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维钊晚年独创“蜾扁体”书法,是书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陆维钊(1899—1980)

原名子平,字微昭。浙江平湖人。我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先驱者之一。

1925年曾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所王国维先生助教,后任教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院、杭州大学,潜心中国文学研究,尤于汉魏六朝文学及清词有专攻。

教学之余,对书画艺术孜孜以求。1960年应潘天寿之邀到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开设诗词题跋课。1963年中国画系成立书法篆刻科,为负责人,这是当时我国艺术院校唯一的书法篆刻科;1979年浙江美院率先招收国内首批书法研究生,由他任导师,为我国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

陆维钊书法真、草、隶、行各体皆精,晚年独创非篆非隶亦篆亦隶之新体——蜾扁体,人称陆维钊体。

著有《中国书法》《全清词钞》《书法述要》《陆维钊书法选》《陆维钊诗词选》等。

陆维钊 隶书眼光条幅


书法成就

陆维钊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与古典文学相关的教学工作,虽然不欲以书家名世,但其于书法所下的功夫很深。章祖安这样概括陆维钊学书经历:

“先生初期法乳魏碑,用笔坚实,气机流宕,而无丝毫矜张习气。中年后博综众制,临摹碑帖不下百数十种。”“晚岁法书,熔篆隶草于一炉,而成一种非篆非隶,亦篆亦隶之新体。”

陆维钊 行书扶桑中堂

沙孟海认为陆维钊的篆隶书最为出名,并称赞他是“蜾扁专家”,对今人相对比较忽视的陆维钊真行草书,沙孟海也有很高评价:

“初次结识陆先生时,最先看到他所写北魏真书,从容挥洒,不沾染张裕钊、赵之谦、陶濬宣等人末流的习气,佩服他自有机杼,敢于创意。”“行草书纯乎学人手笔,饶有书卷气。无论大小幅纸,不随便分行布白,有时'真力弥漫’'吐气如虹’,有时则'碧山人来’'脱巾独步’,得心应手,各有风裁。”

陆维钊作书崇尚自然,追求奇趣,总有出人意料之笔,对于李瑞清书法的做作、陶濬宣书法的刻板,均指为“恶习”,“染人太深,伧野过甚”。

陆维钊晚年回忆自己学书经历:

“余之学书,实绍兴潘先生锦甫启之,学颜《多宝塔》,实余年十二,其后崇明陆柏筠先生则教篆隶,终身不能忘也。”“《三阙》《石门铭》《天发神谶》《石门颂》,余书自以为得力于此四碑。”

陆维钊 临《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册页(局部)

从陆维钊留下来的书迹看,其整体面貌还是以碑为主,尤其受《石门铭》《张猛龙碑》影响最深,其用笔几乎笔笔中锋,无论是何种书体,都以藏锋入纸,即使在有意识地摹写帖学时也不例外,行笔有浓厚的篆籀气息。晚年独创“蜾扁体”书法,更是在书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最终确立了他作为一代书法宗师的应有地位。


重要论书观点

●我辈作书,应求从临摹而渐入蜕化,以达到最后之创造。然登高自卑,非经临摹阶段不能创造;临摹对于范本,最要在取其意,兼得其形,撷其精,酌存其貌,庶可自成一家,不为古人所囿。

●要想学会写字,必先学会做人。人品不高,落墨无法,求其风神者,当须先求人品。

陆维钊 篆书条幅 他叫我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

●以为碑帖损蚀,不易如墨迹之能审辨,此仅为初学言之。如已有基础,则在此模糊之处,正有发挥想象之余地。想象力强者,不但于模糊不生障碍,且可因之而以自己之理解凝成新的有创造性的风格,则此模糊反成优点。

陆维钊 篆书条幅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我……对于扬雄所说的“书,心画也”一语,认为最足以表示书法之精义。此处之“画”字,也可作“描绘”解,则书法即是心理的描绘,也即是以线条表示心理状态的一种心理测验法。故醉时之书,眉飞色舞;喜时之书,光风霁月;怒时之书,剑拔弩张;悲时之书,神沮气伤;以及年壮年老,男性女性,病时平时,皆可觇其梗概。


【书法报生活馆推荐】

《张猛龙碑刻拓对勘》由黄宪之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

全书从第9页到95页是《张猛龙碑》的碑阳全文刻拓对勘,原色放大,原石与拓本1:1呈现。

在全书卷首,作者特别制作了整碑的碑式图,标明行数与列数,旁边是用原石照片组拼而成的整碑照片,便于研究者阅读时迅速找到考据点所在位置。其后是碑额的拓本和照片的比对,原石上的一切细节纤毫毕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