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苏军暴揍美军,击落1309架美机,为何却冒充是志愿军?
油画《决策出兵》
1950年10月5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场会议上,彭德怀赞同出兵朝鲜,他发表了意义深远的讲话:
“我支持出兵,因为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果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彭德怀还说:“美帝国主义既要来侵略,我们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
彭德怀是前一天下午才从西安赶到北京,他起初并不知道毛主席有让他挂帅出征的想法。当时中央内部关于出兵朝鲜意见不统一,彭德怀这番发言一针见血,得到了不少人赞同,当然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
就是在这场会议上,党中央、毛主席最终做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并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10月8日,毛主席正式签署《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要求志愿军高度戒备。
同日,彭德怀飞往沈阳,主持召开东北边防军高级将领会议,要求各部在10天内做好入朝作战的准备。也是在这一天,周总理率领代表团秘密前往苏联。周总理此行有一个重要目的:就苏联空军掩护和武器装备支援问题跟斯大林当面谈判。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没想到,就在26万志愿军即将入朝时,斯大林却临时变卦了,他声称苏联空军还没有准备好,“苏联空军尚未准备好,要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内才能出动。”然而,1992年6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给美国参议院战俘和失踪人员调查委员会的信中写道:
“我们认为,有1309架美国飞机在朝鲜上空被击落,262名美国飞行员得救。”
无独有偶,2000年2月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前空军司令员王海上将在回忆录中也提到了苏联空军支援这件事:
“战争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还相当年轻、弱小,空战主要是苏联空军打的。后来的大机群作战,特别是与F-86大机群作战,仍由苏联空军唱主角,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协同其完成作战任务……没有苏联空军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空军就不会发展得那么快,志愿军空军也很难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
一个疑问产生了,斯大林从犹豫是否出动空军,到最后秘密派出空军,这里面究竟有何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件事还是要从金日成的亲笔求援信说起。
仁川登陆现场
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被拦腰切断。不久,平壤被美军攻陷,朝鲜人民军压力陡增,金日成意识到如果得不到中国和苏联的支持,北朝鲜很快就会被美国完全占领。
10月1日,金日成分别向斯大林和毛主席写了求援信,要求双方给予直接军事支持。斯大林先于毛主席收到信件,他意识到如果北朝鲜被美国占领,远东的格局将发生极大改变,苏联远东地区也会面临严重的威胁。
但是,苏联此时无法跟美国直接发生冲突。这可怎么办?斯大林想到了毛主席,他知道中国是最不愿意看到美国完全占领朝鲜,到时将对中国东北产生极大的威胁,要知道台湾当局已经倒向美国。
想到这一层,斯大林想到了一个办法:由中国派出军队,苏联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空军掩护。反观毛主席这边,他对金日成向他送来求援信并不意外,因为之前他就指示成立了东北边防军,目前正在鸭绿江边整训备战。
毛主席这是未雨绸缪,可真正要出兵朝鲜却难以下定决心,而中央内部反对声也比较大。从后来解密的苏联档案来看,斯大林在收到金日成求援信不到半个小时,就以口述方式给苏联驻北京大使尼古拉·瓦西里也维支·罗申发了电报。
金日成亲笔求援信
斯大林要求罗申立即转告毛主席和周总理,建议中国出兵支援金日成。斯大林也知道这件事让中国很为难,为此特意在电报结尾处说:“关于此事,我没有也不打算透露给我们的朝鲜朋友,但我相信,当他们得知这一消息时,无疑会感到高兴。”
毛主席没有立即回复斯大林的建议,他主持召开了多次会议,并将会议结果向斯大林发电。在其中一封电报中,毛主席就说:“我们中央很多同志意见还不统一,对此事必须谨慎行事。”新中国成立刚满一年,百废待兴,对手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央内部不少人不赞成出兵也是人之常情。
