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考作文是“成长”。。。

 一、成长的代价

材料:

一只小螃蟹,他想长大,但长大就必须到岸上去换壳,换壳就会把自己毫无保留的暴露在天敌——海鸥的面前。如果换壳成功,回到海里,暂时也要以新换的柔弱的软壳面对同伴那坚硬不屈的钳子。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木客瞎说:

成长中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甚至有“生死存亡”的大风险。

不肯付出成长代价的人,只会困死在自己的“老壳”里。我们有多少人在“老壳”里苟且。

成长中的每一次升级换代,都是对原有“保障机制”的大胆舍弃。为了“更保险”,我们有时候需要先“冒风险”。

对于个体来说,我们需要考虑的当然是如何“安全成长”,如何“稳妥升级”;但对于群体来说这里面有一个概率问题,就是说,换壳的小螃蟹里肯定有被海鸥吃掉的,也肯定有被同伴的坚硬钳子欺负的;同时也肯定有因为换壳而活下来,并活得更好的。对于个体可能是“没顶之灾”,对于群体,是种族延续中的必然代价。

成长,必然付出代价。甘当分母,也是一种伟大。

二、 成长要远离阴影

材料:

法国诗人散文家让·热内,生于1910年,襁褓中被父母抛弃。15岁时,他因偷了一件小东西而被作为盗窃犯送进儿童教养院,从此发誓要终生行窃,向社会报复。二次世界大战前,他蹲遍欧洲的少儿教养院和拘留所。之后,他被带进上流社会。在一个名叫奥里沃尔的社会组织负责人鼓励和帮助下,1945年,35岁的让·热内开始发表小说和剧本。他曾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讲:他勤奋写作,是为着“永远走出监狱”。这个曾是窃儿的监狱常客,获得了1983年度法国文学大奖。

木客瞎说:

谁的成长没有阴影?有些阴影是外界强加的,有些阴影是“自造”的,也有两者互相结合而产生的。阴影因为阴影而强大,阴影因为阳光而遁形。成长需要阳光,走不出阴影,成长就容易畸形。

如何走出阴影?给在阴影中的人一个机遇,给他一片阳光吧。

当然,更重要的是,自己心里应该有阳光,至少应该有一个可以容纳阳光的地方。自造的阴影比他人强加的阴影更强大,一个人是很难走出自造的“监狱”的。

有着“永远走出监狱”的信念,你的心里就会充满阳光。

成长要远离阴影,让阳光照彻身体与灵魂。

三、成长中的机遇与自新

材料:

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颍,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

木客瞎说:

中考当然不会拿个文言故事做材料。不过,其实都一样,你也应该读得懂这样的文言小故事的。

这则材料和上一则一样,也是一个“自新”故事,与那大名鼎鼎的“周处杀虎斩蛟”一样都是可以入《世说新语》【自新】篇的。

一个人的成长、成名、成功,小时候尽量不走弯路固然很重要;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那么幸运、那么顺遂。万一走上了弯路,怎么办?自新呗!

说说容易实现难。戴渊最后的成功是有很多“偶然因素”的。

1、戴渊自身的先天素质就不一般: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颍,虽处鄙事,神气犹异。还有“辞厉非常”。

2、戴渊遇上了人生中的贵人——陆机。自己的船被劫掠,不慌不愤者能有几人?还能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者能有几人?还能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者能有几人?陆机的雅量与眼力,是戴渊“自新成长”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陆机识渊于劫掠之中,又与渊定交,又作书荐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3、当然,戴渊的自悔自新也是关键:陆机一句“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机。有多少迷途少年,也曾有过这样的机遇,也曾遇过这样的“贵人”;但他们何曾自悔,何曾迅速“泣涕,投剑归”之,他们一意孤行地在自弃自毁的道路上一骑绝尘而去了。

成长中犯错并不可怕,成长中暂时不遇贵人,永远难遇贵人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自新”之心。这才是真正的内因。

四、成长与冒险

材料:

