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发cssci期刊越来越难?
C刊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通过他引率等因素遴选出来的期刊,英文简称称CSSCI期刊,学人通常简称为C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科研单位要求必须发C刊,与此同时,发C刊的难度却是与日俱增。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以下从网络整理部分发c期刊信息:
C刊发文对文章长度和质量越来越严格,刊物的版面是相对固定的,要减少发文数量,就只好刊发长文章了。这样,大家看到的C刊文章越来越长,就是必然的了。有个别的文章似乎跟专著差不多了。事实也表明,少发文,发长文,是进C刊和提高排名的捷径。分析一下那些挤进C刊行列的几乎都是有少发文和发长文相“伴随”才有可能的。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越来越少的作者有发文机会了。有个别的刊物为了少发文,甚至把月刊改成了双月刊。一下子减少了不少作者的发文机会。有的月刊年发文量仅有130-140篇。大家可以想象其长度是多么令人叹息了。不过,刊物也是为了生存,主编们也没有办法。期刊评价导致的!所有的评价系统都很注重引用率。期刊主编和编辑们也别无选择,除非不想进核心。
C刊对所刊发文章的作者层次要求越来越高。有人发现,高层次的作者引用和转载比例都明显高于一般作者,而且有的期刊评价系统还将作者层次作为一个指标进行评价。这就产生了指挥棒的作用。于是,期刊都倾向于发所谓“高层次作者”的文章。几乎所有C刊都不发硕士生的文章了,发硕士生或者本科生的C刊恐怕要地凤毛麟角了。博士生单独发也比以前困难了。甚至普通学校的发文章的难度也在增加。大多数C刊更倾向于发“名人”“名校”的高层次作者文章。如果作者是博导+博士生的,不少刊物会倾向于将博士生放在第二作者。期刊主编也没有办法。对于办刊者而言是进C刊,因为所有评估、奖励、填表都只承认C刊。若C刊进不了,也希望进入其他评价系统的核心期刊系列。比如北大核心、中国社科院核心等等。核心系统有作者层次指标,那就要按照它的指挥棒办刊。有的期刊评价系统还有评价环节。而现在的多数只了解有限的刊物,他们大多数也是靠知网数据库检索查找参考文献。这样对期刊的认知非常有限,评价的时候也不大可能先调查了解多少期刊。只要是似乎就被假定为对学术期刊很了解,被假定为有资格进行期刊评价在有限的期刊质量认知基础上,当然就会看期刊所刊发文章的作者层次了。然而,毕竟“高层次作者”是少数,“名人”是少数,大多数作者属于“无名鼠辈”,属于普通层次作者,所以只能等高层次作者版面占据之后剩余的地盘,才会考虑次高层次作者。这样,自然而然大多数作者就感到很困难了。高层次作者来不及写,许多期刊排着队想发他们的稿子;普通作者写了文章却没有C刊愿意发;发非C刊又不被承认,等于不发。
以上是c刊发表难度,决定你是否能发c除此外还有你目前的职称等级、学历、单位还有个人研究和写作能力。总之,想发表c至少提前一年开始着手发表事宜,提前写好宜早不宜迟。
以上信息来源互联网整理,如有您的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