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北京市---南窖乡水峪村

因种种原因,好长时间未写博文了,今天整理材料,又看到第一次去南窖水峪村的的日誌,正好前面介绍了南窖村和北安村,同时第一次去水峪村也是这个季节,所以把日誌和照片凑在一起上传了吧:

从云岗坐951路公交车到坨里转乘833路到河北镇再转乘去南窖的房23路,前往水峪村,在车上看到有20来个男男女女准备去远游,一问他们,说是到南窖翻山去泗马沟下去,看来是他们年轻,今天虽然天气晴朗但有四、五级风,翻山越岭肯定困难。此车从河北邮局经过18站到一个写有南窖大牌楼那进去一直开到水峪村口,然后再开回大牌楼处继续向南窖行驶,后面还有4站到南窖。我在水峪村下车,路上用时约2.5小时。

水峪村位于北京西南80公里处房山区南窖乡境内,距108国道9公里,为深山区典型的自然村落。水峪村形成于明朝初期,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按墙上画的建村历史,应该是六百多年前,水峪村的先民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京西,定居在峪水河旁,在此繁衍发展。水峪村是南窖乡古老文化村。2004年被评为市级民俗旅游村。


      


      据说该村有一个大戏楼,后于1958年给拆了,现在这个“水峪村大舞台”不伦不类的摆在村口。

进了水峪村,发现真是在一条沟里建的村,村前还有一座游客服务中心,进去要了本水峪村介绍和一张北京旅游交通图,大致问了一下路线,就向村里走去。确实这个村真是靠山吃山,房子用石头垒的、房顶用石片盖的,石碾到处都能看到。看来今天到水峪来的人只有我一个人,街上人也很少,要打听个路也很难,索性顺着路走吧,走到村委会附近墙上画着水峪村人从山西迁徙到水峪的过程,我看村的规模不大,以为还未到主村呢,继续顺大道走。


      再往前走人迹更少了,但看到几十个碾盘、碾滚在右手路边放着,其中还有磨盘。再往前走看到了解放军工程兵的营房,迊面一张大标语“军事重地,严禁拍照,拍照没收像机,请迅速通过,不要停留”,此标语够啰嗦,看到一些士兵在山洞里进进出出,在一个营房门口向一个值勤的战士问水峪村还有多远,他说向上走,不远了。于是继续向上走,后看到一位放羊的老乡,一打听,他说再往上有个水库,这只有两户人家,水峪村在下面,你上来时路过呀,今天风大,就你一个人不要上山头上去,容易给刮下来,往回走吧,你路过的地方是西村,穿过一个门楼子到东村去看看吧。这回让小战士给耍了,又走冤枉路了,不过应该走走,否则也看不到还有那么多未装的石碾、和层层的梯田呢。


     走回到小广场,才发现有一个路标指向一条街,上写着“登纱帽山、走古商道、观古民居、拜娘娘庙、推光绪碾”,这算找到正地儿了。


      往里一走,看到一个过街楼,但没楼了,一看边上不锈钢说明牌才知道叫东瓮桥儿,也有叫瓮门的,指的就是这座东翁桥的桥洞,其上有一块白石,石上雕有“宁水”二字,意在翁桥有拂水安洪之意。


      


      再往里走,有农家院、到处都有的石碾子及碾子旁边立着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牌子,破败的娘娘庙等等。其中杨家大院很有点典故,四进的宅居、建筑的精细,随然有些破旧,但依然看到其顶盛时的恢弘,并和杨家后人合了个影。往后走有乾隆石碾,鸳鸯井、雌雄石槽,古商道等。一直爬到帽儿山上,越往上都是断壁残墙,人们要么出山了,要么向下搬了,最可惜的是满树的柿子没人摘,在大风中摇来榥去,它也不掉。


      为突出西山古道的村落特色,水峪村实施了百座石碾文化展示工程,共收集、修复、安装石碾128盘,大都是道光、光绪年间所造,时至今日仍全部可用。水峪村古时曾是山西入京商道的节点,这些石碾正无声地记录着当时生产、贸易的繁华。128盘个独特的石辗,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古香古色的农家乐,因为时值冬日,无人光顾,也乐不起来了。看来这是村里唯一 一家还在开门营业的农家乐,等逛回来中午就在这吃饭了。


