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季羡林《悲喜自渡》——人生无论是悲是喜只能自渡,他人难悟
“人有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用不着伤春,也用不着悲秋,叹老不必,嗟贫无由。将来有朝一日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也决不会饮恨吞声。
只有做到尽人事,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这是季羡林先生的人生观。每个人的命运不相同,悲喜自然也各有不同。
今天,向大家安利一本书——《悲喜自渡》,这本书是季羡林先生的散文精品合集,是一位智者人到晚年时关于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全书分为四个章节:
01 寂寞我想逃
第一章节的几篇散文都是特别走心和有温度的,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回忆起了在故乡时的生活。质朴的语言中透漏着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季羡林从出生在家乡只呆了短短六年。那个时候重男轻女的旧观念还很严重,季羡林是他父辈弟兄五个中唯一的一根独苗,六岁以后他就被父亲送往济南的伯父家继续求学。所以,他很早就和母亲分开了。
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失去母爱该是怎样的痛苦和无助。在《月是故乡明》中,作者曾写到“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
作者一生漂泊在外,见过世界各国的明月,可让他魂牵梦绕的依然是故乡芦苇坑边的月亮。望月思乡多少感慨在心。
记得上中学时读过余光中的——《乡愁》。那时,肤浅的我还暗暗讥笑文人就喜欢装腔作势。直到看到《赋得永久的悔》,我才体会到乡愁对一个人的影响早已深入灵魂。
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母亲,提到了童年时的贫寒家境。他写到小时候时常饿肚子,实在饿的不行了,就去别人枣树林里捡拾落在地上的枣子吃。
虽然日子如此清苦,可多年后他在文章《赋得永久的悔》结尾时却写到——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阵容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高粱面饼)”
一句话道尽了对母亲的无比思念和没能陪在母亲身边的自责和悔恨。这份深深的愧疚感一直伴随了他一辈子。
02 人间草木心
他在开篇写到“我常常一个人在暮春,五月到山上去散步,暖烘烘的香气漂浮在我的四周。人同香气仿佛融而为一,忘记了花,也忘记了自己。直到黄昏才慢慢回家。”
第二章的文章大部分写于季羡林先生的晚年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看淡了人世的纷繁复杂,他的心终于回归了自然,他把所有的爱都寄情于自然界的花草树木。
一颗毫不起眼的《夹竹桃》引起了他对童年美好的回忆;《槐花》一文中他又写到朗润园中清香四溢的槐花。
他笔下的植物也不是什么名贵的奇花异草,但对每一株植物的细微观察和呵护,不得不说他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
这份感性使他热爱自然,热爱世间的万物生灵。所以,在第三章时着重写了那些曾陪伴在他身边的猫猫、狗狗。
03 万物多欢喜
我真觉得大自然特别可爱,生命特别可爱,人类特别可爱,一切有声无声之物,特别可爱。祖国特别可爱,宇宙万物无有不可爱者。欢喜充满了三千大千世界。
在这一章节的第一篇《一条老狗》中,他是这样描述的——“它只不过是一条最普普通通的狗,毛色棕红灰暗,上面沾满了碎草和泥土,在乡村群狗当中,无论如何也显不出一点特异之处。既不凶猛,又不魁梧,然而就是这样一条不起眼的狗却揪住了我的心,一揪就是70年。”
一条普通的狗为什么让他揪心了一辈子。因为那是陪伴母亲多年的一条老狗,没有儿子在身边的岁月里,只有这条狗与她为伴。直到母亲去世下葬的那天,它依然趴在栅栏门口忠实的等待着主人归来。
睹物思情,眼前的这一幕永远地定格在了作者的心里,只要一想起那条狗,她就想到了母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让他怎么能不揪心呢?
所以,他才会在《喜鹊窝》一文中写到——“一个失去了母爱的人,必然是一个心灵不完整或不正常的人。在七八十年的漫长时间中。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也不管我在什么地方。只要提到了失去母爱。失去母亲,我必然立即泪水盈眶。”
是的,没有谁比他更深切的体会到“子在巢中望母归”的焦躁和不安。
04 聚散本无常
每个人的一生都无法重来,那些经历过的人和事终究成为了回忆。
在《一双长满老茧的手》中,他回忆起了童年时在他家做女佣的王妈。
王妈是个勤劳质朴的乡下女人,因为丈夫去世,又遭受到婆家排挤,她不得不离家出走自谋生路。本以为辛苦几年有些积蓄可以安度个晚年了,没想到儿子突如其来的重病耗干了她的所有。人财两空的她在绝望和无奈之下含恨而终。
《忆念宁朝秀大叔》一文中回忆了故乡的邻居宁大叔一家和我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勤劳朴实的乡亲是他魂牵梦绕的人,只因为那些人中有母亲,有家。
季羡林一生活到九十八岁,已看淡人生:“忙忙碌碌为了生活奔波几十年,到头来真正能抓住的并不多。”
也许是历经岁月洗礼后的大彻大悟,让他明白了人活一世的真相,无论是悲是喜只能自渡,他人难悟。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
来源:sf薰衣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