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痛风性关节炎越来越多“偷袭”年轻人?

▼本文作者▼

现在,许多人发现:身边因发生各类关节疼痛而就医的人不少,而这其中,被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的人在日渐增加。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症状,该怎么中医预防及养护等等问题,下面就和大家谈一谈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知识:

认识痛风性关节炎

目前我国痛风性关节炎患病率约为 1%~3%,呈逐年上升趋势,多发于 40~60 岁男性,但有向年青化发展趋势。

01

痛风性关节炎的成因:

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排泄减少,使体内处于高血尿酸状态。在一定的诱因的激发下,比如一些感染或者大量的高嘌呤饮食的摄入,剧烈运动后以及药物的一些影响,导致尿酸盐结晶容易析出,沉积在局部组织,出现急性关节炎的表现。

02

临床表现:

高血尿酸状态可以是无症状的,但可在一次饱餐饮酒、过度疲劳、紧张、关节局部损伤、手术、受冷受潮等情况下,凌晨某个关节突发疼痛而惊醒,剧痛如刀割样或咬噬样,局部发热、红肿。

60%~70%首发于足部第一跖趾关节,足弓、踝、膝关节、腕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缓解后,不定期反复发作。

慢慢地,在耳廓、足趾、手指、腕、踝、肘等关节周围,形成隆起于皮下,外观为芝麻大到鸡蛋大的黄白色赘生物,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末状或糊状物,这就是痛风石。

当痛风石发生于关节内,可造成关节软骨及骨质侵蚀破坏、增生、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出现持续关节肿痛、强直、畸形,甚至骨折,称为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

03

痛风的并发症:

① 造成痛风性肾病,或引起肾机能障碍。
② 极易引发动脉硬化和缺血性心脏病。
③ 痛风病人出现肾结石的机率为正常人的1000倍左右。
④ 有30-40%痛风病患合并糖尿病。
⑤ 痛风病人大约一半合并高血压。
⑥ 肥胖。

04

高危人群:

有痛风家史的人,长期无规律生活方式的人,长期进食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黄豆、香菇、海鱼、贝类等,饮用含有酒精类的饮料或者碳酸饮料的人,是痛风的高危人群。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预防及养护

中医称痛风性关节炎为“痹证、痛风、历节”,是一类主要因过度满足口欲而惹来的病祸。这类人多因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使身体形成了湿重体质。

无症状时,是寒湿淤滞。急性疼痛发作时,是风湿热毒、阻滞经络。

因此,要从养成良好习惯及改变湿重体质方面入手,就能让未病的人预防此病的发生,让已病的人减少发作。

0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① 合理饮食,拒绝啤酒、沙丁鱼、凤尾鱼、虾、蟹等海鲜、浓肉汤、鱼汤、菌藻类、扁豆、黄豆、各种豆制品、动物内脏、牛肉、西红柿、土豆、茄子、辣椒及烟草等,多食用蛋类、牛奶、胡萝卜、油菜、白菜、芦笋、大蒜、洋葱、新鲜的菠萝、稻米、小麦和黑麦等等,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大于2000毫升。切忌暴饮暴食,避免营养过剩及肥胖,维持正常体重。
② 劳逸结合,尤其是在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后,应参加一定的体力活动使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交替进行并持之以恒。保证睡眠,适当运动,如散步、八段锦、太极拳剑扇、五禽戏等,但是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反而可诱使痛风发作。
③ 远离吸烟、酗酒,避免过度疲劳、受潮、受冷及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
④ 注意保护足部,减轻下肢关节尤其趾的承受压力,穿大小合适感觉舒适的鞋子,注意足部保温,每日可用温水清洗足部,洗脚后保持皮肤干燥。

02

改变湿重体质:

(1)认识湿重体质:体内湿气重有哪些症状呢?
① 清晨刚起床时舌苔厚腻,常在机体还没有病状时就有所表现。
② 早起时精神疲乏、头晕脑胀,平时无精打采、经常是犯困,小腿发酸、发沉。
③ 刷牙时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④ 大便不成形,粘马桶难冲下。
⑤ 睡觉时流口水。
⑥ 头面油腻、头发黏腻不爽。
⑦ 平时食欲不好,稍一进食容易出现腹胀或腹泻等症状。
(2)改变湿重体质:
① 汗法:运动可促进出汗,增强脏腑的新陈代谢,是祛湿的有效方法,平时常服姜糖茶(生姜5-9克,加少量的红糖煎汤,每天1-2次)也有助排汗祛湿。
② 利尿法:薏米茯苓粳米粥(薏米茯苓粳米各30克,用豆浆机打成熟浆后每日分两三次温服)有利湿气从尿排出。
③ 用艾灸棒熨灸皮肤、背部及各大关节拔火罐等理疗方法也很适合家庭个人进行祛湿的调理。
(3)痛风急性期,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者,可予沐浴方(桑枝500g,络石藤200g,忍冬藤60g,海桐皮60g,豨莶草100g,海风藤100g)煎水沐浴或浸泡病痛关节,可帮助清热祛湿,通络止痛。

以上简单介绍,希望能给朋友们提供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及养护上的指导帮助,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是很有好处的。

作者介绍

郭建辉 副主任中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医科 

简介: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扎实,全面掌握中医内科学各种疾病的诊疗规范,各项临床技术操作,临床诊疗工作经验丰富,擅长运用整体观、天人合一、辨证、平衡和谐等中医理论诊治心肺脾胃肝肾、肢体经络、气血津液等系统的中医内科疾病,能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复杂疑难病、抢救等诊治工作。尤其对于糖尿病中医药防治的研究以及骨关节病等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及疗效。主持了省市级各一项、参与省级一项关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科研课题,发表十多篇论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