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外在美的社会性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体美是指人的形体结构的美,而人的外在美在范畴上要大大超过人体美,不仅包括人体美,而且也包括人的语言、容颜、衣着、发型等外在显现。人的外在美作为历史的生成物,具有历时性,体现了时间流变的时代痕迹;人的外在美作为特定社会现实的时代性,具有共时性,体现了特点时代审美意识、审美趣味的共识性和普遍性;人的外在美作为社会历史纵横交错所构成的社会坐标的外在显现,还处于外在美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汇点上。
1
外在美的历时性
人的外在美作为历史的生成物,具有丰厚的历史内涵,要受到特定社会历史价值取向、经济状况、风情习俗和审美时尚的影响,体现了历时性的流变,即人的外在美是历史的、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外在美,体现了时间流变的时代痕迹。
在中国战国时代,就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之说。楚王以瘦为美,士人与宫女为争宠,纷纷减肥,以至于“多饿死”。汉代则以雄健刚毅为美,具有一种“大美”的气象,根据汉画像石和画像砖的记载,汉代男性舞者的“舞姿也多呈劲健威猛、刚伟有利之形象”(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唐代则以丰满为美,唐玄宗以杨玉环为美,甚至就连他的书法也比较肥硕丰厚。在中国封建社会,女人追求三寸金莲之美,体现了封建时代对女性的摧残,也是一种畸形的审美观。中国历史上这些审美趣味都体现了历史性的审美特征。在服装方面,封建社会男人穿长袍马褂;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流行绿军装色;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流行过喇叭裤和鸡腿裤,后来筒裤逐渐取代了喇叭裤和鸡腿裤;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打开了国门,西装革履逐渐成为人们所喜欢的着装;21世纪以来,一些追求时尚的男性也开始穿带色彩的衣服,一些中老年甚至可以穿年轻人的衣服,一些大妈开始热衷于大红大绿,丝毫不让美女。此外,牛仔裤和各种休闲服装因为穿着方便,已经成为比较普遍流行的着装。如今,只要不是在正式场合,很多人一般喜欢穿休闲装,以穿着舒适,追求自由和个性为主要目的。在发型上,清代男人留长辫子;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男人留短发,甚至留小平头;20世纪80年代,女性开始烫发,开始穿高跟鞋;进入21世纪,一些时尚男女开始染发,有的小伙子甚至开始蓄长发或者修饰其他具有个性特征的发型,许多女孩开始留披肩发,追求长发飘飘的潇洒与飘逸。
从人的外在美的历史性来看,外在美的发展变化体现了时代特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到了统治阶级审美意识的制约和影响,如三寸金莲、男人留辫子以及“楚王好细腰”等;一方面体现了个体审美意识的觉醒,是个性的张扬与自由呼唤,体现出“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的个性差异。但是,无论属于哪一方面,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人的外在美也不是纯然的形式美,而是必须蕴含出善的内容,体现出外在美的社会性,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被社会所认可,应该以内在美做依托,而绝非仅仅是个人的孤芳自赏和我行我素。
在现实生活中,审美实践已经表明,一个人即使再有好的体型,但如果缺德少才,其人体美就会没有灵魂,而仅仅是个躯壳,也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中国古代通常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讽刺那些徒有其表而不学无术之辈。
2
外在美的共时性
人的外在美的共时性是指外在美具有特定社会的共识性和普遍性。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个体在追求外在美的时候,一般来说,既要体现出个性风采,又要顾及社会审美价值的共识性和普适性,不能为了单纯追求个性美,而无视社会审美的共识性和普适性。
所谓审美的共识性,这里是指特定时代、社会对人的外在美的特征所具有的比较一致的认识,即共识,共同的认识,共同的价值观;所谓普适性,这里是指特定时代、社会的外在美能够在该时代、该社会状态下具有较大程度的适应性,体现出比较广泛的社会价值,能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以女孩的发型来说,在计划经济时代,更多的女工在车间劳动,如果留披肩发,头发容易被机器夹住,客观上不利于工作,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如今的白领越来越多,许多女孩从事机关工作或者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即使留披肩发,也不会有什么危险,所以,披肩发这种发型正在被更多的女孩所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外在美的共识性和普适性。
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特定社会文化的发展往往要受到该社会形态的价值取向的制约,即该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性;从审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特定社会人的外在美必然要受到该社会审美意识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在张扬外在美的个体性时,还不可避免地凸显出外在美的共时性,即审美的社会性或者共同性,或者是审美的共识性和普适性。
以女性外在美而言,历史上曾经追求过病态的美,古代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审美悲剧,现代有因为减肥而导致死亡的少女悲剧。因此,从根本上而言,女性的外在美必须以健康为基础,从而体现出女性特殊的健美。世界女子健美冠军比萨里昂坚决反对“女性美就是苗条、柔软、纤细,即使带一点病态也无妨”的陈腐的传统观点。她认为:“面对生活中无数的挑战,妇女应该挺身出去迎战。而这种迎战又必须具备健全而强有力的肌体。”(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编:《美化你的生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69页。)也就是说,女性的美必须以健为前提,有了健,才有可能美;没有健,就谈不上美。惟其如此,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一些城市拒绝骨感美女参加选美大赛,以防止影响少女的身体健康。
此外,人的外在美的共时性还鲜明地表现在时代性和民族性方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取向,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审美特色。只有把外在美纳入时代性和民族性中加以考察,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外在美的共时性、共识性和普适性问题。以时代性而言,我们只有把外在美的认识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该时代的外在美问题。如果没有20世纪80年代的个性解放,就不可能有青少年的鸡腿裤、喇叭裤和时尚的发型;没有美学对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融合,美容业就不可能迅速崛起。以民族性而言,如果没有民族性,我们就无法理解民族语言的美,无法理解民族服装的美,无法欣赏民族的文学艺术。
3
外在美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汇
