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每周家书:为什么选择这种形式?
2018.07.04 10:07 Central House
参加完实验后的我(照片由这个实验的设计者拍摄)
之前不是没有寄过家书给妈妈(比如刚到英国的中秋),但今天不一样,今天是我上周请妈妈和我约定每周互相写家书之后,我回给妈妈的第一封家书。
之所以不是通过手写书信的形式,或者私下发给妈妈的形式,我选择公开在我的个人公众号上(持续)更新,目前主要出于三个原因:
不担心丢,网络存储便利:
我和我妈的记忆力有时候都还蛮差的,我是可以私下发给我妈,但我怕她忘记存在哪里,同时我也怕自己会忘记上次都写了啥,毕竟不希望重复太多;(我妈说我已经很啰嗦了,比她和我外婆加起来都要啰嗦)
明确边界,自己发自己的声;
在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发声就会被误读,我认为我在GEO用冷静客观的专业角度去分析总会被贴标签成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那这次就换成女儿视角;(我不是没有谨慎考虑过隐私问题,但我觉得放在大历史的环境下,或许未来100年后有人从网络史料中发现这个,会觉得很值得研究;作为研究者来说,我选择释出一点我认为值得公开的隐私,让未来的研究者可以看到一种曾经存在的母女交流形式,想起来就很有意义)
从我开始,和妈妈共成长;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有一点明确的事情很不容易,而我很庆幸能够确信:妈妈和我都最爱彼此,都希望对方因为自己的努力更加幸福。(在说出这段话之前,我其实也还蛮担心伤害到一些可能并没有像我一样很幸运拥有这样一位母亲的其他人。但我很抱歉,我还是最爱我妈妈,而且我还是希望我妈妈能够和我打破时空的距离,有一个长期稳定的交流空间。所以,如果你没有这样一位妈妈,或许可以自己成为这样一个妈妈/爸爸,或者说一个负责任的、会爱自己也爱值得爱的人。或许我和我妈妈这样的交流形式会对你和他人的相处也有一点点启发。)
差不多给选择这种形式写家书的形式赋予了足够的意义,应该可以支撑我写完第一封每周家书。
~我要开始写了的分割线~
最亲爱的妈妈:
我和你说每周互相交换家书的想法,直接动因是新华社这个推送“厉害!妈妈和儿子同时大学毕业,母子间的书信感动了无数人”,其实还有一个更深的原因没有说,也就是我之前写的三个理由之一:
想和妈妈共同成长
我希望自己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是离妈妈你很近的。毕竟物质世界有限,精神世界无限,我想家书就是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我可以也非常想要和妈妈你能够有精神世界的交流。我不仅能够和妈妈交流表达我的情感、分享我的生活,同时也能和妈妈你就某个话题进行探讨、讲讲道理。
虽然我们的作息时间因为时差的关系肯定没办法同步,但是文字和网络的存在,就让原本不可能的交流成为了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事情。考虑到妈妈你眼睛可能会看得累,我可以每个月再出一个音频,积累到半年之后再请打印店打出来,这样是不是更加方便。
很抱歉我写的字真的是不好看,而且我打字速度和思考速度远远比我写字要更快。虽然妈妈你一直让我讲话慢一点说清楚,做事再慢一点多想想,我还是在一开始先选择了这个能够让我快速且自如表达自己的渠道。不过我写完之后,是隔了一天又读了一遍才发给你的。
这样我也没有一天花太多时间在这封信上,而是把这个回信的任务分了两天完成。因为我在这里读书的时间,能够集中注意力思考写作的时间的确很有限。虽然我很想一直给妈妈讲,一直写,但我也知道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和任务,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全部都和对方分享。
所以我特别感谢妈妈把你近期在报纸里读到的两句话和我分享:
要以正能量为主,遣词造句需斟酌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马上行动
我读的报纸不多,但最近在看文献的时候(我现在还处于文献综述的阶段),看到一篇曾经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有一段话提到学术的边界,然后又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在一次文汇报对他的访谈中又一次提到:
文汇报:有可能在学院外做研究吗?
