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阳经脉

1.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 1 中,直上循臂骨 2 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 3 ,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 4 ,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 5 ,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䪼 6 ,抵鼻,至目内眦 7 ,斜络于颧。

【注释】

[1]踝: 此处指手腕后方的尺骨小头隆起处。

[2]臂骨: 尺骨。

[3]两骨之间: 当为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

[4]肩解: 肩关节。

[5]目锐毗: 目外角。

[6]䪼(zhuō): 眼眶下方颧骨部。

[7]目内眦: 目内角。

【语译】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末端,沿着小指尺侧、手掌尺侧,上达手腕部,出于尺骨小头部,

直上沿尺骨下缘,向上,出于肘内侧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向上,沿臂外后侧,出于肩关节,绕肩胛骨,在肩部与其他经脉交会后,进入缺盆,络于心,沿食管穿过膈肌,到胃部,属于小肠。

一个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沿颈部向上,经过面颊,到达外眼角,折回,进入耳中。

一个分支,从面颊部分出,经过鼻部到达内眼角,斜外联络到颧骨部。

2.经脉病候

【原文】

《灵枢·经脉》:是到动则病,嗌痛,颔 1 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 2 。

是主液 3 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注释】

[1]颔: 下颌骨下、结喉上两侧部。

[2]肩似拔、臑似折: 描述性语句,形容肩痛、上臂痛剧烈。

[3]液: 与手阳明经脉主“津”、足阳明经脉主“血”等互参。此与手阳明经脉主“津”相对。

【语译】

本经发生异常变化则表现为下列病症:咽喉疼痛,颔下肿胀,颈项不能左右转动,肩部牵拉样疼痛,上臂部剧痛。

大经主治“液”方面的病症:耳聋,目赤,面颊肿胀,颈部、颔下、肩胛、上臂、肘以及前臂的外侧后缘疼痛。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热病、神志病,耳、面颊、咽喉疾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二)手太阳络脉

【原文】

《灵枢·经脉》: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

实,则节弛肘废 1 ;虚,则生肬 2 ,小者如指痂疥 3 。取之所别也。

【注释】

[1]节弛肘废: 指肩肘关节松弛、痿废不用。

[2]肬: 肬通疣,即皮肤表面的赘生物。

[3]小者如指痂疥: 《灵枢识》简按“此谓肬之多生,如指间痂疥”。

【语译】

手太阳络脉,名支正。在腕关节上五寸处,向内侧注入手少阴心经;其支脉上行,经过肘部,到达肩部。

实证则出现关节弛缓、肘关节痿废不用;虚证则皮肤生赘疣,小的疣如手指间的痂疥。可取手太阳络穴治疗。

(三)手太阳经别

【原文】

《灵枢·经别》:手太阳之正,指地 1 ,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 2 。

【注释】

[1]指地: 由上而下的意思。

[2]此经: 未记“上行向头”的一支,应与各经别一致,上合于手太阳小肠经,并与手少阴经别同行。

【语译】

手太阳经别,从肩关节部位分出,向下进入腋窝部,走向心脏,联系小肠。

(四)手太阳经筋

【原文】

《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 1 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 2 ,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

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 3 ,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瞑目良久乃得视 4 。颈筋急,则为筋瘘 5 ,颈肿。

【注释】

[1]肘内锐骨: 肱骨内上髁。

[2]弹之应小指之上: 刺激尺神经的现象之一。

[3]循臂阴,入腋下: 按文理和医理,可能是衍文。

[4]良久乃得视: 眼睛睁不开,需要较长时间适应才能睁眼视物。

[5]筋瘘: 同鼠瘘,相当于颈部淋巴结核等症。

【语译】

手太阳经筋,起于手小指,向上结于腕背,沿前臂内侧,向上结于肱骨内上髁之后(以手弹拨此处,在小指部有感应),上行结于腋下。分支从腋后方,绕行肩胛部,沿颈部,出行于足太阳经筋之前方,向上结于耳后乳突部。分支由此进入耳中;直行部分到达耳的上方,向下结于下颌骨处,向上连属目外角。

其病症:小指掣强,肘内锐骨后缘疼痛,沿臂内侧上至腋下及腋后缘疼痛,肩胛骨周围连及颈项部疼痛,伴有耳鸣及疼痛,疼痛牵引颌下,以致闭上眼睛很长时间后才能看见东西。颈部筋肉拘急,可以出现筋瘘、颈肿等病症。

