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评诗微刊第314期||【群英点评】第25辑:“群英诗会”第86辑作品选评

“群英诗会”第86辑作品选评

                     编  者  按

“英子评诗”公众号是一个“诗评一体”的诗词平台,立足于当代诗坛,着力挖掘当代诗坛的优秀作手,全力推出精品佳作,并对佳作进行精到的点评,以全新的理念努力打造一个大众“悦读”的高端平台。目前,英子平台已经设有五个诗词交流群——群英会,诗友们的创作热情极为高涨,且佳作纷呈,在广大诗友的要求下,“群英诗会”由两周一期改为每周一期。本着“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原则,英子平台既重视诗词的甄选,又重视诗词的点评。为了营造一个和谐交流的诗词环境,促进学习,提高水平,特成立“群英点评小组”,通过分组进行诗会点评。每位评者从诗会里自选三到五首作品点评(不设上限),最后将点评刊发于英子平台之“群英点评”栏目,与“英子点评”交替推出。希望大家能在点评交流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同时希望更多的师友们为英子平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英子平台,群英荟萃!期待您的精彩!

2020-07-19

群英点评·第25辑

以年齿为序

临  窗

钟光义

晨鸟楼前闹,嫌君睡起迟。

静心观雨落,滴滴欲成诗。

赵宝海点评:

此鸟之静心,亦是作者之静心;此鸟之眼观雨落,亦是作者之眼观雨落,如是“滴滴欲成诗”之微细精妙,则已成诗矣!不足之处是前后割裂,铺垫内容和诗眼内容有“隔”,衔接不理想,几近“杀”诗!

七  夕

竹溪无语

云歌千喜鹊,月颂两晨昏。

河汉终无渡,情缘千古存。

赵宝海点评:

铺垫得当,承接自然,感悟得体。此“河汉终无渡”乃是其身无渡,牛女不能朝夕厮守,而心却有渡,时刻牵挂,未尝有隔阂,堪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红  叶

东东(湖南)

人道春光好,我怜秋色痴。

一山红叶老,片片寄相思。

赵宝海点评:

从写季节之美入手,复以春秋对比,结论是春虽好,却不若秋之痴!转而延伸,进而升华,层层递进,顿觉漫山红叶片片皆相思。血耶泪耶爱耶情耶美耶真耶?片片红叶皆幻化定格而为所思之人也。

石  磨

朱玉明(泗洪)

细凿精雕为哪桩,吞粗吐细本寻常。

平生不怕周旋苦,磨出人间日月香。

赵宝海点评:

此七绝《石磨》乃咏物之诗,句句写磨,行行寄托,层层升华,浑然一体,得诗法之妙,可圈可点。

海南中线高速公路逢雨车上有见

张金英

天际风雷动,三千瓢雨来。

青山云一朵,遥向我窗开。

姜秀颖点评:

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即兴吟咏的小诗,是因诗人坐在海南中线高速公路的车上逢雨,有所见有所感,触动诗情,挥笔而就。

因即兴而来,所以小诗写得是特别文通气贯,势不可挡。仅仅二十字,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当时的情境。

前两句写风雨大作之势。一个“动”,由远及近,写出狂风从天边怒卷而来,伴着雷电的轰鸣,裹挟着大雨横扫乾坤,来势之凶,来势之猛,生动毕现。一个“三千”的数字,极尽夸张之能事,来渲染“瓢雨”之多之大,而“瓢雨”,比喻形象,写出大雨如注,像瓢泼的一样。而一个“来”字,虽用得质朴,没有任何色彩,但却能既写出方向,由远及近、自上而下,又突出来势之无可阻挡,给力。

后两句写远望青山上的云朵,以景结情。一“青”一“遥”,写出因距离而产生的视觉色彩,一“开”,由远及近,写出云的来势,云的速度,云的方向,她正向着诗人乘坐的车子窗口汹涌卷来。喻示风雨尚不能歇;也可能是写云雾即将分散开去,暗示风雨即将过去,寄寓深思,耐人寻味。

意外逢雨,也能写得如此酣畅。

济南芙蓉街古巷

张栋

泉润苍苔绿,雨漂青瓦新。

幽深三百载,走出几多人?

