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人才美的标准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美的价值是历史的,又是发展变化的,既有恒常客观性性的一面,又有易变差异性的一面。作为每个人而言,要敢于追求人才美的价值;作为政府和社会而言,应该大力倡导人才美的价值,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价值取向,确立人才美为最高的价值取向,鼓励人人成才,任人唯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政府和社会要倡导人才美的价值,就必须确认人才美的判断标准。人才美尽管具有时代差异和社会差异,但就总体而言,人才美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我们在判断人才美的时候,应该把握人才美的两个尺度:一是求真与向善的统一,二是感性显现与审美的统一。

No.1

求真与向善的统一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具有三大主题,即求真、向善与审美。在这三大主题中,求真向善是最基本的主题,也是贯穿于人类始终永恒的重要主题。

No.1

人才应该具有求真之心

一个人才要美,应该具有一颗求真之心,要有认识世界、探求真理的吁求和强烈的欲望,做一个真人。求真之心表现在科学研究方面,就是要追求真理;在做人做事方面,就是要求注重诚信,表里如一,做一个真诚之人,做一个坦坦荡荡、光明磊落的君子。
中国传统文化既注重追求真理,又非常注重诚信。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把追求真理看得比人的生命还重要;司马迁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探索古今发展变化之道。在科学史上,科学家以其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努力探求创造发明之真,思考自然科学之迷;在文学史上,早在战国时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壮志;在社会变革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自己的生命去探索人生之路和社会发展之路的真谛。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的名字,家人就是根据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名言而起的。
在社会发展史上,认识世界和探求真理,这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前提,也体现了各类人才的求真之美。但是,在社会一些特定的阶段,由于异化使一些意志不坚定的软弱之辈不敢做真人,不敢说真话,甚至说假话都不脸红,说的假话竟然和真话一样。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一些“大老虎”在没有被发现以前,也经常在大会上讲反腐,但实际上自己早已经腐败了。我们惊奇的不是这些“大老虎”们的腐败,而是他们说假话不脸红的功夫。这些人原来也是人才,但随着官职的晋升,逐渐失去了做人的真心,背离了执政为民的宗旨,这才慢慢变成了“大老虎”,成为异化的反面典型。
中国传统文化还非常重视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在本质上都应该具有“真”的内涵,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表现。《庄子·渔父》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实际上,一个人的心里有了真诚,其言谈举止才能够给人以信任的感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心怀真诚,其眼神也会蕴含着真诚,而不是矫揉造作和虚情假意,更不会是阳奉阴违和笑里藏刀。

No.2

人才应该具有向善之心

一个人才要美,还必须拥有一颗向善之心。所谓向善,是指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和物质需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实践活动,为改造世界、谋求社会的发展进步的吁求和行动。
人的实践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之分,人才美表现在实践过程,理所当然应该追求正确、先进、文明的实践活动。人类作为能够创造文化的存在物,要有向善之心,超越人类动物的本能,把人的欲望推向理想的善欲境界,要成为促进人类文明前进的动力。佛教充分肯定人的善欲,倡导信徒弃恶修善、自利利人、利乐众生,要有高尚理想的追求和向往,因而应该把善欲视为成就一切善法、佛法的根本;即使成佛以后,虽然也欲心不止,但这种欲心是“精进不减”的源泉,由于这种欲心指向利乐济度无量众生、庄严全宇宙的大欲望或宏愿,因此被视为佛陀的重要功德。
人才是人类中先进的部分,更应该具有向善之心,把先进的思想与行动和谐统一起来,能够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昌盛和世界的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向善之心要求每个人才都要具有三种责任:第一,对个人的人生负责,敢于担当自己的历史使命,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第二,作为家庭的一员,任何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家庭承担应负的责任,孝敬父母,养家糊口,努力建设和谐幸福家庭;第三,任何人如果要成为人才,还应该担负自己的社会责任,力求以自己的真才实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较大的贡献。
人的心灵有善恶之分,人的语言有褒义与贬义之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大凡是褒义词,基本上都是对描述对象的肯定性判断,如美好、美丽、善良、仁义、真诚、慈祥、诚恳、谦虚、勤奋等大量词汇,都是对人们的正面肯定性判断。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优秀的人才比喻为人中之龙、人中之凤、栋梁之才,给予了真诚的赞美,为那些优秀的人才树立了一道道历史的丰碑。相反,对那些恶人,则会称之为人面兽心、禽兽不如、猪狗不如、罪大恶极、狼子野心、奸诈、恶毒、为非作歹、为虎作伥、狼狈为奸、作恶多端等。社会对人的善恶评价可谓泾渭分明,旗帜鲜明。历史是一面最好的镜子,每个人都应该从这面镜子中反思自己,以历史为鉴,做一个向善之人。
因此,我们判断人才美,就必须根据一个人的实践活动,看其是否具有求真向善的内涵,是否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愈具有求真向善的内涵,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的贡献就愈大;反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求真向善的内涵愈少,其为社会发展进步做出的贡献就愈小。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的贡献愈大的人,就越具有高级人才的内涵,其人才美的程度就越高;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的贡献愈小,其人才美的程度就会越低。所以,根据一个人求真向善的内涵及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可以判断一个人才美的程度,可以断定是高级人才还是中级人才或初级人才。

