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教我如何表达
题记:2018年10月18日下班后,和老王相约去虹口龙之梦吃饭,来到了B2只见一家“潮州炒饭”,一看价目表,干炒牛河35,遂舍之,暗语“贵之,弃之”。未几,偶得一酸辣粉,其食汉堡王,妙哉!
一起做饭的日子说也幸福,却也费事。我总结出,一个礼拜3次下厨房已经是很好的频率了。回到家后,王老师依旧打开论文,生涩的论文一遍遍求解模型,而我开始了新事业。
这却是我们关系的转折点,因为我看到了老王肚子里的墨水。每当我们做乘法的时候,总是我算得最快,老王笑而不语,我说“你看我多聪明”,他笑而不语,我越发得意。(其实只是我对数字敏感)
至于语言表达能力,我想到,绝大多数好友都是力挺我!其实,并不是。
从严格的语言专家角度来说,语言是门工具,最重要的当然是语言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其次就是可在保证前两点实现的基础上追求“简洁”以及“艺术性”。这么多年,本以为自己语文很好的我,却摔了大跟头,真正上场的时候发现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而老王坐在那里,不嫌弃也不得意,一遍遍帮我改着语句。
他没有批评指责的话,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师。
看似语言能力“高”的我,其实正在经历语言泡沫,尤其在当下,当所有的人“唯快不破”,当新闻在追求标题显著性、语言特殊性的时候,其实离语言的完整性越来越远。当时我们还沉浸于此,追求“简单”和“随机重组”。比如,就这样变成“酱”;比如,我闻到了你的感动,灰蒙蒙的花香···
语言的发展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但是语言作为表达工具需要它地第一要义“准确性和完整性”,在表达之前,语言还能体现一个人的逻辑。这一点我做的很差劲,还好王老师即使指出,不然我不刻意改变,日后连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这就好比,大家还没学会安稳走路的时候,已经在想如何变花样跳舞了。观察王先生和别人的不同,我总结道,肚子里的墨水不是白喝的。
我注视着王老师,脑海里浮现出他读万卷书的样子,看似“不会说话”的他,却是最懂得语言的他。从不说一句废话,也不说错一句话。
谢谢王老师,你的严谨治学感染了我!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