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忠:【见证文字前行的力量】(2017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创作大会掠影)
作者简介
李书忠
李书忠:笔名犁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企业家日报》社山东工作站副主任。
见证文字前行的力量
见证文字前行的力量
——2017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创作大会掠影
7月16日,山东济南……
七月流火,彤云密布的天空忽而雷声阵阵、忽而大雨瓢泼、忽而云开日现,流动的白云粗暴地将阳光撕裂成规则不一的碎片,而后任意地抛散在地面上,潮湿的空气不断地膨胀、聚合、肆虐,汗水在脸上、后背上涔涔地流动,气温之高也让人真正领教到了“火炉”济南的“热情”之炙。
“这是我从事编辑以来遇到最让我感动的作者,因为他是一位残疾人,无法正常行走,他就爬到三楼我所在的办公室将作品交给我。通过编辑他的作品,得知他不识字,因为爱好、痴迷文学创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一天只写十个字。就是依靠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诗歌。”济南铁路局工人文化宫内,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著名散文家李木生向主席台下160多名会员侃侃而谈他在报社做编辑时遇到的切身经历,操着浓厚的济宁口音声情并茂地诠释着《写作是我们的权利》,让人们看到了“文字”前行的力量。
精彩的报告引发了潮水般的掌声,济南铁路局工人文化宫内,炙热的气浪一阵盖过一阵……
在他之前,《散文百家》主编贾兴安专门为会员讲解了《关于散文创作的几个问题》。他说,如今的散文创作比较平庸,一是表现在题材上。乡村、城市、历史、文化、战争、亲情、情感、情趣、自然、游记、科技、生活等等、基本上都涉猎到了,进入“类型化”的套子或者模式,散文像是一个做好的组合柜,柜里安装着一个个的小抽屉,我有什么了拉开填进去就可以了,甚至,我需要了,可以把这个小抽屉搬出来,出版一本散文集,这本集子,其实就是一篇散文,其他篇什,是一模一样“套”或者“克隆”出来的,散文跟工业产品放到“流水线”上差不多了。二是表现在语言上。在小说、诗歌、散文这三大文学样式中,自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自九十年代以来,艺术思绪的多元化,也就是文学的先锋性和当代意识,给小说和诗歌在思想观念和写作方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试验文本屡见不鲜,为中国的传统文学注入了鲜活的艺术生机,但唯独没有为散文创作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其最鲜明的标志,就是散文语言和叙述方式没有明显的改观,依然是传统的语言格式,缺乏语言个性,无论是叙述方式,切入视角还是词句的排列组合,几乎都是墨守成规的白话文,有点像公文或者文件甚至与通讯、特写,学生们的论文、记叙文差不多了。先不说写的是什么,仅凭从语言的句式上看,就让人没有阅读下去的兴趣。因此,换句大白话说,你写的内容没新意,再加上语言很“老套”,还能算是散文吗?也许,这就是制约散文创作向纵深发展和进步的原因之一,也是散文“虚假繁荣”的病因之一。
散文是应该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有情绪,有节奏,有细节,有空间,有张力,应该是细腻的,生动的,形象的。通常说,我们说谁写的东西有味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无论是抒情还是叙事,即便是“随笔式”或者是“论文式”的散文或什么历史文化散文,依然需要有味儿,而这个味儿,就是从日常生活语言,从大众化庸俗的书面语言中嬗变为文学创作语言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贾主编在报告中说到:曾经有一位作者,写了一篇《大雾》的散文,非要传真到编辑部指名叫我看,此稿不到一千字,说在山中遇到大雾,想到了人生的迷茫。我看后对他说,你不要说你想到了什么,你就写写你所看到的大雾吧,三千字左右,写好再传来。过了几天,他打来了电话,懊丧地说写不出那么的字,我说那你读书吧,再仔细观察几次雾,把所有你能掌握到的形容雾的词汇都用上,结果他最终也没能写出来。这就是文学语言的基本功,很多的写手写了很多年很多文章,但最起码的文学功力都没有,没有观察事物和体验、感悟生活的能力,掌握的词汇又很少,写到山时就知道巍峨,写到河时就知道清澈,还有别的吗?一篇三千字的文章,同义词要重复五六次,先不说你写的什么,文字语言都不过关,还能写出什么好作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提高散文的语言能力或者有所创新呢?其实,这是个思绪方式和审美视角的问题,并非只靠文字功底厚实,写作训练有素来“炫技”搞“文字游戏”。比如,我让那位《大雾》的作者写三千字,这个要求对专业作家也是个难事,但却可以变换一下思维方式和切入角度,不妨从雾是怎么形成的开始,远看怎样,近看如何,置身其中是什么情境,快散去时又是怎样的,味道是什么,感觉是什么,不能只是就雾而写雾,要延伸,要扩展,要有想像力和描写能力。
