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两部还不错的电影
29.《开罗时间》
电影主线清晰。
中年夫妇两人去开罗度假。途中丈夫接到通知,前往加沙完成工作。
等待丈夫归来的时间里,妻子由丈夫的前同事陪伴,游览开罗风光。
那是一位十分绅士的男人。
两人在接触中渐生情愫。
跟随自己的心意吗?还是守住对婚姻的忠诚?
去埃及第一要看的是金字塔。女人坚持要等到丈夫回来一同去看金字塔。
因战事,丈夫迟迟未归,通讯时常中断。女人焦急等待,曾试图前往丈夫驻地,无功而返。
驻留中她逐渐对这座异域城邦产生兴趣。
街头与她搭讪的陌生男人。
常在她睡着时就跑进房间打扫的清洁女工。
丈夫前同事、那个男人开的只允许男人进的咖啡厅。
他们一同去看手工地毯制作,几个十几岁的女孩已是工人。
他们去当地小店、特色市场,去参加男人前女友女儿的婚礼。
如果忽略故事,这也是一部不错的开罗风光片。镜头去往开罗的大街小巷和现代建筑林立的新发展区。电影配乐是埃及风情。跟着音乐舞动的当地人富有感染力。而且,电影女主角很美,四十几岁,保持瘦削身材,金发,举手投足都是优雅。
女主角和那个男人保持了克制,他们珍存下对彼此的爱意。
女人曾和男人说,“就这样留在开罗,租一间公寓,开一家只允许女人进的咖啡厅”。也许是婉转的表白吧。
30.《兄弟》
忘了从何时开始,我发现一家人团聚的餐桌是个有故事的场景,意味十足。
这部电影就是从餐桌开始,也可以近似算作从餐桌结束。人物的前后变化、心理变化形象生动。
电影一开始,父母、大儿子一家四口、小儿子见面,他们送别即将奔赴阿富汗战场的大儿子,同时为监狱释放的小儿子接风。父亲对大儿子满满赞赏,不愿多看小儿子一眼。母亲努力做其中的调和者。小儿子对哥哥去阿富汗非常反对,他激烈的表达让人误以为是对哥哥的嫉妒。妻子对丈夫依依不舍,女儿问爸爸是否能陪自己过生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活动。
电影结尾处,餐桌上多了一个人:小儿子带回的女朋友。
大儿子眼神凌厉。他在阿富汗被俘,死里逃生。那段濒临死亡的经历让他对人充满警觉,如防御姿态的野兽。大女儿抓住气球不断摩擦发出的刺耳声音刺激了爸爸。同时几句谎言深深印在大儿子原本脆弱的心里。客人走后,他发疯般砸东西,并拿出枪……
有些经历会重创一个人。比如不能被父母欣赏接纳,比如非人的遭遇。
这些创伤可以抚平吗?影片给出乐观的答案。
小儿子在父亲的打击中长大,他进了监狱。父亲看不起他,时时拿他和优秀的哥哥相比。
没有关系,虽然自我的建立不易,但小儿子还是在屡屡失败后重获了自我,他勇敢、平和、愿意相信爱并且付出爱。哥哥拿出枪指向他,他仍大步向前:你是我哥哥,你是我哥哥。
大儿子在情绪平复后和妻子提出离婚。妻子不甘心: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要知道我从16岁开始就爱着你。
电影的答案是爱,是被爱和爱人。爱使人超越恐惧,重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