人的外在美既是历时性的,又是共时性的,体现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汇。从具体的外在美来看,任何个体的外在美一方面体现了历史的变迁,又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该时代的审美取向和审美趣味。历史是生生不息的长河,也是纵横交错织成的网。任何个体都是处于一个特定的网结上,因而其外在美也就具有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汇性。
人的外在美与一般的形式美不同,一般的形式美具有比较稳定的结构,在审美价值上具有较大程度的恒常性,而人的外在美却在较大程度上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要受到历史上审美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的影响,既有其内在的历史继承性,又有特定社会现实的时代性。从外在美的历时性来看,外在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外在美的共时性来看,外在美具有社会的共识性和普适性,在较大程度上能够被该时代的审美取向所认同。历史上男人留辫子、女人缠脚具有那个时代特殊的审美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但如今男人不再留辫子,女人不再缠脚,因为这些审美现象已经远离了当下审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交汇点。
我们不妨看看一个极端的例子,文章来自于2014年6月30日环球网报道的《行为艺术家脸上凿洞:舌头牙齿清晰可见》:很多行为艺术家热衷于用自己的身体来尝试极致的“人体艺术”。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27日报道,德国男子乔·米格莱(Joel Miggler)从13岁起就疯狂进行各种“改造身体”(Body Modifications)的尝试,近期他更极端地尝试在脸颊上开一个巨大的“人肉隧道”,舌齿清晰可见。据报道,极端人体艺术家米格莱在13岁痴迷于“改造身体”,他身上至今已有27种不同的穿环、6个纹身,总共花费4000英镑(约合人民币4.23万元)。
乔·米格莱这种极端的做法是真的,但很难说是善的。他为了追求怪异的美,不仅花费巨大,而且要遭受很多的痛苦,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很显然,他追求的美是一种畸形的美,甚至是一种病态的美。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这种畸形甚至是病态的审美,不但不能促进人才开发,反而只能阻碍人才开发。可以设想:如果他把这些花费、时间和精力用于自己的事业上,又该做出多么令人欣慰的成就!
人的外在美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汇启示我们,人们在追求外在美的时候,一方面应该体现出审美的历时性,体现出审美的合规律性,一方面还要凸显出审美的共时性,使自己的外在美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被社会所认同,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外貌修饰、衣着打扮不仅自己感觉是美的,而且还应该让社会更多的人也感觉你是美的。为此,我们在追求外在美的时候,既要具有个体性的审美特征,又要特别注重历时性、共时性、民族性和社会性的和谐统一。
2014年9月各大网站引发转载了这么一个新闻事件:2014年9月6日上午,在第二十八届泰山国际登山节上,一名据称来自天津的30岁左右男子,穿着胸前印有太阳旗图案和“大日本帝国海军”字样的T恤衫登山,被民众包围,有群众愤怒地将其T恤扒掉。该男子却称自己从小在日本长大,在日本就是这样穿,在其他地方穿都没问题,唯独在泰安穿怎么就不行了(王婷婷:《男子穿旭日旗登泰山遭扒衣》,载《法制晚报》2014年9月7日。)。这位男子穿的T恤能够张扬个性本身无可厚非,但这件T恤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客观上已经超出了一般T恤的意义,客观上很容易伤害到我们的民族感情,难怪遭到网友的普遍炮轰。如果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如果某个公务员或企业员工如此穿戴,就很难得到单位同事、领导的理解和认同,那么客观上就必然会影响该个体的人才开发。
4
外在美与人才美的关系
人的外在美不但包括人体美,也包括人的语言、容颜、衣着、发型等外在的显现。根据哲学上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完美的外在形式有利于表现人的内在世界,人的外在美作为人的外在形式,对人的发展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多种影响。
和谐的外在美有利于促进人才开发,这是人才开发的基本规律。所谓和谐的外在美,是指每个人特定的外在美与其性别、年龄、职业、地位、性格等相协调。这样的外在美非常有利于促进特定主体与同事、领导及其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反之,一个人的外在美如果与特定主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地位、性格等不相协调,甚至反差很大,客观上就会损坏特定主体的社会形象,影响到他人和社会对他的正确认知、评价和判断,甚至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发现和任用。比如,一般而言,公务员和教师的着装应该庄重一些,而女教师尤其不能穿超短裙上课,更不能袒胸露背上课;军人的着装也很正规,帽子要端正,扣子要扣好。因此,为了促进人才开发,任何个体在时间和其他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做到衣着得体,发型恰当,言谈举止文明,尽量让他人和社会悦纳自己,而不能过分张扬自己的个性,更不能为个性而个性。
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哲学原理,一方面完美的形式有利于表现内容,另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内在的本质,确定适合自己的具体的外在形式。人才美是内容,外在美是形式,人才美的创造虽然需要外在美的支持,但又不能拘泥于外在美对个人的束缚。比如,科学家如果天天要在实验室搞实验,只能穿工作服,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花许多时间去西装革履,但如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就应该适当注意外在形象的修饰。
苏轼《和董传留别》中的前两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一个人内心有学问,学有所成,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表于外在的精神气色。因此,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才美与外在美的关系,人生在世,只有不断加强内在修炼,练好内功,外在显现自然就会有信心,就会闪现出美的风采。
责任编辑:张涛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审美与人才开发》一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人才强国战略出版工程出版物,由中组部归属的国家级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
该书是人才美学的代表作。作者运用了哲学、社会学、人才学、美学、文化学、教育学、现代仿生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价值论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对于家庭和各类学校教育,提供审美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审美全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开发;对于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拙著对于全社会克服金钱和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引领人生超越平庸,走出人生迷途,促进全社会的人才开发,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