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为文章取名
本文导读:
一篇好文章,必定拥有一个好题目。
一篇好文章,必定拥有一个好题目。因为作者在精心构思完成整篇文章后,总少不得要为取个好名字花费一番心思,期盼能先声夺人吸引眼球。有了不错的名字,好文章就有了不错的招牌名片。而不合适的名字,则无异于告诉别人,作者是在挂羊头卖狗肉,起码缺了真诚。
因此,为文章取名很重要,甚至算是表情达意的大事。如果辛辛苦苦写了一篇文章,却不知道该怎么取名,或者取的名字跑偏露怯驴唇不对马嘴,那就很有必要重视起来,讲究讲究。
在我看来,不善为文章取名的作者,通常会犯三类错误。一是题目过长,二是题目过短,三就是题目跑偏文不对题。这三种错误虽然“临床症候”不太一致,其实“内在病理”却是大同小异,多半就是写作过程中犯了糊涂主旨不清所至。所以,只要纠正写作态度,明确了写作思路,这三种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先说题目过长。
在聊这个症候之前,我倒是先想起小说《围城》中的一个人物。此君叫李梅亭,与主人公方鸿渐同到三闾大学任教。他与大家初次见面时,就忙不迭亮出一张烫金名片,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中英文的头衔、学历和职务,让方鸿渐、赵心楣等人看了哑然失笑。为什么?拿出这种名片唬人的角色,明显是心里没底,怕人家瞧不起嘛!于是,一个狐假虎威欺世盗名的伪君子形象就被跃然纸上了。
如果文章题目过长,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李梅亭式的虚张声势。甚至于我见到比较奇葩的题目,不仅文字多,还大费周章用上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不把名字抻成两行三行誓不罢休!这不也说明作者心里没底吗?
题目太长原因有二。一是这篇文章并非自己肺腑之言,而是拼凑而成。如此一来,作者对主题并不完全把握,又没有花足够的心思时间去剖析内容。为了不露马脚,所幸在题目上也拼凑一下,左右逢源遮盖一番;二是文章确为自己所写,却因为准备不足越写越失控,慢慢偏离了原先拟定的主题。改起来太费功夫,不改则前后矛盾,索性加工拓展一下题目,为文章扣一顶更大的帽子。
所以,想克服这个错误,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事先列提纲!提纲,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你要写什么,要如何起笔何时收笔,分几部分写,哪一部分详说哪一部分略说,统统能做到心中有数。如此文章绝不会离题千里,题目也更能契合本意。
再说题目过短。
我还是想先聊一个小故事。据说有三位赶考的举子找算命先生给算算赶考的前程。结果算命先生伸出一个手指,故作神秘地说已经算出来了,这个“一”就是结果。后来有人憋不住好奇,问算命先生到底何意。原来,这就是算命先生的诡计。
如果三人都考中,那这个“一”就是一齐考中;如果两人考中一人没中,那就是有一人没中;如果一人考中两人落第,那就是只有一人考中;如果三人都失败了,那意思也对,就是一个也考不中!总之,这根手指就和题目过短的性质雷同,意在敷衍蒙混。
我们写文章是要说明一件事或者表达一种情绪的,那就一定要在题目上开宗明义说清楚,不能抱有似是而非横竖都行的态度。
比如你要介绍“四羊方尊”这个文物,你是想写文物的工艺特点还是流传历史,是想强调文化渊源还是提倡保护文物,一定要说清楚,不能就把那四个字放上去;再比如介绍戏曲流派,你是想重点描述流派创始人的艺术成就,还是想说流派后继有人,是分析艺术特点还是说流派对于当今社会的贡献,也要说清楚。题目太短,不仅容易削弱文章的内在价值,更衬托出作者的思路模糊。
解决之道也不难。写好文章后反复多读几遍,先弄清楚文章重点在哪里,然后依据重点对症下药,自然药到病除。
最后说题目跑偏。
什么算取名字跑偏?再举个例子,你写一个外形很搞笑的文物,文章里都是文物特点历史渊源流传历史乃至国家索回国宝的艰辛历程。但仅仅因为“搞笑”,就将之命名为萌宝之类,这就是典型的跑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犯了以偏概全盲人摸象的错误。
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误,原因同样有二。一是主观情绪作祟。在为文章取名时只看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面,而忽视了文章内容中的其他方面;二是写作规划不周。本来是照着自己的心意却写的,却没提防实际写作时素材不足,只好再拼凑其他内容填充进去,结果倒是冲击了已有主题,使得题目无法再统领内容。
其实这种问题纠正起来也不难,结合那两个原因进行整改即可。一是足够客观。完成一篇文章之后一定再修改一遍,认清文章的真正立意。哪怕名字取得平淡,也不能跑偏;二是做到心里有数,写文章之前就要盘算,自己积累的文字素材能否支撑起一篇文章,如果不够怎么办。如果是一篇文章多个内容平行,则打算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有了这个提前量,跑偏就没那么容易了。
分析完三种为文章取名的通常错误,我们会发现,无论哪一种错误,无论哪一种解决之道,其实都离不开后面这句话。写作之前理明确意图列好提纲,写作之中按图索骥保持清醒,写作之后反复修改把控全局。有了这三个健全的步骤做保证,为文章取个恰当的名字,就是一件轻松的事了。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