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泉 薛玉芬:【滩港:一个令人终生难忘的地方】
文/刘茂泉 薛玉芬 图/来自于网络
滩港:一个令人终生难忘的地方
◎刘茂泉 薛玉芬
【作者简介】:刘茂泉,笔名:文泉,山东人士,退休在家,文字娱乐,自诩老顽童,不走寻常路。
请欣赏正文
1967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已进入第二个年头,我从青岛市第三十八中学初中毕业啦。在家里待业近两年后,响应国家的号召,我选择了上山下乡,当农民。1969年1月16日我在参加了市里举行隆重而热烈的欢送大会以后,胸前佩带着大红花随着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队伍乘坐解放牌大卡车来到了莱阳县羊郡人民公社滩港大队,开始了我的知青生活,从一名城市的初中毕业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民。
我们都是青岛市第三十八中学的同级不同班的初中毕业生,现在下乡了,要在一起劳动、生活了。当时谁也没想到什么时候可以再就业或有机会返城。因此,尽管从城市到农村换了一个生活环境,大家都不能完全适应,但我们还是想办法尽快安下心来、扎下根。心里想的是:不管怎样,我可能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
时光荏苒,转眼三十七年过去了,现在我们都到了退休年龄,过上了幸福的老年生活。但是那段难忘的知青生活经历却深深地铭刻在每个知青人的心中。每年的一月十六日,我们这些当年的大男大女聚在一起的时候,都要回忆那段难以忘怀的经历。
在2002年有一次去羊郡镇的机会,顺道进村看望一下老乡亲们,怕给老乡添麻烦,来去匆匆,长话短说,我答应他们我还会来看你们的。2014年春,我们夫妻二人专程去羊郡镇滩港村,一进村就有老乡认出我们,说“你是薛玉芬”。多么淳朴简洁的语言,短短的五个字,拉近了时空的距离,把我们又拉在了一起。
那时我到滩港大队不久村领导就安排我到大队卫生室学、做“赤脚医生”工作,每天除坚持下地劳动外,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医学知识,走家串户为贫下中农送医送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尽管很累,但活的很充实,逐步锻炼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赤脚医生”。我的带教老师叫王新书,是一名在部队退伍的老兵、卫生员。是他教导我、带领我走上了医疗卫生工作这条路。
我想念滩港村的乡亲们,更想念我的老师王新书和他的家人。在老师家叙不完的家常话、说不完的师生情。他带着我们围着村子转了一圈,到处都能见到熟悉的面孔,到处都会遇到热情的接待。这时候感觉就是:四十七年过去了,人走了但我们的心还在这个村里呢﹗我可以这样自豪地说:我曾经是滩港村的村民,我也永远是滩港村的村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滩港村带来了新变化,硬化的水泥道路,整齐的规划。村民们住上了高大宽敞的新房子,用上了各种家用电器,买上了汽车、拖拉机等各种交通工具、农业生产设备。村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转着转着又来到了原来村领导为知青盖的集体宿舍前,让我把时间空间、定格在那个年代,久久不愿离去,想到了很多很多……。在村委会的大院里,大家都在忙着村民的房产、土地确权认证工作。看到我们去了,大家都把手头的工作放下,问长问短、问寒问暖。老乡们热情的接待、淳朴的感情,海莱交界的乡音。使我们一时说不清哪个地方是我们的家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种感觉只有到了自己的家才有。
知青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迈出的第一步,是老乡们教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做事;是老乡们教我们劳动、生活的技能;是老乡们教我们感恩社会、服务人生。
每当我们这些老知青聚会的时候,我好像最有发言权了,因为我曾经在滩港这个地方生活过,我有机会重新去过那个地方,我对那里有着深厚的感情。那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人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心中。用心去感恩、用心去回报就可以了,因为老乡们从来就没去想过那些知青们会如何去做、做什么,只要记得这里还有很多很多一直在惦念着他们的父老乡亲就很知足了。因为滩港村曾经是他们的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常回家看看。
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日整理
本文配图来自于网络
宗 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三秦团队:顾 问:白忠德 罗旭初
主 编:鱼儿姐姐 编辑:守望
投稿须知:
1、原创且首发,题材不限,健康向上。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 主编邮箱:406073222@qq.com
3、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以便稿酬发放。稿件刊发后及时分享到朋友圈,提高文章阅读量。
4、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每周五发放。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若有其他问题,请与主编联系,微信号:xiaoxiaoyu20040423。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