姜秀颖点评:

“济南芙蓉街古巷”,交代具体地理位置与写作对象,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事实:芙蓉街,是一个古巷。一个“古”字,蕴含多少世事沧桑、风云变幻,暗含一种今昔对比,很是吸睛。

首联“泉润苍苔绿,雨漂青瓦新”,仅仅十字,并且用对仗的形式,就描绘出芙蓉街作为古巷的环境特点:深邃、清幽。前句“泉润苍苔绿”,既写出多泉的特点,也写出气候湿润、历史悠久的特点,一个“润”,一个“绿”,特别贴切而又形象;后句“雨漂青瓦新”,用“瓦新”与“雨漂”相对应,非常精当,既写出建筑材质特征,又写出多雨特点,一个“漂”,一个“新”,暗写一种历史沿革,一种沧桑变化。这一联,虽是写景,但很有蕴藉,耐品,非常喜欢。

尾联“幽深三百载,走出几多人”,诗人从前面的环境描写中跳出来,进行思考。“幽深”,总括前两句环境描写的特点。望着这幽深的古巷,诗人浮想联翩,想象她曾经三百年历史:一向的商业繁华:店铺林立、商贾聚集;一向的文化兴隆:文房四宝、乐器文教应有尽有;一向的名人迭起:像武中奇,李易安,张东木, 路大荒, 鞠思敏, 张采丞, 辛弃疾, 等等,等等。真的不知道这个幽深的古巷还有着这样繁华热闹的过去!

芙蓉街,一个幽深的小巷,绿苔掩盖了多少沧桑,青石板隐藏了多少故事,悠悠巷口走出多少精英豪杰……原来这是个钟灵毓秀之地!

吴国荣(上海)

世事都知了,无人信直声。

幽栖饮霄露,凝碧掩孤清。

姜秀颖点评: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为吟咏对象。应该说,在古人的眼中,蝉是一种神圣的灵物,有着很高的地位,寓意着纯洁、清高、通灵。史记中有:“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蝉的一生虽然大多时间都在泥土中度过,但待其蜕变为蝉时却攀于枝头远离浮尘,只以树汁露水为食,正可谓出淤泥而不染,所以用其来比喻人之清高、高洁的品德。该诗也不例外。

首联“世事都知了,无人信直声”,明写蝉的叫声,暗有所寄。“知了”,是蝉的叫声,因叫声象“知了”,故以象声词称别名了知了。这里很显然用“知了”的谐音:知道,明了之意。是说世事繁芜复杂,我全清楚。但可是,有谁能相信“直声”呢?直声,正直之言。揭露一种社会现象,令人深思。

尾联“幽栖饮霄露,凝碧掩孤清”,写蝉鸣不为世人赏识、倾听的结果:既然是不为世人所知所赏,那就隐居起来,终日醉饮清露,保持自身的那份孤傲与清洁吧。幽栖,幽僻的栖止之处 ;浓碧,浓绿色;孤清,孤高而清净。

小诗不长,却能抓住吟咏对象的特点与习性,突出其孤傲清高的品质,并寄寓深深的人生感慨,耐品。

红 叶

东东(湖南)

人道春光好,我怜秋色痴。

一山红叶老,片片寄相思。

姜秀颖点评:

诗以“红叶”为题,交代吟咏对象。一般咏扬诗,多托物言志、借物抒怀,该诗同样有所寄寓。

首联“人道春光好,我怜秋色痴”,运用对比与拟人的手法引入话题:人们都称颂春光的美好,我却与众不同,特别喜爱秋色的迷人。一个“痴”,意思是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这里是拟人,赋予了秋色人的性情。在诗人看来,秋色之所以可爱,是因为她执着多情。

尾联“一山红叶老,片片寄相思”,运用拟人,化用典故,由果及因,承接前文写可爱的秋色:一山红叶。这里用了一个“老”字,赋予红叶人的特点,体现一种光明荏苒的物态变化,又暗含岁月催人老之意。究竟是什么让“一山红叶老”呢?结句给出答案:“片片寄相思。”原来是相思让红叶变老!真的很触动人心。这让我想起王实甫在《西厢记》中的名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山中作客

夏志明

家居青嶂里,洁院远尘埃。

启户观飞瀑,于庭仰绿槐。

松风留客住,锦鸟带云来。

煮酒聊今世,谁当五柳才。

姜秀颖点评: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写的很精致,也很用心。诗以“山中作客”为题,交代了诗人的行踪与事件:到山中作客。一定是写诗人作客山中时的见闻与感受。但通读全诗,觉得诗题应改成“山居”更合适,个人管见,仅供参考。