在没有成人监督的情况下,孩子被允许自由活动的地理空间大幅缩小。在英国(覆盖城市、郊区和农村社区)进行的一项非常透彻的关于“孩子独立性演变”的研究显示,在1971年,80%的三年级学生独自步行上学。到1990年,这一比率已下降到9%,而现在它无疑变得更低。

来自英国的另一份针对四代人的研究发现,同样是8岁的孩子,在1926年被允许独自步行6英里,而在2007年只准步行大约300码。

追其原因不难理解,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绑架拐卖儿童犯罪、儿童性侵事件等负面信息持续在媒体上冲击着家长的视线,令家长们担忧不已,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现在的父母倾向于每时每刻都有大人看护,并让孩子远离一切危险的事物。那么这些没有经历过冒险的孩子,失去的到底是什么呢?

失去了独立探索的自豪感和独立精神,失去了克服“恐惧”和管理风险的成长机会。

木客瞎说:

这一则和第一则差不多,但不完全一样。

这样的敏感话题,中考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因为涉及“安全”。

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家长与学校会创造一切条件让孩子远离危险。

但没有经历过“冒险”的孩子,成长是有缺陷的。人不冒险枉少年。

我们总是把孩子尽量关在“玻璃温室”里,然后有一天他们长大了,实在没有办法再关下去了,就只能让他们突然置身于“野蛮丛林”。然后,他们在“野蛮丛林”中迅速受伤了,甚至。。。了。这时候,我们又无一例外地一边指责他们的“脆弱”,一边真诚深刻地反思自己的“培养理念与方式”,一边继续把以后的孩子关在“温室”里。如此循环往复。

家长的不放心是由原因的。在今天这样的情况下,谁敢冒这个险?

为了孩子的安全成长,政府和社会应该做些什么?现在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与社会为什么做得还很不够,是技术问题?是人力问题?是经费问题?我看这些都不是根本问题。

学校呢?除了教课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

家长呢?

孩子自己呢?

远离一切危险,并不是最“安全”的成长方式。

五、成长中的早恋与互勉

材料:

“因为你,我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想成为你的包袱,因此发奋努力,只是为了想要证明我足以与你相配。”

这是宫崎骏的电影《侧耳倾听》,这部影片中14岁的月岛雯正在读初三,喜欢看书和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她每次都能在借书卡上看到一个叫天泽圣司名字,因此对这个人充满了好奇。整部片叙述男女主角清纯真挚的恋爱故事,无处不在揭示对生活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他们互相勉励互相学习,为各自的理想而奋斗。面临毕业抉择的十字路口,却坚定的选择了自己所向往的道路,月岛雯终于完成了小说,圣司去了意大利学小提琴。

“将来,我如果去了意大利,会不停地唱着你那首歌来努力的。”

木客瞎说:

这个就更是敏感话题了,中考中绝对不会出现的。但生活中会出现的,考试不是一切。

许多父母和老师都担心孩子早恋,防不胜防。其实不必,你也防不住。

关键是要引导孩子如何看待恋爱。

如果孩子们都能明白恋爱不是沉迷于虚幻的思想、糜艳的情感、肤浅的物质和纸醉金迷的生活,而是双方互相扶持共同完成自己的目标,那么恋爱也可以成为他们彼此前进的动力。

少年的恋情可能稍纵即逝,也可能漫长期待,在大人眼中他们做着那些愚蠢而没有结果的努力,他们的感情单纯真挚,可以为了对方一句话而心灰意冷,也可以为了对方不经意的一句话而改变自己的整个人生,心里塞满了希望,觉得未来无限宽广。

早恋不是坏事,引导得好,早恋是早慧啊。

如何对待早恋,是大人和孩子一个共同的问题。

再次强调:此题不会出现在中考中,但会出现在生活里。

这不是猜题,也不是因为要考才做这样的努力。深入思考,更全面的思考,本身就会有益。扫清障碍,目标也会更加明确。

用心、用意、用好料;有胆、有趣、有情怀

江南学堂
浙江武义武阳东路308号  15857995255
微信号:Jiangnan-xuetan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