No.2

感性显现与审美的统一

人才美既要体现出求真向善的特点,还要把特定的感性显现与审美和谐统一起来。所谓感性显现与审美的和谐统一,就是指人才美必须通过具体可感的感性形象及其审美意义彰显出来。

No.1

人才美的感性显现

所谓感性显现,是指人才美的外在感性形式。人才美不是抽象的,而是蕴含于具体外在的感性形象。一个人要证明自己是人才,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外在形式、具体的实践活动及其劳动成果这些具体可感的形式,才能够显现出来。人才美是人才的美,也就是人才的外在显现表现出来的理想风采或者美的风采。
1.注重人才美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程度
我们判断人才的美,要充分肯定人才自身的美,看人才美的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程度。一般而言,人才美的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程度愈高,其愈有审美价值;人才美的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程度愈低,其审美价值愈低。从理想的角度来看,人才美的感性显现应该体现出诗意地生存和理想的吁求,蕴含出真与善的和谐统一。
具体而言,一个人才的美在自身的感性显现上,应该以其内在丰厚的内涵,能够表现和传播正能量,能够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在个性方面,具有自信、勇敢、谦虚、谨慎、乐观、旷达、诚实等优良的性格特征;在人生态度方面,具有与人为善、和蔼可亲、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等人生品格。一个人才如果具备了这些优良的个性和人生态度,就能够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为社会树立美好的形象,在人际交往中增强亲和力,在团队合作中增强凝聚力,在事业奋斗中具有战斗力。
当然,有些人才因为没有达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优化组合,在个性和人格方面具有某些缺陷,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降低了人才的美,如恃才傲物、骄傲自满、盛气凌人、唯我独尊等,都会损坏人才自身的美好形象,进而影响到我们对人才美的欣赏。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他自负、甚至刚愎自用,自认为天下无敌,最后却走上了败走麦城的悲剧;张飞也因为脾气暴躁,缺乏自控能力,最终被部将范疆、张达所杀,实在可惜;而赵云则因为智勇双全、胜不骄败不馁,个性高度和谐,他不但成为常胜将军,而且竟然成为当今社会女性的偶像。从这方面来讲,人才美应该通过自我塑造,力求克服自己不良的个性特征,塑造完美和谐的精神个性,创造理想的人生,使自己具有更加美好的价值。
2.注重人才创造性和进步性实践过程的美
我们判断人才美的时候,还应该看人才创造性和进步性实践过程的美。人才美不仅表现在人才自身的美,而且还表现在人才创造性和进步性的实践过程所蕴含的美。人才的实践活动只有表现为创造性与进步性的实践过程的时候,才能够表现出人才美的本质。我们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者,不仅要看人才的实践动机和实践结果,而且还要看人才在创造性和进步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蕴含出来的美,即人才在实现自身价值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美。比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有的企业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保,甚至不惜污染环境,或者不择手段唯利是图,这些经济的发展过程没有体现出创造性和进步性,也就不可能体现出企业管理人才的美,甚至违法或可能走向犯罪。
3.对人才创造的劳动产品进行考察和确认
我们判断人才美,还可以通过对人才创造的劳动产品进行考察和确认。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劳动产品是劳动主体劳动的结果,体现了劳动者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人才创造的劳动产品来看,人才的美不仅通过自身的美显现出来,而且还要通过人才的劳动过程及其劳动成果显现出来。我们判断一个作家的成就,就是通过对作家作品的阅读、理解和评判,来具体确认作品是否成功,从而推论该作家是否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我们判断一部电影是否成功,不但要看导演的名望,更要看导演在这部电影中的导演水平,看影片是否具有艺术魅力;而科学家通过自己的科学创新活动及其研究成果,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因此,劳动产品是物质文化的彰显,是人才创造力的实现,是人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劳动产品进行审美观照,间接地认识人才的美。
不仅如此,由于真善美这三大主题始终贯穿于人类整个实践活动,因此,人才作为人类的优秀者,其实践活动必然更加凸显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人才所创造出来的产品既是真与善的统一,也是感性显现与审美的统一,概言之,即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真善美不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判断人才的三大标准。