首联“家居青嶂里,洁院远尘埃”,交代了家居地理位置与远离世俗的环境。“青嶂”,如屏的青山,也正因为住在这样的地方,所以才远离世俗;“洁院”,说庭院整洁干净,完全是因为远离了红尘世俗。

承联“启户观飞瀑,于庭仰绿槐”,接着首联,具体描写家居的环境:打开窗户就可以观赏不远处灵动飘飞而下的瀑布,站在庭院里,稍一抬头就可以看到绿阴浓密的古槐。有动有静,色彩清新,环境清幽,令人逸兴横生。

转联“松风留客住,锦鸟带云来”,由前面的环境描写转入人的活动状况,表面说待客与看鸟,却通过“松”与“云”的意象有所寄寓。偶尔有朋友来,热情相留,但不说留客者是“我”,而说是松风,赋予松风人的热情。在中国古文化意象中,松风象征着坚贞高洁的品质,读到这里,你隐约体会到诗人为何要“家居青嶂里,洁院远尘埃”,原来就是要保持自身的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后句说山居时常会看到有毛羽漂亮的鸟带云飞来,这里提到云的意象,云也有纯洁、俊逸的特点,或许也是诗人的追求与向往。

尾联“煮酒聊今世,谁当五柳才”,以与友人煮酒聊天的场景描写作景,问问当今世上,谁堪当五柳之才。不但化用典故,而且发问,自况、追求五柳先生之意顿出,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

立秋闻蝉

陈镇(河南)

生怕闲名世不知,天天鼓噪占高枝。

白云已老西风下,看你猖狂到几时?

姜秀颖点评:

“立秋闻蝉”,交代时间与事件:在立秋时节听到蝉鸣。诗人有所闻有所感。小诗虽小,寄寓深厚。

首联“生怕闲名世不知,天天鼓噪占高枝”,诗人按照由因到果,由内到外的顺序,写出蝉的心理:害怕闲名不被世人知晓,所以天天登上高枝不断地鼓噪。“闲名”,与正事无关的名誉,可见诗人以为追名逐利,皆非正事。而“蝉”却为此要占上“高枝”去“鼓噪”。“高枝”,语意双关,表面写高树枝,实际暗喻地位高或地位高的人,说“占高枝”,是说像蝉一样的人攀高附贵、趋炎附势。“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壮声势;今泛指喧。这里仍然是双关,表面写蝉鸣不断,实际比喻社会上的某些人为传播自己声名到处宣传,哗众取宠。

前两句只是着力指出社会上的一种现象,再现他们的丑态,为后面的抒情议论作铺垫。

尾联“白云已老西风下,看你猖狂到几时”,也是按照由因到果的顺序,写出蝉的末日。“白云已老”,喻指光阴流转、岁月远逝,“西风下”,西风起,是说秋季到来。而蝉出现的季节是夏天,在进入秋天后就会逐渐死亡,所以诗人在指出季节转变后,马上说“看你猖狂到几时”,那种轻蔑,那种不齿,完全通过“看你”二字再现出来。

小诗仅仅四句话,活灵活现地再现蝉的特征,并借此深刻地讥讽、批判了为追名逐利而攀高附贵的某种人。

初秋山园一瞥

杨鹏飞

蝉闲高处曲翻新,雀跃共鸣疑较真。

挂果桂元经小雨,枝沉如母抱儿辛。

姜秀颖点评:

“初秋山园一瞥”,交代了时令季节、地点,事件。诗人从不同角度写初秋时节在山园的所见所闻与所感,非常善于联想。

首联从听觉入手,先写高处的蝉鸣,再写雀跃共鸣。一个“闲”,写出蝉的悠然自得,“曲翻新”,写蝉鸣不止,但以曲为喻,形容鸣声的悠扬悦耳,有喜爱欣赏之意;“共鸣”,写鸟雀一时兴起,便与蝉一同鸣音,但那音律,让诗人产生疑惑:小鸟是不是要与鸣蝉一比高下呀?突出鸟声的高亢嘹亮,与欢悦。

尾联从视觉入手,先写所见“挂果桂元经小雨”:小雨过后,桂圆之果缀满枝头。再写所感“枝沉如母抱儿辛”:首先是“枝沉”,诗人感受到树枝被果实压弯了,沉甸甸的;其次诗人由此及彼地产生联想:那被果实压弯的树枝,多像怀抱幼孩的母亲,那么辛苦不易!这一联想,顿让诗意厚重深沉,令人深思,结得好!