葛兆光:做现代学术,必须遵循一些共同规则。所以,这里有一个让人始终很纠结的问题。我现在讨论学术史也和这一点有关,就是要把专业跟业余分开,把学院的学术研究和业余的学术爱好分开。我觉得,业余爱好者并不需要讨论学术史,因为是爱好,可以放开随便讲,他们可以不需要知道前代学者做过什么,不需要知道学术界是怎样一步一步研究这个问题的,可以认为是自己孤明先发。可是专业学者不同,为什么我们做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要写“研究史综述”,就是因为我们要讲清楚,在你前面,你研究的这些问题,有什么人已经做过了,做到什么程度,为什么你还要做,这才是规范的做法。十几年前,我在清华发现老图书馆藏有一本当年清华学生的毕业论文,陈寅恪先生就在上面说,你必须说明别人做过什么,不这样,一方面不能说明你做得有什么进展和发明,另一方面也不能说明你是否抄袭了别人的成果。
因此,学术的规范做法是比较艰难,要花大力气要用长时间的,当然,这也是比较学院化的。但我发现,现在很多人不按照规矩、堂堂正正来读书引书,而是拍拍脑袋,好像都是自己的新发现,甚至把别人说的话题做的课题拿过来,包装包装,改造改造,就算自己的了。我经常遇到有人来找我,说我发现了一个什么,证明了一个什么,这是以前没有人发现的,这里头有些就是胡扯,如果你重视学术史,就可以知道有些是以前人家早做过的。可无奈的是,好些人根本不看学术史。更有一批人,完全不按学术基础和规则,以一知充百知,拿放大镜在别人身上找到碴儿,只要找到一个碴儿,就证明我比你高明。
出处:http://www.cssn.cn/zf/zf_dh/201703/t20170303_3439221_2.shtml
我之所以和妈妈分享这个是因为我觉得妈妈虽然支持我的选择,但也是出于对我的爱,并不是非常理解为什么我做学术研究会这么地慢,为什么不是灵光一现就可以取得突破。
这篇文章里这位历史学家的论述,或许能够让妈妈你更加理解我一意孤行来英国,坚持要到我认为目前最合适我的院校跟随两位导师学术研究,是因为我首先认同他们做学术研究的态度和风格,其次是我需要一个能够沉下来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的地方。
伦敦,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我不仅可以在这里自在地反躬自省,轻松接触到各国学者用英文写下的学术成果,还有两位非常优秀的导师循循善诱、倾囊相授,同时还认识好几个和我有着相似之处、彼此之间可以坦诚相待的同学,有的更因为志同道合成为了不错的朋友。我说的志同道合,指的是:我们都认可读书求学与学术交流的价值,并且非常愿意为此付出时间。
当然妈妈你肯定也关心我的个人生活,因为你希望我身体健康嘛~我也有锻炼的习惯,这个月15号我要参加一个十公里跑步的活动,到时候肯定会拍照片和视频给你看的。
事实上,我每天更新朋友圈最主要是为了你看到我会很方便,因为这样你就不用一天天翻阅我们的聊天记录,而是可以通过点击我的头像,看到我每天记录下来的生活点滴。这样妈妈你在想到我的时候,虽然不能时时刻刻联系到我,但是可以通过看我的朋友圈看到我的近况。(当然我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我希望我未来认识的朋友尽管没法参与过我之前的人生,却可以从朋友圈看到我的过去,就省了翻相册的时间~)
我很珍惜因为写家书给妈妈可以重访自己最近生活的这个过程。写到这里,想起来《论语·里仁》的这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封信或许不算长,但作为第一封每周家书,应该是说清楚我远行的目的吧。
如果妈妈愿意在下一封信中和我分享一下你近期的生活之余,也和我谈一谈当初你选择去上海而不是留在家乡的故事。我很期待看到,虽然小时候的我只会说妈妈我非常非常非常想你,但现在我好像能够理解多一点家不是家人住在一起,而是心靠在一起。
今天就写到这儿,期待收到妈妈的回信!
香香😘
女儿
鑫大
2018.07.04
UCL IOE PGRoom 543
(UCL教育学院博士生自习室)
及:随家书附上我们的聊天记录和直接动因
另外,以我妈妈的名字命名的周日活动“珍心话”依然有效,并且长期有效。
虽然只在邮箱收到了一次相关的邮件,也只和这一位读者联系过,而且到现在都没有整理成文。但如果想要和我周末谈十分钟的心,欢迎先读读这篇文章,然后考虑要不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