 【滋水 · 散文】刘少青:妈,您在天堂还好吗?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11期︱ 审稿|谭长征  编审|马晓毅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 ...

  • 散文||位卑未曾忘贫穷【征文】

    位卑未曾忘贫穷 今年高考,一位河北女生王心仪的一篇<感谢贫穷>成为网络的热议焦点,这是一篇充满奋斗心酸泪水且已结出硕果的美文.文章题旨明确,振聋发聩:"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 ...

  • 【望安山文学】汪国彪||乡村木匠(散文)

    乡村木匠 作者:汪国彪     主编:非   鱼 一个好木匠在村子里是很风光的,也是很实惠的.那时,村子里谁家想盖房子,谁家的孩子要结婚了,都离不了木匠帮忙,有时还要为生产队里做木工活,因村子大了,还 ...

  • 散文 | 郭丽武:风吹麦浪麦飘香

    散文 | 郭丽武:风吹麦浪麦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