有感于全红婵夺冠之后(词韵)

胡文汉

锦上添花轻易见,雪中送炭或难逢。

若非折得蟾宫桂,谁晓她家有几穷?

思尘点评:

由事感喟,叹人情冷暖,结句之问,引人沉思。诗意晓畅明了,思想却不浅近。

无  题

九月菊花

渭河无语向东流,斜日西山已上楼。

秦岭不知游子泪,惟将杜宇放枝头。

思尘点评:

营黄昏沉寂苍凉之境,发离人幽独之叹,结句藉“杜宇”寄离愁,忧伤可感,声情抑郁。

白帝城

陈镇

望夫石上枯坐久,山松影里再徘徊。

夕阳西下人归未?一叶扁舟远远来。

思尘点评:

由望夫石切入,解守望之情,兼以山松夕阳相托,诗思驰远,亦诗亦画,远来扁舟的出场之留白甚得诗味,引人遐思:人在舟上耶?不在舟上耶?此处无需答案。

前寄《飙翁诗稿》尚未卒读,又得馈云南特产鲜花饼,草成八句以谢林兄

王跃奇

快递元来七彩乡,高情一路到南阳。

忘年社结郢中曲,对月神交梦里觞。

锦绣诗文容慢品,玫瑰花饼合先尝。

冰心千里知真味,休管今宵升血糖。

思尘点评:

言之有物,兴之着情。新词入诗,活泼轻快,足见作者机智。此酬答诗有味,趣足,读来令人莞尔。

秋  兴

包德珍

山披风雨故乡忧,忍着寒侵八月秋。

风断残花花不语,舟横流水水仍流。

怀人守气犹难忍,惬意低声怎见柔。

遥盼云翻明月出,如常照亮老津头。

思尘点评:

感秋意,发沧桑旷远之思。颔联叠字,具音韵回环往复之效;尾联之“如常月,道出自然恒远之思,情味厚淼。

济南芙蓉街古巷

张栋

泉润苍苔绿,雨漂青瓦新。

幽深三百载,走出几多人?

英子点评:

“芙蓉街”的名字得自街中路西的芙蓉泉。芙蓉泉藏身在民宅之中,自然天成。《老残游记》里说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一直被视为济南的写照。因此,可以说芙蓉街体现了济南的泉水文化的特色。清代一诗人董芸写的《芙蓉泉寓居》亦云:“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从中足见芙蓉街的韵味。这首二十字的小绝涵盖面广,从环境描写到人文历史充分挖掘芙蓉街的内涵。尤其是起承的环境描写,炼字精当,对仗工稳灵动。“泉润苍苔绿”通过“润”这一动词连接了“泉水”与“苍苔”的关系——“苍苔”因泉而绿;“雨漂青瓦新”通过“漂”这一生动形象的词语表现了岁月的淘洗,似见韶光之流动,此词给全诗增色不少。转结从芙蓉街的历史和人物表现芙蓉街的内在:从这幽深的小巷里走出去的人,到底有多少呢?以此一问,善于留白,引人思索。

红  叶

东东(湖南)

人道春光好,我怜秋色痴。

一山红叶老,片片寄相思。

英子点评:

红叶,自古以来就是相思情怀的象征,此诗亦是如此,然在表达手法上有其特点:起承以对仗句式、对比手法写之,以“人道春光好”突出自身对红叶的钟爱——爱红叶的痴情。转结极力表现红叶的“痴”——一山红叶老,片片寄相思。每一片红叶无不是相思到老,这种痴怀与忠贞正是作者钟爱红叶的原因。全诗借物抒怀,较好地表现了自我的情感价值取向。

闲  吟

范东学

此际应时宜咏愁,丰收景象却盈眸。

老夫不守诗规矩,欲把开心写进秋。

英子点评:

唐·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此诗可谓是一反“悲秋”主题的特例。《闲吟》虽然没有刘诗大气淋漓,亦是与“秋愁”相反立意的一种尝试。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秋天这一时节适宜抒发愁怀,然而丰收的景象却充盈了眼眸。看到如此景致,哪里还有什么闲愁呢?言外之意——俺还高兴得来不及呢!故而诗人写道:老夫不守诗规矩,欲把开心写进秋。开心之状溢于言表,真个不识愁滋味为何物也。其实,没有谁说过秋天“咏愁”是“诗规矩”,只是人们的惯性写法罢了,不外乎受到秋天环境的影响,借景抒情而已。