No.2

人才美的审美价值

就艺术美与现实美比较而言,一般都认为艺术美高于现实美,认为艺术美比现实美更高、更集中、更典型。但是,细究起来,我们却发现问题似乎并不如此简单,因为艺术美虽然比现实美更高,更集中,更典型,但现实美比艺术美更生动、更具体、更感人、更真实,更具有现实性与亲和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实中人的美并不比艺术美逊色,而人才的美属于人的美,是人的美的精华。如果说,人的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那么,我们不妨说,人才的美则在较高的程度上更加凸显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人才美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
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一个人其貌不扬,虽然他德才兼备,是个难得的人才,难道这个人也美吗?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德才兼备、相貌漂亮的人能够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这固然是美的;假如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虽然其貌不扬,但是,他(她)德才兼备所蕴含出来的内在美能够在客观上弥补其貌不扬的弱点。最起码来说,人才以其内在美的闪光,弥补了其貌不扬的弱点,使人首先感觉到他(她)并不难看;其次,随着对人才的了解,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对人才产生信赖、欣赏和敬仰之情,由此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了人才的美,而对其相貌却似乎忽略不计,甚至视而不见了。
人才美的审美价值在爱情心理学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如果一个漂亮女孩嫁给了一个其貌不扬的男人,社会上很多人会讥讽为“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其实不然,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如果没有吸引漂亮女孩的魅力,就很难赢得女孩的芳心;那么,他既然赢得了女孩的爱,这就说明他有足够的内涵,绝非被人们鄙视的“牛粪”,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够获得忠诚的爱情,也才能够赢得其他的竞争对手。这块“牛粪”也许其貌不扬,但实际上也许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文学史上,所谓才子佳人的说法,实际上已经揭示了才子的人才内涵,才子赢得美人的芳心,也就是人才赢得美人的芳心。
(0)

相关推荐

  • 五育融合与学校课程建设

    <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第12期中的一篇文章<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研究>,有一些非常有启发的观点: 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 ...

  • 艺术形象是艺术活动中客体的再现与主体表现的统一

    肖旭 什么是客体的再现与主体的表现?"客体再现",就是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如实地描写事物的客观形态,使客观的现实生活再现于艺术作品之中.所谓"表现",则是艺术家 ...

  • 薛永武:人才美学研究人才美的本质、特征与人才美的创造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美学在研究人才与审美关系的同时,还要研究人才美的本质.特征与人才美的创造等内容. 从人才美的本质来看,人才美学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人才美的内在构成和外在显现.人才美的特殊性和本质丰 ...

  • 薛永武:人才美与社会美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体美和人的外在美都是人类所特有的美,但这些美主要涉及人的形式美,因而这些形式美本身是极其有限的.审美实践表明,人体美和外在美的魅力只有依存于人的内在美,才能够实现更大的审美效应. ...

  • 薛永武:人才美是最高的社会美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在欣赏社会美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人的形体美和相貌美,而且还要通过人的语言美.人格美.心灵美.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真和善相统一)所蕴含的美,从人类自身去探讨美的根源和美的主题, ...

  • 薛永武:从真善美的维度看人才美的审美文化特征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从真善美的维度来看人才美的审美文化特征,人既然是最重要的文化形态,显然,人才的美也是最重要的审美文化:离开了人才的美,就无法理解审美文化的创造,也无法理解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其本质,因 ...

  • 薛永武:历史哲学、人才学和美学实践对人才美的确证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我们倡导人才的美是最重要的审美文化,还可以从历史哲学.人才学和美学的实践中得到确证.我们确认人才的美是最重要的审美文化,这是我们对审美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因为审美文化应该是物质形 ...

  • 薛永武:人才美的特征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美是社会美的核心,集中体现了社会美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历史特性,因此,人才美与一般的社会美相比,更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创造性和价值性的特征. 随着美学向社会实践的广泛渗透,日常生活 ...

  • 薛永武:人才自身的美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特征和表现尽管各具特色,但都能够体现出人才美的本质和特征.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这一观点对学界研究人的本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谓一切社会关 ...

  • 薛永武:人才实践过程和劳动产品的美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的美一方面通过创造性和进步性的实践展现出来,另一方面也通过劳动产品的美蕴含出来. 一.人才按照美的规律创造 人类与动物相比,动物的生存以及一些简单的生命活动,更多地按照本能适应 ...

  • 薛永武:人才美的显现——创新性

    人才美不是天然的,而是人类自觉创造的产物,也是人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观点,从美学的高度揭示了人按照审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