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历史上两大望族(茗山余氏和还地桥胡氏)

在大冶1000多年的建县史中,出过不少名门望族,其中尤以官宦世家茗山鲚鱼地余氏一族和人文世家还地桥胡氏一族最为有名。

  茗山余氏一族功名显赫

  茗山鲚鱼地余家,是大冶历史上最有名气的官僚之家。自明中叶余必迪以下,余氏一族有功名者57人。其中进士3人,举人12人,贡生42人。正七品县官11人,六至四品府州官佐18人,三品巡抚以上3人,将官5人,侯王1人,尚书、宰相1人。县志、市志、省志国史立传者12人,崇祀名宦、乡贤祠、功臣庙6人。余家官运鼎盛时,同族子弟官迹遍布全国17省(清代中国分18省),整个家族权倾朝野、声震全国,历经明朝、清朝、民国数百年而不衰。

  余必迪,号石邱,茗山鲚鱼地人。家资豪富,乐善好施,曾倾其家产捐修自鲚鱼地至大冶东、南、西、北各处桥梁数十座,不少桥梁至今犹存。余必迪一生育有五子二女。

  长子余玉简,江西九江龙开河巡检,山东寿县知县,正七品。

  次子余玉篇,秀才。

  三子余玉成,山东禹城县县丞,正八品。

  四子余玉节。

  五子余玉篆,廪生。

  五个儿子中,四子余玉节成就最大。

  余玉节,字声子,号振衡,生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江西赣州分守道副使、佥都御史、南赣巡抚(正三品)。历史记载,余玉节为官清廉谨慎、正气凛然,鞠躬尽瘁,死于任所。死前曾竭力反对宦官废书院以建魏忠贤祠堂的荒唐动议,为保存白鹭、白鹿书院作出过巨大贡献。至今无锡的东林书院仍然崇祀着余玉节的牌位。

  余玉节歿于崇祯二年(1629年),育有六子。顺其排行为余文明、余浚明、余镆明、余际明、余顺明、余允明。

  余文明,举人,海宁知县;余浚明,拔贡;余镆明,邑廪生;余际明,拔贡,茶陵州知州;余允明,邑廪生;余顺明,余国柱父。

  余国柱,清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历任御史、巡抚、户部尚书等职。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授武英殿大学士。据记载,《大清会典》、《清一统志》诸书皆出其手。令人可惜的是,本可以流芳百世的余国柱这位大冶本土“第一高官”在为官后期,竟然投靠大奸臣明珠,结党营私,中饱私囊,为世人所不齿。

  余国柱被康熙罢官后,余家渐渐衰落。纵观余家历史,其家族兴于善,盛于廉,却败于贪。这正应了那句古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还地桥胡氏一族文人辈出

  还地桥,古称云程里,是大冶历史上著名的人文之乡。明清时期,还地桥胡家虽然没有鲚鱼地余家那样显赫兴盛,但比起一般家族,却也是非同小可。还地桥胡家历史上出过不少文人。据有关人士考证,胡家家谱与《同治版?大冶县志》的记载存在一定的出入,这里对胡家的介绍,只以《大冶县志》的记载为准。

  胡远,号东泉,岁贡生,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和善待人闻名于乡里。墓志铭中说他“公生而早慧,未弱冠补弟子员”,“年十四而孤,侍母李孺人,督课公严,借农为喻”,“公奉母教,日夜淬励,每试辄弁邑诸生,学使薛公蔡公郡守郭公仲公多器之”。无奈“竟久试不售,后领嘉靖辛卯岁荐而母李已谢世矣”。生子二。“日手一编教诸子,谆谆以立身行已为本”。

  长子胡希瑗,字文冀,号乔南。明嘉靖丁酉年(1537年)举人。任潼川州知州。平时做事精明干练,才识过人。一生勤勉爱民,深受百姓爱戴,最后死于任所,被当地百姓请入祠堂享祭。

  次子胡希寅,号云野,嘉靖丙午年(1546年)举人。曾任广东开建县知县,后调任常州府通判。中年辞官回家。可惜他的著述都没有留下记载。

  胡应辰,胡希瑗儿子,字汝耕,号对薇。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军中宪副、巡抚等职。与同乡张居正友善。张居正罢官时,胡应辰深受牵连,也被罢官回乡。

  胡基,胡希寅长子,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任都昌县知县。

  胡坤,胡希寅次子,贡监。

  胡允同,胡应辰长子,字敬嗣,廩生,才智出众,诗文突出,著有《延清园拜石亭诗草》。不幸早逝。(46岁)有子三,胡绳祖、胡念祖、胡率祖。

  胡绳祖,字畏思,做事勤勉,守正不阿,崇祯十五年(1636年)举人,曾任潜山县知县。著有《读史论略》、《〈史记〉评略》、《晚箴录》、《归农杂撰》

胡念祖,字鹤心,清顺治丙戌年(1646年)举人。著有《诗瓢》、《慈卫阁稿》、《及晨草集》。

  胡率祖,秀才。

  胡梦发,胡绳祖儿子,号卜子,天性聪明颖慧,四岁读书,能过目成诵,成童时(八岁以上,亦说十五岁),偶作《黄鹤楼赋》、《衡山赋》,文字工整华丽,遒劲有力,被人赞叹为“奇妙极了”。他虽是名宦之子,却甘于淡泊恬静的生活。做了一间小房子,墙上贴了“读书有益,为善最乐”的条幅,他每天凝神端坐,吟诵诗文,静思道理,显出一幅恬淡无为的样子。

  可惜的是,他的命运竟然同他的祖先胡东泉胡远一样,“屡试不第”,直到康熙44年(公元1705年)73岁时,因皇上特下圣旨,要求湖北加试五经,录取三名,胡梦发才得以与侄子胡基泌同中举人。磨勘官(明清科试、对乡会试卷,进行复核,检查词句书法是否符合规定的官员)汪司农,审阅了胡梦发的试卷,高兴地对朝廷说:“天下五经,只有胡某一人独步天下了”,并且亲自聘请胡梦发做他儿子的老师,历经四年。

  胡梦发一生著作颇丰,计著有《易经簒解》、《书经校注》、《礼记校注》、《春秋存要》、《性理篡蒙求训》、《兰菊轩集上、下》数十卷。

  胡基泌,胡梦发侄儿,康熙乙酉年(1705年)举人。

  还地桥胡氏一门,历经数百年数代举人一直没有得到朝廷重用,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但他们仍然读书不辍,著述不断,为地方后人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对我们今天研究本地区的古代民俗与古代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一、六安余学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