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读之《香蕉哲学》
刀尔登在诸多必读书目和许多书单开遍天下的情况下出了一本《不必读书目》。反其道而行的他实际上内容仍是反题目而行,因为他的行文除了一如既往的幽默外,更多的是和经典对话,特别是中国古典文籍的对话。因“不读”的点而去“读”才发现“不读”的点,这才是读者与书者的互动,更是高阶的读者。受刀尔登先生这本书的启发,我也在读过的书中谈几本不必读之书。同样的,我认为不必读的书确实不必读,但我也确实读完了,尊重作者,谈而论道的前提还是要先入其道。
刀尔登的《不必读书目》,中国古典名著仍有“不必读”之“读”读的必要,其观点还算新颖。
作为第一本要提的不必读之书,我要谈的是杨昌溢的《香蕉哲学》。这本书有多畅销,他作为杨的第一本书从第一版开始5个月加印了6次,卖了30多万册。让这位杨家坪土生土长的80后大叔发现了新的阅读方式的成功,后来相继出了第二本书《薄荷日记》。
为何不读?
其一,书本的定位。
这本书是典型的快消类书籍,但不能打入厕所读物之流,强要定位的话我不会因他本人一开始说的贴本书,而是微博书更恰当。杨昌溢的这本书是典型的市场化产物。这本书的出版得益于先火后书。在该书出版前,杨已经以“飞机的坏品味”积累了65万的微博粉丝,粉丝粘性较强。出版社也就是重庆出版社及时的发现并将其市场化运作。我并不是说市场化运作的书籍不好,但真正爱书的人小众起来会不看好一时粉丝经济起来的书。
其二,内容的凌乱性。
从全书的排列和内容布置来看,虽然也大小章节分布过。依然看不到组织明确的行文,更像是把微博和平时的“金句”堆砌出来的一本书,或者是高级一点的心灵鸡汤。
其三,也是最致命的一点,思想性不高。
由于是微博、粉丝等集众性产出的书,内容多是文字优美的心灵鸡汤,高粘性当不具备高瞻性。只要粉丝和心灵鸡汤群散去,出版就只能是短期繁荣。
2012年11月版《香蕉哲学》封面的设计也很香蕉
那么为何出版并畅销?
其一,市场化运作的结果。
如今书市发展到了出版空前的发展阶段,既然有粉丝就有粉丝经济,年轻的受众群体需要也会购买这样的鸡汤文,并且还有很好的同类相吸的味道(同类青年团体不少,比如文艺范儿的青年一般粘性比鸡汤类更多)。这本书在宣发上也做得不错,一本书从写到编再到出版然后宣传最后到发行、批发,都是环环相扣的。如果有粉丝基础,宣传的好是不会不畅销的。《香蕉哲学》发行时刚好做到位,一出版就被推向市场的畅销书行列,这和娱乐的电影、周刊一样,异曲同工。别的不说,用香蕉哲学四个字就别有风味。香蕉配上哲学,有点聊(料),但会不会是哲学界的黑暗料理,那只有干下这碗鸡汤的人才知道。
其二,高质量书质和设计。
产品质量即使是不保证,包装和设计到位也是很能获取市场成功的。《香蕉哲学》的封面那张香蕉图让我这个爱书份子都入坑了,设计确实不错,而且书里到处都能看出设计出挑的地方,甚至盖过了文字本身。我们都知道真正的爱书人是从书本的文字中获取知识的,但是市面上很多设计出挑的书也是很夺人眼球的,不然怎么会有“最美的书”评选呢?如何让朱赢椿老师成为书本设计界的大佬呢?《香蕉哲学》里,配图、配色、文字与图片的位置都恰到好处。很符合作者杨昌溢设计工作出身的本职。另外,这本书的纸质比起一般的精装书好太多,白卡克数高,甚至超过特种纸,加上每一页的色彩这么丰富,换句话说,印刷成本都高出普通书好多倍。当然,加入你不是粉丝和文艺发烧友,那买书的你就是“上了外貌当”。
其三,忠实的粉丝基础。
前文提到,杨昌溢同志拥有大量的粉丝基础,其微博@飞机的坏品味还是不错的,作为设计师同时又是知心大叔确实帮助了很多人。另外,通读全书可以了解其人也是文艺的比较彻底的青年:听摇滚等冷门音乐、独自看文艺片,为微博的粉丝解答人生困惑……粉丝还是乐于见到自己的心灵导师出书的。
其四,当下浅阅读的盛行和国民阅读方式的改变。
微博盛行的年代积累了大批微博阅读人群,中国移动当年引领写段子的人也很多转型成了微博小故事能手。在段子手笔下的文字把全民洗过几次脑后,越来越难以安静下来读本书是全民发现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没去到的地方,而帮别人读和缩略读大行其道。同样的当然还有鸡汤文等等。前阵子火的一塌糊涂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他的作者张嘉佳也不例外。这种浅阅读就像是一阵风抚过你的皮肤,浅浅的。过去了就完事了,典型的现代年轻人的“一时爽”,所以也有人把这种文字写出来的文章叫“爽文”。杨的文章大体也是如此,而且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
从目录看《香蕉哲学》内容是完全分散的,不影响随手翻一页就能读的微博书性质,金句频出也符合爽文书特点。
是否有可取之处?
既然市场表现不错,还好歹是一本出了的书,有没有值得赞扬的地方呢?
