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第一李铁梅琐谈 [ 文/张垣 ]
第一李铁梅琐谈
[ 作者:张垣 ]
对于花甲以上年龄的中国人来讲,一听此曲都能不假思索地说,这是京剧《红灯记》里李玉和称赞好闺女李铁梅的唱段。此剧自1970年搬上银幕后,半个世纪以来,李铁梅的《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年龄十七不算小》等唱段脍炙人口,不胫而走,成为流行曲,扮演铁梅的刘长瑜,被誉为“第一李铁梅”,应该说这只是从影响上讲的。
第一李铁梅齐桂荣
其实第一李铁梅应该是电影《自有后来人》中扮演李铁梅的齐桂荣。196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自有后来人》,是根据罗国士反映东北抗日联军真实故事创作的小说《吾土吾民》改编的,女主人公本名李月娥,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电影剧本的作者沈默君改编为《革命自有后来人》。后由于彦夫导演,觉得这个刚强的女孩的名字很柔弱,于是就用抗日将领邓铁梅的名字取代了月娥。
接着物色演员,李奶奶、李玉和由赵联、车毅饰,唯李铁梅扮演者尚未确定。于导演想起了在话剧《兵临城下》中演过一个配角的齐桂荣,觉得她的形象就是铁梅人选,就拍板她挑梁。齐桂荣,1943年生,辽宁锦州人,满族。自幼爱好京剧,有过当京剧演员的向往。她浓眉大眼,一条粗黑的长辫子,秀美端正,青春靓丽。1958年进鞍山话剧团,后在锦州艺术学校进修,毕业后进锦州话剧团,以后又到大连话剧团。于导把她挑来,觉得这个19岁的女孩演17岁的铁梅正合适,事实证明,齐桂荣的气质演活了敢恨敢爱正气凛然的李铁梅,她理所应当是第一李铁梅。
梨园第一李铁梅韩玉敏
而梨园界的第一李铁梅是上海爱华沪剧团的韩玉敏。爱华沪剧团虽是上海杨浦区的集体所有制剧团,但善于编演现代戏。1962年下半年,该团演员夏剑青、凌大可在紧张的演出之余,将电影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改编为《密电码》的沪剧剧本。接着剧团就投入排演,请著名电影导演应云卫把关指导,应导建议将戏中三代人都离不开的道具号志灯作为剧名,取名《红灯记》,得到剧团的认可。由团长凌爱珍饰李奶奶,袁滨忠饰李玉和,韩玉敏饰李铁梅。韩玉敏生于1933年,苏州人,1947年就学唱沪剧,1950年入爱华沪剧团,戏路宽,唱腔既有石筱英的柔美甜润,又有凌爱珍的刚劲挺秀,有刚柔相济的特色。表演上能以情制腔,感情丰满地刻画人物。经过紧锣密鼓排演,于I963年春节推上舞台,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连演200多场,盛演不衰。韩玉敏担纲的李铁梅机智勇敢又聪明伶俐,十分可爱。
1989年,韩玉敏参加了由上海著名老演员组团的春申沪剧团,她随团送戏到海门,我不仅观看了她与邵滨孙联袂的《看龙舟》,而且与她交流,问了当年《红灯记》的盛况,她告诉我,后来也根据同名电影剧本改编为京剧的哈尔滨京剧团扮铁梅的云燕铭还专程到上海,与她交流演铁梅的体会。
京剧第一李铁梅云燕铭
云燕铭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京剧团的当家花旦,1926年生于梨园世家,本名罗篪,字鉅埙,自幼随母学戏,8岁时进赫赫有名的厉家班,13岁成名,并拜师当时号称南冯北梅的南冯冯子和为师,解放后又拜戏曲教育宗师王瑶卿为师。并得到梅兰芳、程砚秋、欧阳予倩的指导,唱腔柔婉甜润,表演细腻洒脱,善于刻画人物。1949年加入了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艺术走上顶峰,先后访问了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等十几个国家,并以《盗仙草》《双射雕》荣获世界青年学生联欢节金质奖章。1958年响应中央号召,第一个报名支援黑龙江,成为哈尔滨市京剧团当家花旦。
1964年以38岁的年龄担纲据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改编的《革命自有后来人》中的李铁梅,扮相甜美,唱功扎实,富有激情,人物性格掌握分寸得当,参加了8月份的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我虽然没有见过云燕铭,但早就知晓她的艺术功绩,因此在我主编的《补天戏苑》报上,刊载了万伯翱讴歌云燕铭艺术的《追忆云燕铭》,配上“燕啭莺啼冰城坤伶三座山畔首演外国戏;铭心刻骨菊坛铁梅五彩路上自有后来人”的藏头联,得到作者首肯。连载了由云燕铭口述,其子马思猛撰写的《风雨兼程求艺路》的自传,不久此自传出版,马思猛不仅馈赠我,而且遥寄云燕铭扮演李铁梅的剧照,背面写着“母亲云燕铭先生革命自有后来人剧照留念”,我视若珍宝,挂于客厅,京剧第一李铁梅光彩照人。
2010年8月12日,云燕铭与世长辞,《哈尔滨日报》刊载《中国第一李铁梅云燕铭謝幕人生》的文章悼念,其实应在中国后面加"京剧"两字才符合实际。
京剧电影第一李铁梅刘长瑜
1964年,中国京剧院移植了上海爱华沪剧团的同名沪剧《红灯记》。起先由李少春、杜近芳分别扮李玉和、李铁梅,后来改钱浩梁、刘长瑜扮演,与云燕铭的《革命自有后来人》一同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好评如潮。以后跻身于八大样板戏行列,1970年拍成电影,风靡全国,不知内情的人就称刘长瑜是“第一李铁梅”了。
刘长瑜,1942年生,1951年进中国戏曲学校学艺,1958年拜京剧四大名旦中的荀慧生为师。由于刻苦磨砺,唱念做舞到位,成为荀派高足。最亮丽的乃于1964年担纲《红灯记》中李铁梅,1970年唱进银幕,她扮演的李铁梅印成年画,贴进千家万户,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但刘长瑜谦虚谨慎低调,懂得感恩,1998年她率领《红灯记》剧组赴沪献艺,特地邀请梨园第一李铁梅韩玉敏观看她的学生耿巧云的演出,请韩老师指教。
2008年秋,刘长瑜的侄儿刘铮在上海逸夫舞台主演张派名剧《望江亭》,刘长瑜与师姐孙毓敏同赴上海为张派男旦刘铮把场。正巧我也赶去看戏,邂逅刘长瑜,把我主编的校园戏曲报《补天戏苑》送给两位老师,顺便谈了我们补天戏社社员演唱《我家的表叔数不清》的事,刘老师十分高兴,说当年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唱这一曲,比现在的流行歌还流行。
这确实是真的,《红灯记》是红色经典,该剧反映的抗日战争,讴歌前仆后继的英雄主题,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生动教材,永远不会过时。说实在的,刘长瑜虽不是第一李铁梅,但她的影响显然超越了齐桂荣、韩玉敏、云燕铭,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带给她的洪福,也让后代享受她的幸福。
作者简介:张垣,江苏省海门天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海门市8,9,10届政协委员,1985年创办补天戏曲社,35年如一日主编社刊《补天戏苑》,该报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优秀报刊,已出千期,同时推出《戏苑女娲乐补天》《戏海拾贝勤补天》《美善天地》等五册戏曲校本读物,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