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新高考:微课程教学法的应有之义——话说邱晓华《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微项目学习探析》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生物教师邱晓华《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微项目学习探析》一文,认真分析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与微课程教学法及其微项目学习之间的关系,详述付诸教学实践之体验,发现微课程教学法倡导的微项目学习不仅能让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而且能让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核心素养比翼齐飞。
如果说,微项目学习让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实实在在“落地”是邱老师从事微课程教学法实验产生的客观现象,那么,微项目学习能让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核心素养比翼齐飞则是她分析近几年来高考试题抓住的新动向。
从2016至2019年间,江苏生物高考卷分别有牛仔裤用酶洗呈现“穿旧”效果、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根据生态系统原理治理水质恶化、通过尿检血检判断是否患糖尿病、与免疫系统分子刹车有关的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等试题;2020年和2021年则聚焦新冠病毒免疫。
邱晓华分析,这些高考题都是一个个“微项目”,所以,经过微课程教学法培养出来的孩子由于一直在经历这方面的训练,培养了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很好的核心素养,在高考中应该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一想法,与该校地理教师马莉莉一致。马老师也发现了地理高考趋向解决真实问题的“微项目”,认为复习照样可以采用微课程教学法,尤其是以微项目学习发展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辅以“思维导图”梳理,让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收获颇丰。今年高考,地理一炮打响。我曾经在“微课程教学法全国三群”中看到马老师近期搜集这些毕业生的反馈中,有一位总分604分的学生,地理成绩达到了91分。
邱晓华的想法,也与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生物教师周苑不谋而合。周苑2015年接触微课程教学法,深得其中奥妙,从此陷入其中一发不可自拔。她潜心研究微项目学习,认为能发展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核心素养,一定对考试有益。多年的实验表明,事实上,学生的考试成绩也确实与能力发展“比翼齐飞”。
马莉莉老师曾经感慨:微课程教学法总是超前。学科核心素养刚提出,我们发现,微课程教学法已将核心素养发展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新高考趋向解决真实问题,正好撞上微课程教学法的强项——微项目学习,因此,考生能够在考试中从容不迫,成绩出众。
要问微课程教学法为什么总是“超前”?原因在于:微课程教学法站在课程的高度审视微观教学,根据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发展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坚持系统最优化组合教学要素,勇于创新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勇于化解实践难题,从而能够在教学风向的转换中从容不迫,借势发展。因此,助力新高考,是微课程教学法应有之义。
未来,微课程教学法的原理与方法,将使更多教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