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周末评论】:“变化之道”与“为人之道”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在科学研究领域,有物理之变,也有化学之变。物理变化通过事物的量的变化,促使事物的体积或者形式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通过事物的质的变化,促使事物变成了另一个事物。
变,体现了自然界的发展运行规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循环往复,无穷尽焉。一江春水向东流,奔流到海不复回。大自然有台风,有海啸,有地震,有泥石流,有火山喷发,有蝴蝶效应,也许还有新冠病毒。这都是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
变,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人为本,得人才者昌,人才强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近者悦,远者来,这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规律;反之,不以人为本,就会失人才者亡,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变,既有客观规定性,也有主观能动性。人类的主观行为自觉不自觉地就会干扰和影响客观规律的运行。对于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恩格斯早就注意到人类乱砍乱伐已经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一些企业为了一己之利,污染地下水和空气,破坏自然环境。温室效应客观上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应该以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应该以认识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为前提。
世界的格局在变。随着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的广泛传播,些许看不见的小小病毒在自身变化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改变着整个世界,引起全世界对不同的国家制度、观念和发展模式等多方面的反思。由此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与人生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许多重大问题的普遍思考,人们在思考中不断改变着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认知方式。
人生在世,也无时不处在变化之中。从胎儿形成、婴儿出生、幼儿、少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最终走向生命的原点,一切都在不经意的变化之中白了少年头!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无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可谓一岁年龄一岁心,步步惊心,步步走向未来,步步走向终点,最终回归生命的本原。粪土当年万户侯,从平民百姓到达官贵人,概莫能外。
既然变是客观地存在,我们就不应该谈变色变,不是为变而变,而是自觉求变,以变应变,与时俱变。当然,有时也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但总体而言,还是应该以动制动,以变应变,自觉求变,积极求变。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这里的关键不是变或者不变,而是如何变,变成什么的问题。古往今来,有的天才儿童变成了“伤仲永”,有的看似愚钝的儿童却成就了非凡的事业;有的从一个普通的孩子,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而有的则蜕变为“老虎”“苍蝇”和“蚊子”;有的谦虚谨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踏踏实实,淡泊名利,千锤百炼,苦尽甘来;有的在未提拔以前,貌似谦虚,而一旦掌握权力,就会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忘乎所以;有的人则带着面具做人,自私或狂妄自大,甚至目空一切;有的两面三刀,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拉帮结派,沽名钓誉;有的在求人办事时,极尽热情笑脸,办完事则过河拆桥,人走茶凉,形同陌路……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在一次报告中讲了这么一个真实的事件:
一天我去上课,看到一个学生坐在第一排,他对我点头微笑很有礼貌,然后我开始讲课。在一个老师讲课的时候,他对教学效果是有一些期待的,讲到哪里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因此,我很快就注意到,这个学生总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点头、微笑,等等,就是说他听懂我的课了,我很高兴,我就注意到这个学生了。下课后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我的面前来,说“钱老师,今天的课讲得真好啊!”对这样的话,我是有警惕的,我也遇到很多人对我的课大加赞扬,但我总是有些怀疑,他是否真懂了,不过是吹捧而已。但是,这个学生不同,他把我讲得好在哪里,说得头头是道,讲得全在点子上,说明他都听懂了,自然也就放心,不再警惕了。而且老实说,老师讲的东西被学生听懂了,这是多大的快乐!于是我对这个学生有了一个好感。如此一次,两次,三次,我对他的好感与日俱增。到第四次他来了:“钱先生,我要到美国去留学(课程),请你给我写推荐书。”你说我怎么办?欣然同意!但是,写完之后,这个学生不见了,再也不出现了。于是我就明白了,他以前那些点头微笑等等等等,全是投资!这就是鲁迅说的“精神的资本家”,投资收获了我的推荐信,然后就“拜拜”了,因为你对他已经没用了。这是一个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他的一切行为,都从利益出发,而且是精心设计,但是他是高智商、高水平,他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我能批评他吗?我能发脾气吗?我发脾气显得我小气,一个学生请你帮忙有什么不可以?这个学生有这个水平啊。但是,我确实有上当受骗之感,我有苦难言。
实际上,与钱理群先生相似的事情很多。在许多高校,老师为了与学生交流方便,所上课的班级就会建立一个微信群。在课程考试成绩没有公布之前,微信群里师生之间能够保持正常的交流,可是,一旦期末成绩公布以后,微信群里很快就会鸦雀无声。许多老师从这一现象中终于明白了些什么。
在这充满变化的世界,不是岁月静好,而是初心静好。变化之道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修身养性,克服实用主义的短视性,自觉越变越好,不断超越自我,与时偕行,与时俱变。为人之道要求我们,唯一不变的应该是要永远保持纯真、善良的心灵,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要敢于做仁人志士,自觉让真善美永远充溢于我们内在的生命,让亲情、友情、师生情、同事情永葆青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