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处乳食
野处乳食:
地高陵居
风寒冰冽
野处乳食
脏寒满病
治宜灸焫
灸焫北来
灸焫的焫
焫,点燃
点燃药草
或者烧针
也都归于
焫的范畴
它跟灸联系
就是指点燃
艾草、艾绒
灸焫,可理解成,艾灸(jiǔ)
习惯,也有人读,艾灸(jiū)
4个问题:
1. 脏寒的产生
2. 脏寒会生满病
实践辨识
有无脏寒?
哪里去看?
3. 满病是什么病?
4. 脏寒的调理?
1.脏寒的产生:
两个观察:
一是「乐野处」,喜欢待在野外
外面待着
会怎么样?
第一,
环境是比较冷的
风是比较大的
容易处于,一个
丢失体温的趋势
身体必须通过
不停产生热量
维持体温平衡
寒冷环境
容易损耗
人的表阳
损害表阳最严重
就是活活被冻死
比如我们发现:
有一些人爬山
爬到高处
食物吃完
没有得到
及时补给
活活被冻死
阳气损耗
从表开始
由浅入深
中医也叫
由表入里
「乐野处」:
马上可联想
现代的社会
可以观察到
很多人经常
裸露着皮肤
比如广州,虽然是春天
但是马路上看到很多人:
露出小腿、露出大腿、
露出膝盖、露出脖子、
露出肚子、露出腰
长期这样的环境中
很像古代的北方人
天冷、风大
的环境里头
「野处」
损耗表阳
第二
北方之人除了
喜欢野处之外
还有特点:
喜欢乳食
所谓乳食,吃乳制品:
牛奶、羊奶、吃奶酪
所有乳制品
都是偏寒的
偏寒的食物,进到身体里
损害、消耗,胃阳跟脾阳
形成一个阳气消耗的趋势
现代人除了像古代
北方之人乳食之外
还吃很多冰镇食物
「食冰食寒」:
既吃,性味寒凉的
还吃,温度低的
喝进冰镇的饮料
胃就要慢慢把它
加热到你的体温
也会损耗
胃脘之阳
进而形成
胃寒、
脾寒
寒是阳气丢失的趋势
「乐野处而乳食」
隐藏着寒的两个来源:
一是来源于表,即寒冷的环境
二是来源于饮食
阳气已经丢失
不能及时修复
表寒就会
逐渐入里
把表寒逐渐入里
列出了几个层次:
皮肤、经络、肌肉、
伏冲之脉、胃肠等
最后到达
胃肠之外
的「募元之间」
募元,相当于焦膜
伏冲之脉
是腹部深处
很靠近脊柱
的这个地方
冲脉有三个分支
伏冲之脉是
其中之一
伏冲之脉正常摸不到
但是当有,邪气客于
伏冲之脉,的时候
腹部特点:
轻轻搭在
腹部上方
腹壁上面
就能够
感受到
轻微的
跳动感
很多时候
也都是在肚脐周围
肚脐的上方或下方
轻轻搭就有跳动感
说明有寒邪在你的
伏冲之脉里潜伏着
一个朋友的肚子
柔软、弹性很好
是温暖的
如果经常,吃冷东西
肚子表皮,摸着会凉
摸一个中年
男人的肚子
很多时候有
硬硬的痞块
手放在上面
能感觉寒气
逐渐渗透出
这一些症状表现
都适合通过艾灸
肚脐附近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