本经小结

1.经络小结

(1)经脉走向: 从手走头。

(2)循行分布: 手太阳小肠经行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肩、颈、颊至目内外眦,入耳中;一支脉自目内眦交接于膀胱经;因与肩部联系密切,又称“肩脉”。本经有1条主干,2条分支。

(3)联系脏腑器官: 小肠、心、咽、胃、耳、目。

(4)衔接经脉: 上接手少阴心经,下接足太阳膀胱经。

2.取穴要点

主要应掌握下颌骨髁状突、胸锁乳突肌、肩胛骨、尺骨鹰嘴、腕横纹及第5掌指关节等解剖标志。

面部: 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取听宫。

颈部: 胸锁乳突肌前后取天窗、天容。

肩胛骨: 肩胛冈下窝中央取天宗,肩胛冈上取秉风、曲垣。

肘关节: 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取小海。

腕关节: 三角骨前后取腕骨、阳谷。

指掌部: 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取后溪。

3.腧穴主治重点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有关的病症。

(1)头面五官病: 少泽治耳鸣耳聋、头痛、目翳、咽喉肿痛。头项痛常用后溪、养老、支正、天窗、天容;治疗耳病常用听宫、后溪、前谷;治疗目疾常用养老;齿痛常用听宫、颧髎;咽喉痛可用少泽、前谷、天窗、天容。

(2)热病: 后溪治发热、疟疾。

(3)经脉循行所过外经病症: 后溪治颈项强痛。肩臂背部疼痛常用后溪、养老、支正、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等。

4.刺灸注意事项

听宫张口直刺;肩外俞、肩中俞不宜直刺深刺;少泽治实热证时,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歌

Sl十九手小肠,少泽听宫起止详,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志液病良,

少泽小指尺甲角,前谷泽后节前方,后溪握拳节后取,腕骨腕前骨陷当,

阳谷三角骨上取,养老转手髁空藏,支正腕后上五寸,小海二骨之中央,

肩贞纹头上一寸,臑俞贞上骨下方,天宗冈下窝中取,秉风冈上窝中央。

曲垣胛冈内上缘,陶道旁三外俞彰,大椎旁二中俞穴,天窗扶后大筋旁。

天容耳下曲颊后,颧髎颧骨下廉乡,听宫之穴归何处,髁后屏前陷中央。

(0)

相关推荐

  • 手太阳小肠经 *未时(13点到15点)

    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 ...

  • 6.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 ...

  • 肩周炎的针灸治疗…学习高树中icon老师...

    心得体会是: 选用针柄或火柴头 或者直接用拇指指甲 在三间穴处向第二掌骨侧按压, 可以找到一个王不留行籽大小的显著压痛点, 多数病人还有条索状物, 用28~30号0.5寸毫针 (针太细了不行,疗效受影 ...

  • 五行针灸学习笔记:小肠膀胱阻滞

    绿墨浓浓 十二经脉出入阻滞概述◆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心包焦胆肝.◆十二经出入阻滞的诊断- 身体症状- 心理症状- 脉象:出经的脉气>入经的脉气◆十二经出入阻滞的治疗取穴:出经 ...

  • 小肠--小肠部(手太阳属腑)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01 - 小肠部(手太阳属腑)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其上口即胃下口.水谷由此而入.其下口即大肠上口.此处泌别清浊.俾水液注入 ...

  • 手太阳肺经鱼际穴、手阳明大肠经商阳穴治腰疼

    鱼际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第二个穴位,属于荣穴属火,如果我们女孩子在鱼际附近,这个青筋暴露或者爬上这个我们手掌,就证明女孩子的月经啊,已经开始是紊乱啊,紊乱就不是不正常啦. 所以可以作为我们一个诊断的一个依 ...

  • 手太阴经脉

    ​(一)手太阴经脉 1.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 1 于中焦 2 ,下络 3 大肠,还 4 循胃口 5 ,上膈 6 属 7 肺.从肺系 8 横出腋下,下循 9 ...

  • 手少阴经脉

    手少阴经脉

  • 足太阳经脉

    足太阳经脉

  • 手厥阴经脉

    手厥阴经脉

  • 手少阳经脉

    手少阳经脉

  • 献给父母的养生穴—养老穴养老穴是手太阳小...

    献给父母的养生穴-养老穴 养老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经穴,小肠经的循行路线经过人体的外眼角和内眼角,所以临床上不光是老花眼,凡是有目视不明.眼睛昏黄等症状的眼病,均可取此穴进行治疗. ●定位 在前臂背面尺侧 ...

  • 《手太阳经经筋之循行路线主病及治疗方法》

    ​关于手太阳经经筋的循行路线,经文曰:"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