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
激励对商业运作至关重要。人是在激励下行动的。顾客受交易盈余激励而采购,员工受物质、精神激励而工作。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就没有行动。
每个人价值偏好不同,对不同激励的反馈也不一样。
给狗一条鱼,或给猫一根骨头,就是无效激励。鱼不是狗的偏好,对狗的效用为零;骨头不是猫的偏好,对猫的效用为零。
你的好兄弟过来帮你搬家,忙碌一天后,你给他二百块钱,他生气,觉得你没把他当兄弟。他来帮你谋求的是社交激励——你的肯定、赞扬、感恩——你欠他一个人情,而不是二百块钱。
激励不对,往往适得其反。
人的偏好千奇百怪,不一而足,总结下来,无非三种:生存,名誉,信仰。
要么为了生活得更好,要么为了显摆自己,要么就是为了精神追求。
这对应的是亚里士多德所讲的三种生活:享受的生活,政治的生活,哲思的生活。
从根本上讲,政治的生活(或说社会生活、社交生活)是享受生活(物质生活)的衍生,一方面,政治生活是为了物质生活,另一方面政治生活只是物质生活的惯性,是一种基于安全考虑的过度补偿。
人的基本生活有赖于社会生活,人是社会动物,要与他人协作、在社群保护中才能更好生存,基于此,一个人谋求更好的社会地位,只是为了强化和巩固自己的生存权。
又因为人长期处于贫瘠、稀缺、危机状态,所以人对财富、名誉、权力的追求,不会适可而止,而是多多益善。贪婪的本质,是对贫瘠的过度补偿,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所以,在我看来,政治生活是为了物质生活。而在当今世界,政治生活比物质生活重要,主要矛盾从物质生活需要转移成了政治生活需要。就是说,人渴望活得更体面、优越、荣耀。
在这种情况下,金钱不仅是一种交易货币,更是一种社交货币。金钱的购买力转化成了一个人权力、社会地位、身份标签。人因为有钱而更受尊重。金钱对人政治生活有巨大效用。与此同时,房子,车子,奢侈品等,也都具有社交货币的作用,能帮助一个人在社会中构建自己的理想人设。
在农村,很多人买一辆车,不是因为自己真的特别需要一辆车,而是因为村里其他人家都有辆车。农村是一个更稳定的社会结构,人与人之间的攀比更严重。因为人不会和万里之外某个素不相识的人比,但会和身边熟识的人比。有人说,一个男人的幸福程度,与他老婆姐妹的老公的财富负相关,你小姨子的老公比你强,你会痛苦,比你弱,你就幸福。这虽是个玩笑,但体现出人攀比的一些特征——人会和同学、同乡、同事、亲戚等亲近的人比。
金钱应该统一到社交货币里去,而不是对立于社交货币。社交激励应成为主要的激励,物质激励只是社交激励的一个部分。一个人当然是为了赚钱来工作的,但同时也为工作带来的荣誉、社会地位的提升、他人印象的改善而工作的。
从幸福效用看,今天挣到五百块钱能让你幸福,周围的人都夸你能干也能让你幸福。
商品要考虑顾客的社交性需求——这个产品能否让用户更有面子,员工激励要考虑社交激励——这份工作能不能让他更有成就感。反之,如果商品激励仅仅是功能性的,员工激励仅仅是物质性的,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落后。
| 李悦源
| 20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