面对斯大林的建议,毛主席第二天再次约见罗申,口述了中共中央对出兵朝鲜初步看法的电报。电报大概意思有3点:
第一、目前来看,靠几个师很难解决朝鲜同志面临的问题,我军的装备极差,同美军作战没有必胜的把握;
第二、如果我们直接出兵,将引起美国和中国全面开战,那时很可能我们东南沿海、东北等地区将被敌机轰炸,甚至可能导致敌人登陆作战。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严重了;
第三、我们将继续召开中央会议,对于是否出兵作最后的决定。
毛主席在写电报
斯大林收到复电后,仍然希望中国能出兵,这一次他在电报中强调美国占领整个朝鲜半岛对中国的威胁,并明确指出苏联愿意给志愿军提供最先进的武器和空军支持。这一次斯大林就苏联空军支持作出详细部署:
苏联将派出一个喷气式歼击机师共124架战机前往中国,给予志愿军直接掩护。我们还决定,派出驾驶员教官前往中国,用3个月时间训练中国飞行员,让他们掌握驾驶苏联战机的技巧,这样就能增强中国防空力量。
斯大林如此承诺,坚定了毛主席出兵朝鲜的决心,何况出兵朝鲜意义重大。可真正到了志愿军即将出兵时,斯大林犹豫了。周总理一行于1950年10月10日抵达莫斯科,此时距离志愿军入朝仅剩下8天时间。
斯大林远在黑海之滨的克里米亚度假,周总理又马不停蹄赶往那里。10月11日下午,周总理当面向斯大林通报中共中央决定出兵朝鲜。周总理说:“中国要出兵朝鲜,面临着太多的困难。如果出兵,首当其冲就是敌机轰炸。所以,苏联必须提供军事上的援助,尤其空军的掩护非常有意义。”
斯大林点了点头,表示了认可,他对周恩来说:“我们之前已经从朝鲜完全撤军了,现在如果再派军队去很困难,这相当于跟美国直接交战。中国可以出动军队,到了作战时我们出动一定数量空军来掩护,但他们只能在后方和前沿活动,不可以深入敌人后方。”
中国志愿军空军
周总理清楚斯大林的忧虑,一旦苏联飞行员被敌人俘虏,会在国际上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压力。周总理继续询问苏联出动空军的具体时间,斯大林支支吾吾,于是就有了本文前面那一幕。这不是开玩笑嘛,关键时刻掉链子。会谈结束后,斯大林跟周总理联名给毛主席发去一封电报。
电报通报了双方会谈情况,斯大林表示苏联暂不出动空军,这让毛主席始料未及。毛主席很生气,斯大林之前电报已经承诺将出动空军掩护,怎么突然说变就变呢?毛主席预感事态严重,需要再次研究是否出兵。
毛主席当即致电彭德怀、高岗回京:
十月九日命令暂不实行,十三兵团各部仍就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请高岗、德怀二同志明日或后日来京一谈。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毛主席和彭德怀、高岗等同志再次讨论后,认为即便苏联暂时不出动空军,志愿军还是应该入朝。彭德怀严肃地说:“现在如果不入朝,一旦美军继续向北进军,等到了鸭绿江边,封锁了江面,当时我们就被动了。还是那句话,晚打不如早打。”
会谈结束当晚,毛主席致电周总理,让他转告斯大林志愿军将按照原定计划入朝。1950年10月19日晚,26万志愿军兵分三路秘密跨过鸭绿江。中国竟然真的出兵了,这让斯大林大感意外。
毛主席和彭德怀
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118师取得了入朝第一战的胜利。斯大林终于相信,中国不是“亲美分子”,他下定决定派出空军掩护志愿军。此外,苏联也感受到了美国的威胁,远东地区的空军基地遭到轰炸。早在10月8日,美军就派出战机轰炸了海参崴附近的苏哈亚列卡空军基地。
美国最开始不承认空袭事件,苏联亮出铁证后,又以“飞行员失误”道歉。这两个原因作用下,斯大林必须有所回应。于是,10月29日,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告知周总理,莫斯科方面已经同意“空军在安东担任防空,并可飞越中朝边境。”11月1日,苏联空军先期32架战机在第64防空集团军军长罗波夫的率领下,秘密抵达丹东浪头机场。
为了防止身份暴露,苏军做了详细保密措施。比如苏军战机机身标记全部抹掉,用中国“八一”标记;飞行员换上志愿军军服;飞行员不可驾驶战机到敌人后方作战;不准在电台中讲俄语;如果不幸被俘,即便自杀也不能泄露身份;如果交战中产生对话,就称自己是中国的俄罗斯族等。
资料显示,仅11月上旬苏军飞行员就击落了至少23架敌机,有效地保护了鸭绿江上桥梁以及鸭绿江以南约75公里之内以北范围内的交通补给线和重要军事设施。不过,苏联战机南不过平壤至元山一线,西不越过海岸线,他们的活动范围是有限制的,即“米格走廊。”
米格走廊
11月30日,苏联空军总指挥部所有成员全部抵达沈阳。12月4日,苏联空军总参谋部向斯大林汇报,派往中国的空军部队已达到了11个歼击机师(注:第17、20、28、50、65、144、151、297、309、324、328师)、2个轰炸机师(注:第162、186师),以及第64歼击航空军指挥机构等。
经过两次的派遣,当时在中国的苏军空军部队总官兵人数达到了17950人,其中将军5人,军官5058人。除了直接派遣飞行员参加战斗外,苏联还派出大量教官培训中国飞行员。早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航校第一批2300多名飞行员都是由苏联教官来教授。