石  磨

朱玉明(泗洪)

细凿精雕为哪桩,吞粗吐细本寻常。

平生不怕周旋苦,磨出人间日月香。

英子点评:

此绝起承表达平平,甚至“细凿精雕”与“吞粗吐细”有契合之处,“细”字重,可避。然而转结寓理深刻,给全诗扳回胜局。“平生不怕周旋苦,磨出人间日月香”紧扣石磨的特点,寓人生哲理:唯有吃尽了人生的周折之苦,才能奉献出人间的美味。全诗既有“苦尽甘来”之况味,又有“舍己为人”的精神追求,值得一品。

西江月·陕北民歌博物馆听原生态《兰花花》

静如

山峁山妮凝望,余音绕过山梁。山花十里又飘香,可是当年模样?

鱼水相融滋味,那人上了前方。道情娓娓说忧伤,梦里声声清亮。

英子点评:

这首词以倒叙的形式及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位忠于爱情、纯洁刚烈的兰花花形象。作者善于剪辑两个典型镜头,一为上片的“山妮凝望”;二为下片的“送别军哥哥”。词以山妮兰花花于山峁凝望远方写起,设置故事悬念。以“山”为轴心字,“山峁”“山妮”“山梁”“山花”连缀成一幅翘盼心上人归来的画面,“余音绕过山梁”即是“余音绕梁”之成语的有效化用,这美妙的袅袅余音带着对心上人的思念绕到了山的那一边。“山花十里又飘香,可是当年模样”以景歇拍,回到当年,自然过渡到下片,从而展开故事情节。过片回忆当年的“鱼水相融滋味”,含蓄道出军民之间深厚的情意,“那人上了前方”,由面及点,说明山妮子的恋人兵哥哥为了完成红军的任务不得已与她分别,从此天各一方。结拍回扣《兰花花》忧伤的感情基调,而这份忧伤,是以“清亮”的嗓音表达出来的,这种“清亮”,难道不是内心纯净的感情外显吗?

西江月·屈子祠拓“思美人”

静如

谁刻美人石上,送来千载思浓。亭边玉伞袖边风,拓我昔时故梦。

逐字细心堆过,谁怜额上嫣红。漫从相忆九分同,鬓影橘钗摇动。

英子点评:

这首词善于以时空交错的方式将历史和自我融为一体,没有停留在对历史细碎的描述中,而是寻求一种与历史的“认同感”,从而表达自我情愫,说明自身的情感价值追求。词以问句开拍,一个“刻”字定格于“美人”,“送来千载思浓”将思绪拉到两千年以前,带出屈子《思美人》的理想追求与高洁的情感倾向。“亭边玉伞袖边风,拓我昔时故梦”回到所见,浮想联翩,展开自我“故梦”。下片由外而内,注重于《思美人》的内涵,那一抹“额上嫣红”是高贵的象征,有谁怜取呢?唯有真正懂她并且不懈追求的屈子才会思之念之吧!这种理想追求,是可以延续的,“漫从相忆九分同,鬓影橘钗摇动”情景交融,将自我对美的追求摇动于“鬓影橘钗”之间,留下遐想空间。

赵宝海简介

赵宝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编审。在《诗刊》等百余种报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和评论,作品被收入近百种图书。出版《赵宝海作品集》等诗文集10余部。多次获奖,有作品勒石陕西黄帝陵等地。

姜秀颖简介

姜秀颖,笔名五出眉心,昵称笑笑。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公主岭市作家协会会员,公主岭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喜欢诗歌、散文与小说,热爱朗诵。喜欢写文学评论,文字散见于《紫荆花开》《新歌诗》《西部作家》《公主岭文学》《公主岭诗词》等刊物,以及《墨舞红尘文学网》《中财论坛》网站和《西南文学网》等。

思尘简介

思尘,浙江省时代诗词研究院副院长,香港东方之珠诗刊总编。

张金英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70后,粤人居琼。倾心诗词创作与评论,创办《英子评诗》公众平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华诗词》《诗刊》特约评论员、海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兼会刊《琼苑》执行主编、《儋州文苑》主编。

《英子评诗》微刊第314期

策划、制作:英子

“英子评诗”公众号设置英子评诗、英子说诗、英子视点、诗词漫谈、论坛撷英、名家风采、诗家风采、词家风采、诗词人物、琼苑新声、嘤鸣酬赠、群英诗会、群英点评等栏目。

微信号:yingzipingsh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