其一,真实的文字和感受。
无论是什么样的文章,真实感很重要。现在很多公众号为了营销和广告,动不动就按照套路编造莫须有的苦情人生,各个都是编写苦情价码的能手。缺少了很多真实的内涵。而实际上现在很多读者更愿意去读真实的文章和书籍,感受除了自己以外的人生。比如梁鸿的“梁庄系列”,写的都是她家乡的原型实例,以小见大,引发读者共鸣;李娟的“牧场”系列,“真实”的记录了自己在阿勒泰地区牧场生活,加上写实的文笔和流畅的散文叙述,让向往草原生活的读者可以在他的文字下如临其境。而杨昌溢的书用的是另一种比较懒的方法,一个是把自己的爱好分享给同是文青的读者朋友们,一个是把倒苦水的网友们的故事和他的回答po在书中。所以我们全书可以读出一个立体感很强的作者。他曾在书中解释过坏品味,当书的最后一章节开头的自白式引句却让人感到不痛快的真实,而不是“真实的不痛快。
“我喜欢粗俗,
我对坏品味有浓厚的兴趣
—它比那种假想中的好品味令人激动得多
后者不过是人们看待事物的一种
标准化了的方式而已”(赫尔穆特·牛顿)
其二,幽默又不失点的文字
小杨同志在书中对自己偶尔的自嘲对自己以心灵大叔身份解答的困惑用了很幽默的语言来展示自己的智慧。比如225条问题“下班回家小事就冲我吼,然后我就比他声音大,俩人越吵越凶,是我的错吗”。回答是:“记得我有一次地铁上看小孩子一直哭,母亲说“不准哭!”小孩子依然在哭,有人递了哆啦A梦,他笑了。所以,当一个人出现愤怒情绪时,你不应该再给他增添负面情绪,给他很感兴趣的就好了…”。这回答,任谁都觉得绝了!当然,这样的知心大叔式的一问一答也很多。我只是觉得他的文字里透露着到了一定社会阅历就积累起来的老气横秋。愿意把经验分享是好事,能把经验分享得恰到其分并且掐着点还带着幽默感,那这个文艺青年就算是文青里的高情商份子了。
其三,专业性的展露
不知道作者是否参与自己书本的最终编审,当如上文所及,作者是一名设计师,书中的图文编排恰到好处,从平面设计来说还算是让人看了舒服。看着和配文没什么关联的配图丝毫不影响整体阅读,让习惯于公众号阅读、鸡汤阅读的读者很是喜欢。我们的阅读习惯中受到长期教育的影响,读书要通读完成,这让很多读书的人读不下去,毕竟这是一个错误的读书方法。而图文书的市场化运作就是一个走偏了的阅读模式,他把读者的阅读习惯挖掘出来了却带偏了,太多的人越是沉迷于浅阅读就越记不住看过的书的内容,从只有字的过目不忘考思考到过目即忘的不思考,完全是蜻蜓点水,这里有不少出版方自己需要反思的内容,更有读者本身要自检的需要。《香蕉哲学》这本书就其内容而言,意义不大,但是折射出的东西意味深长。他的成功有赖于包装和设计,也有赖于内容运营和IP提升,市场是成功了,但是阅读本身还是被带偏了。另外,作者的文青味道也很专业,书评、乐评…没有不偏的,不知道作者自己是否在写书的时候意识到阅读的小众这个问题。
其四,注重交流。
《香蕉哲学》里的文字固然美好而真实,当也属于典型的“无用的废话”。但是就这些看似无用的废话,由于我们都会说当都没写没成书就更感同身受。而书中除了分享自己外,还体现出了互动,比如知心大叔的解答。交流、互动、共享,这三个概念是时下最流行的文化意识,是我们潜意识最能接受的被洗脑方式,任何营销只要把这三点做到位,大体都不会失败。我们阅读,其实就是获取、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书的意义也是如此,只是过去更多我们读书是清流般洗脑再思考,如今是清风拂脸过般下大脑皮层。
书中标配不知何来的照片+心灵鸡汤金句
杨昌溢的这种风格其实是延续性的,在他的另一本书《力比多记》中,他也是标准的图文搭配,文字被天然的降低了位置,而书的设计占了很大的比重。今后这类书仍会因为市场性占有部分比重,当切实让书本身也成为了快餐。同样有这种把书做成设计作品的朱赢椿老师之所以能在书的设计领域站稳脚跟是他清楚看到了传统文化人对这种情况的抨击,当初他做《虫子书》就饱受争议,后来他依靠俩条腿走路,通过《平如海棠:我俩的故事》打了一个超级翻身仗,把跨领域给迈稳当了。
同样卖点偏设计,朱赢椿先生把他院子里的观虫日记出成《虫子旁》一书,新颖但不突兀。在目录前的这页书的说明也算独特。
杨昌溢先生是有品味的,虽然他自称坏品味。我很喜欢他的专栏文字。他的书还是要赞扬的,至少市场认可他写书的方式到第七本,甚至会有第八本…
写到最后,想说一句:没有任何书不在体现着它的价值,哪怕是他的经济价值。但是,衡量一本书的价值到了最后始终是要看他的思想价值。文史经哲本身就是思想性的存在,经验性解读胜过专业性解读,所以它的经典才愈久弥新,甚至于自圆其说者自成其说。生物数化这种科学性书籍因为专业性太强、更新太快,永远偏向指导和应用领域,专业性解读多过经验性解读,所以新成果总免不了覆盖旧理论。真要说到鸡汤文和书有什么不好,那也是不对的。毕竟,有时候,或许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一篇鸡汤文就拯救了一个人呢?合上《香蕉哲学》,我忽然发现,至少它让我有了一次丰富的思考和自省,还有就是好歹我也被他的文字“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