苏联教官也是全力以赴,甚至中国航校里的教学大纲也是完全按照苏联模式来编写。到了中国出兵朝鲜后,我国飞行员也开始参加战斗,中苏联起手来给敌人以重创。可美国毕竟是最为强大的国家,吃了亏后立即做出应对。
1951年初,美军占领了朝鲜半岛中部地区的一些机场,这使得苏联空军面临着很大压力。鉴于此,斯大林下令投入最精锐的空军部队,组建了由第324近卫歼击机师和第303近卫歼击机师组成的第64独立歼击机航空军。
苏联空军飞行员
这两个歼击师是苏联空军的王牌,绝大多数飞行员都参加过二战,尤其是第324师是苏联空军的第一王牌,师长为伊万·阔日杜布大校。这两个王牌师参战后,也是“米格走廊”成型的时期,让美国空军吃了不少苦头,可谓暴揍美军。
战后美军飞行员称苏联两个王牌师的飞行员为“Honcho”,这个词源自日文,有班长、头头的意思。美国口中的“Honcho”是形容苏联飞行员技术高超,经验极其丰富,一旦遇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一点不能有侥幸心理。
除了作战丰富的飞行员外,到了1951年夏天最新型的米格-15比斯型战机投入使用。双方在半年时间里,在北朝鲜上空交战多次,苏联飞行员凭借新型战机的高速性能和重火力优势,给美军战机造成了很大威胁。
抗美援朝初期,“联合国军”就向朝鲜半岛投入了各类战机1200多架,这个数量是中国的整整6倍。双方飞行员飞行时间更是天差地别,志愿军方面平均不足100个小时,美军方面则超过1000个小时,很多都参加了二战,身经百战。
美国战机
随着苏联空军参与,中美不对称的空战逐渐发生微妙扭转。到了1951年1月底,有了苏联空军的配合,我方战斗力飙升,这在美军内部引起巨大反响。比如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就感慨地说:“几乎在一夜之间中国便成了世界上空军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很遗憾,笔者查阅的大量资料,发现朝鲜空战双方战果至今没有准确说法。因政治因素,中朝美三方各自给出的数字都不一样。我们以双方主力战机米格-15和F-86的战绩来对比,看看三方给出的数字。
苏联方面公布总击落F-86战机651架,自己损失米格-15战机335架;中国方面公布击落F-86战机211架,自己损失米格-15战机224架;美国方面公布损失F-86战机231架,至于参战数量则保密。
三方公布的数字差距较大,至于准确数字或许永远是一个谜了。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大连旅顺口区水师营镇三里桥西的旅顺苏军烈士陵园里,曾经有一片区域在半个世纪里不对外开放,里面葬着202名苏军飞行员。
旅顺苏军烈士陵园里苏军飞行员墓地
注意,这些牺牲的苏军飞行员只是参战的一部分,还有不少运回苏联安葬。苏联如此大规模派出飞行员参战,美国难道不知道?答案是肯定的,他们在苏联参战不久就收到情报,可一直没有敢揭穿。
1988年,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智囊团公开一份机密文件,里面提到当年美国为何不敢公开承认苏军参加朝鲜战争。美国方面认为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必须隐瞒这件事,一旦公开就意味着跟苏联开战,到时美国没有必胜的把握。
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解除最大的威胁,美俄关系走向正常化,苏联时期的很多机密档案渐渐得以解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本文前面叶利钦写的那封信,指出苏联飞行员当年击落了1309架美国战机。
叶利钦没有指出这1300多架战机中志愿军空军击落了多少,所以这个数字有一定水分。时间来到1995年,俄罗斯一家官方报纸刊登了题为《喷气式飞机之战的王牌飞行员》的报道,里面有下面这一一段话:
第一个喷气式王牌飞行员,是苏军上尉沙巴诺夫。从参战到1951年5月20日,他驾驶喷气式飞机击落6架敌机,其中有5架喷气式飞机。从1951年6月17日至1952年2月2日,苏佳金大尉战斗飞行49次,参加空战66次,击落敌机22架,这是朝鲜战争中的最高纪录……
叶利钦
两名苏联飞行员就击落了28架战机,可见其战绩多么的惊人。不难想象,正是苏联空军的有力支援,使得志愿军后勤补给线得以比较好的保护,进而有力地支援了前线的战斗。朝鲜战争是边打边谈,谈的时间超过打的时间。
1953年4月,朝鲜停战谈判恢复,双方不久就战俘遣返达成协定。这是一个契机,美国高层认为继续打下去直接陷入战争泥沼,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苏联没有必要再向远东增兵,中国也只是派了志愿军,继续打下去也没有胜利的希望。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签订在板门店签订。斯大林早在4个月前已经去世,没有等到朝鲜停战这一天,但他为中国抗美援朝的胜利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