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孔子年表史学研究划上句号

此《孔子年表》,经过了比对《春秋》等史书,厘清《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诸多舛误,特别是 “适卫”之旅和“陈蔡”之迁的纠缠不清;而且论证“一昔之期”奔梁霍,以及“负函”在何处的史学难题。该年表,第一次准确描述孔子的一生时间脉络,为孔子年表的史学研究划上句号。(图片原载《论语讲案》)

孔子时代历史地名图

先祖。据考,先祖为商朝宗室,孔子亦自称“殷人”。六世祖孔父嘉,子姓,名嘉,字孔父,宋国大司马,宋国始祖微子启之弟、第二代国君微仲八世孙、宋国第五任国君闵公五世孙。宋宣公死,其弟继位,为穆公。穆公死,孔父嘉受嘱立宣公太子与夷,为殇公。殇公十年“华督之乱”,太宰华督先杀孔父,后弑殇公,立穆公之子冯,为宋庄公。孔父家臣携其子木金父奔鲁。高祖祁父,曾祖防叔,祖父伯夏。

父亲。父叔梁纥,孔氏,名纥,字叔梁,又称郰人纥、郰叔纥,鲁国武士,郰邑大夫,有战功。娶妻施曜英,生九女;妾生子名孟皮(嫡长子称伯,庶出称孟),有足疾,不合继嗣之礼;晚年私娶颜征在,在外生孔丘。

孔丘。其父“野合”前于尼丘祈祷生子,故名丘,字仲尼。依排行,又称孔老二。因身高九尺六寸(1.9米以上),谓“长人”。因博学闻名,生前被尊称“夫子”。

年龄。孔子生年,《穀梁传》《公羊传》记为襄公二十一年,《史记》述为襄公二十二年。自司马迁之后,两说争讼不已,民国取襄公二十二年说,孔家未异议,故成传统。今人江晓原等再三以《穀》《公》所记日蚀天象考证,故当取襄公二十一年说。

年表。依鲁国纪年序,附公元纪年。年龄以虚岁计。(凡公元前n年,省为前n。)

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公历10月9日生。

襄公二十三年(前550),3岁。父叔梁纥卒。正房施氏不善待,母颜征在携子丘移居曲阜阙里。

襄公二十六年(前547),6岁。母教识字习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昭公四年(前538),“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昭公六年(前536),17岁。母颜征在卒。问寻得父墓而合葬于防山(曲阜东郊),得知出身。

昭公八年(前534),19岁。婚娶宋国亓官氏之女,一说朱国丌氏。

昭公九年(前533),20岁。生子,名鲤,字伯鱼。在季氏家为委吏,管理仓库;次年改作乘田,管理畜牧。

昭公十二年(前530),23岁。开办私学(一说27岁)。刘向《新序》:“孔子年二十三岁,始教于阙里,颜路、曾点、琴张之徒,往受学焉。”《阙里志》说22岁。

昭公十三年(前529),24岁,季氏宴士,丘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昭公十七年(前525),28岁。郯子朝鲁,请教郯国古官制及名。

昭公十八年(前524),29岁。或学鼓琴于师襄,悟《文王操》。一说稍晚。

昭公十九年(前523),30岁。一说,鲁国太庙祭祀。

昭公二十年(前522),31岁。郑子产卒。

昭公二十二年(前520),33岁。夏,周景王欲更立太子,未颁诏而暴病,遗诏传位王子朝,致“王室乱”。

昭公二十四年(前518),35岁。孟僖子将死,嘱二子孟懿子、南宫敬叔(时年13岁)向孔子学礼。适周,问乐于宗周大夫苌弘,问礼于老子。

昭公二十五年(前517),36岁。鲁“斗鸡之变”,昭公败而出奔,“次于阳州”。

昭公二十六年(前516),37岁。春,齐取鲁郓置昭公。孔子适齐,过泰山遇丧亲妇,有“苛政猛于虎”之叹(《礼记·檀弓(下)》)。入齐,为高昭子臣。齐景公问政,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婴阻。居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冬,“晋师克巩”,“王子朝奔楚”。

昭公二十七年(前515),38岁。孟懿子、阳虎伐郓。“齐大夫欲害孔子”,去齐返鲁。闻吴公子季札丧子葬于赢博之间,孔子前往观葬礼。《论语还原》:“鲁乱之后,孔子有适齐、之杞、之宋考察。”

昭公二十八年(前514),39岁。昭公如晋,处乾侯。晋魏献子为政,“六卿诛公族,分其邑”。

昭公二十九年(前513),40岁。“四十而不惑。”晋铸刑鼎,用范宣子刑书。孔子评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昭公三十一年(前511),42岁。“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礼记·曾子问》)

昭公三十二年(前510),43岁。昭公病卒于晋国乾侯。其弟公子宋立,即定公。冬,晋率诸侯军“城成周”。

定公三年(前507),46岁。邾隐公即位,与孟懿子盟,使大夫“问礼于孔子”。

定公四年(前506),47岁。携弟子习礼于桓公庙,讲“宥坐之器”。一说稍晚。

定公五年(前505),48岁。季氏家臣阳虎囚季康子,盟而擅权。阳虎馈孔子豚,劝仕。子以为“陪臣执国命”,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

定公六年(前504),49岁。春,郑助王子朝余党儋翩,鲁奉晋之命伐郑,晋军入周。冬,儋翩起事,周敬王出逃。次年晋军取王城,取其所控谷城(今孟津县横水东),终平王子朝之乱。阳虎与定公及三桓盟于周社。次年,齐人归郓、阳关,阳虎居之以为政。