贾主编还特别提到:有一篇散文《母亲的脚》是湖南常德山区一位青年作者写的,通篇没写母亲的伟大和勤劳,只说他母亲的脚大,被人笑话,常年奔波山间,脚极度变形了,后来作者执意带年迈的母亲去城里足疗馆洗脚,才第一次看见母亲的脚是什么样子并进行了详细描写和刻画。该散文在《散文百家》发表后,被很多报刊转载。这就是一篇传统题材的散文在语言有可能实现创新或者“革命”的例证。只可惜的是,这位作者是个初写者,据说这篇还是散文初女作,她没有大作家茨威格那样的文学功力,如果有,她能紧紧围绕着母亲的脚细致如微地详尽描写,甚至借鉴一些西方现代文学流派的描写手法,肯定会是一篇很有意义的大散文。深感我们的散文“老套”,并不是单纯在题材上的,而是“老”在语言上,感觉上,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老瓶装新酒”,就是形式和语言的固步自封,而形式、结构、视角上的变化,又为语言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因此,我们强调“有天分的写作”。
百花文艺出版社《散文●海外版》执行主编王燕做了《散文的魅力》的学术讲座。山东省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李登建做了题为《散文的厚度与难度》,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李木生做了题为《写作是我们的权利》。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年选主编石耿立做了题为《寻找散文写作的另一种模式》的学术讲座。
每一次精彩学术报告之后,与会的铁杆女粉丝们抢先上台,将报告人、作家包围起来,要么签名、要么合影,热情之高涨让人们看到了山东散文创作的希望与未来,领略、见证了文字前行的力量……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首届三秦文学“七夕·爱”原创文学大赛征文启事
一、征稿要求:
1、参赛作品体裁限制为散文、小说(含微型小说、小小说)、诗歌。参赛作品字数3000字内,其诗歌、诗词:100行以内、100字以上。
2、参赛作品自投稿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未被采用请另投他处。拒绝抄袭,文责自负,所投作品若出现版权纠纷,作者将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3、投稿必须先关注《三秦文学》微信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加微信时请注明:个人微信十姓名十作品题目。参赛稿件应在邮件主题上注明:征文字样+原创首发+作品名+作者,稿件以电子文档(即以Word文本格式),与作者简介(200字以内)、照片(像素720×400以内)一起以附件形式发至指定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欢迎自备插图(以附件形式与稿件一起发到指定邮箱)。
二、收稿及评奖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8月28日(农历七月初七)截止,2017年9月15日(农历七月十五)前评出奖项并颁奖,获奖名单将在“三秦文学”公众平台公布。
三、奖项设定及发放:此次征文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和优秀奖十名,获奖作者均获得获奖证书一份。一等奖奖金300元、二等奖奖金200元,三等奖奖金100元、优秀奖奖金60元。未得奖稿件若有稿费按公众号稿费发放原则发放稿费。
四、大赛规则及评委:
1、大赛规则:阅读量加打赏笔数加评委打分,高者胜出,阅读量占70%,评委打分占30%,一个阅读量一分,一笔打赏计10分。阅读量不满200的参赛作品不参与评奖。所有参赛作品,经评委筛选后按投稿时间择优刊发。
2、评委人员:白忠德、罗旭初、孙德科、朿宝荣、鱼儿姐姐、守望、郑海鹏、马兰兰。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1、投稿必须原创且首发,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
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顾问:边士刚
顾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策划:李书忠
主编:鱼儿姐姐 副主编:杨洪民 守望
编委:马兰兰 康开瑜 慕樱
郑海鹏 吴亚妮 刘庆勇
王 慧 杨春玲 李华磊
任武德 王发茂
编审:王发茂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