定公八年(前502),51岁。阳虎为乱,谋废立三桓,十月兴兵,败而据阳关叛。季桓子家臣公山不狃据费邑亦反,使人召孔子,被子路阻。或三会老子,《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定公九年(前501),52岁。出任中都宰(今汶上县),政绩卓然。三桓攻阳关,阳虎逃齐奔宋再奔晋为赵氏臣。

定公十年(前500),53岁。升“小司空”(司空属下专职),后升“司寇”,“沟合昭公墓”。夏,齐鲁会于夹谷,齐胁迫鲁定公,孔子有备,齐景公敬畏而盟约,诺“归郓、讙、龟阴田”。子路为季氏宰。

定公十一年(前499),54岁。“由大司寇行摄相事”,“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定公十二年(前498),55岁。鲁听孔子主张,隳三都(季孙氏费邑、叔孙氏郈邑、孟孙氏郕邑),先堕郈、费,十二月“围郕,弗克”。冬至(一说来春),鲁郊祭,“不致膰俎(祭肉)于大夫”。

定公十三年(前497),56岁。春,齐国赠“女乐”,君臣“三日不朝”。孔子去鲁适卫,事卫灵公,“致粟六万”,因谗言离卫往陈。赵简子家臣中牟县宰佛肸叛(佛肸叛当不晚于前496年),“召孔子”,被子路阻。

定公十四年(前496),57岁。过匡,被误会成阳虎,困厄五日,颜回一度走失。过蒲返卫,见南子,陪灵公夫妇过巿,去卫返鲁。

定公十五年(前495),58岁。“春,邾隐公来朝。子贡观焉”,言二君皆有死亡之兆,且公先亡。五月定公卒,仲尼曰“赐多言”。

哀公元年(前494),59岁。春,楚围蔡。吴败越。《国语·鲁语》载曰:吴“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问之仲尼。”夏,孔子欲往晋,临河而叹,改道适卫。八月,吴侵陈。十一月,晋赵鞅伐朝歌。卫灵公问兵阵,孔子答未学,明日遂行,往陈。

哀公二年(前493),60岁。经蒲地(今长垣县城),遇卫国贵族公叔氏叛乱被困,与盟脱身,值蘧伯玉派人相邀,返卫,灵公郊迎。灵公怠于政,终不用孔子。灵公卒,孔子去卫适曹或在灵公生前,或卒后。

哀公三年(前492),61岁。过曹适宋,宋司马桓魋恐吓孔子,孔子微服去宋。过仪(今开封兰考县境),经郑,走失于东门,被讥为“丧家之犬”。适陈。在陈闻鲁庙失火。七月,季康子从公之鱼议,改召冉求。

哀公四、五年(前491、前490),62—63岁。四年春,蔡昭公被弑。孔子迁于陈蔡楚:自陈经旧蔡地,至楚安置蔡遗民的负函城,再至楚边邑叶城,会叶公诸梁。再折回。往来间,遇隐者长沮、桀溺,又遇荷,返程遇楚狂。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图

哀公六年(前489),64岁。去陈。吴伐陈,楚救陈,“军城父”(今亳州)。孔子在去城父的路途(陈蔡之间),被蔡大夫“发役卒”围困,绝粮七日,弟子皆病,孔子讲诵弦歌不止。子贡至楚师驻地请迎孔子,楚昭王欲聘孔子,被楚令尹子西谏阻。七月楚昭王卒于城父,楚吴息兵。

哀公七年(前488),65岁。仕于卫,事卫出公。吴征百牢,季氏使子贡往。

哀公十年(前487),66岁。吴伐鲁,鲁宵攻吴王舍,有若与焉。

哀公十年(前485),68岁。在卫。妻亓官氏卒,“伯鱼之母出而死”(朱熹注《礼记·檀弓》)。

哀公十一年(前484),69岁。齐伐鲁,冉有率师迎战于朗(今衮州西北),获胜,归功于夫子之教,季康子使迎孔子。卫孔文子欲攻卫大叔而问孔子,孔子阻,欲行被留,值鲁使“币迎”而归鲁。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孔鲤夭,遗腹子孔伋(字子思,其门生授学孟子)。

哀公十二年(前483),70岁。春,冉求助季康子行“田赋”,孔子令弟子“鸣鼓而攻之”。鲁终不用孔子。昭夫人孟子卒。季氏将伐颛臾。子路赴卫任蒲邑宰。

哀公十三年(前482),71岁。季氏旅于泰山。颜回卒,子谓“天丧予”。

哀公十四年(前481),72岁。春狩猎获麟,孔子叹“吾道穷矣”,停止治《春秋》。六月,齐国陈成子弑君,孔子见鲁哀公请出兵,问三桓回答“不可”。

哀公十五年(前480),73岁。孔子赴卫蒲邑看望子路。秋,齐陈瓘(字子玉)如楚,过卫,仲由见之。冬,孔悝之母(蒯聩之姊)伯姬,私召废太子蒯聩潜回,逼孔悝改立,出公奔齐。子路闻讯赴难,剁为肉酱,孔子大恸。

哀公十六年(前479),进74岁。春末,孔子病重,子贡来。孔子负杖逍遥于门,喟叹而歌,潸然泪下。七日后辞世,葬鲁城北泗水边。鲁哀公为之诔文:“旻天不吊,不憖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弟子服孝三年,子贡庐于冢上六年。前479年,楚叶公平白公胜之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