                                                  破败不堪的娘娘庙


                                  唯有几百年的银杏树仍显生气勃勃


     水峪村古宅最具代表性的是杨家大院,位于西坡上,在古民居中,是最气派的。杨家大院又名学坊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四进四合院、三十六间房,石砌而成,门楼的位置与北京四合院略有不同,开在院墙的正中,如意大门上面的砖雕栏板刻有荷花、牡丹、菊花式样,条石横梁上雕有缠枝宝相花纹样,异常精美。大门的门簪也非常讲究,莲花瓣衬托着“福”“禄”二字,两座清朝风格的石鼓矗立两旁。宅院的门栏窗格,雕刻也非常精美。


        和杨家的后人合个影,杨家其他后人都进城了……


                                            从杨家大院继续向后坡走


              向南坡继续走,就到了另一古迹-----鸳鸯井和雄雌石槽


      鸳鸯井、雌雄石槽传说:雍正年大旱,滔滔的东河水迅速干涸,山根岩缝的溪流也悄然而逝,村人在这儿挖坑找水,约一丈多深(“约五米深”就不用了吧,雍正年间还没这种计量方法),见两股溪流从不同处的岩缝中涌出,并有鱼虾,众人大喜,随砌成鸳鸯井,后开凿雄雌石槽供村人洗菜。黑龙潭的老龙知道水峪风水好,派幼子小七龙到这儿落户,村人在鸳鸯井旁盖了龙神庙,期盼风调雨顺。同治年间(1875年左右)修了新井(这里不能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这话),鸳鸯井也就干涸了,庙也荡然无存,只有雄雌石槽面目沧桑的陈列在那里。(不知打新井日期有误还是真是这样,鸳鸯井和雄雌石槽在这保存了130多年,也真不容易呀)


      走过鸳鸯井和雌雄石槽,再往上就是从水峪到房山县的27公里长的古商道。它与门头沟的西山古道有本质区别是:一条是奔戒台、潭柘拜佛保平安;一条是为商贸交流保生活。


      从古商道下来,已经1点多了,从另一条路去村里转转,水峪村现存古宅百余套,房六百余间,多为石块为主建造的。古宅分三合院、四合院,风格自由灵活,随山就向,依山傍水,高低错落,因地制宜,石块垒墙,石板封顶,木质框架。门楼有砖雕、石雕,有的有门罩,上有彩色岩画,或荷或兰,远远看去幽静典雅,古香古色,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

水峪村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有古村老宅原貌,虽然有许多房屋已没人居住,但形成了颇具代表性的原生态村落景观。


      在“扫街”过程中,就转到村中的制高点“长岭坨”,按木牌上说的把水峪村东村按五行八卦介绍了一番,从它的介绍,也证时了我的判断,因为照相时很别扭,总觉得这个村座南朝北。从长岭坨上看水峪东村,村貌尽收眼底。其实到水峪村来主要景点在水峪东村,也就是从东瓮桥儿进入,到商贸古道……

水峪村还是岩画的发祥地。这座古宅是王姓住户,他门楼上装饰的是绘有花瓶、宫灯、莲花图案的古岩画,是水峪村的珍贵古迹。水峪岩画可以追溯到明朝甚至更久远的历史年代,这种独特的绘画艺术与水峪村的古建筑群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文革,大部分岩画都被拆除或毁损。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三幅古朴典雅、简约练达的岩画是水峪村幸运仅存的真迹,因此成为水峪村岩画名副其实的发祥地。

饿了,想找个吃饭的地方,难!可能是淡季,更因为今天只有我一个外来参观者,几个农家院锁门,上午看到的那家唯一 一个开着的,因为在招待施工方,对我不冷不热叫我等着,算了,不吃了,走到村口背风的地方吃了点自备的饼干,喝了点热水,准备路上转车时找个地再吃,谁知道,每转一次车都是刚下这辆车,另一路就来了,非常顺利的回到云岗,但中午这顿饭到下午快4点才吃上。

出瓮桥门儿,打道回府。


      水峪村古宅、古碾、古商道、古中幡构成了水峪村特有的文化景观,很值得一看。但此次水峪一游由于季节不对,没有看到古中幡表演很遗憾。

据介绍水峪村的中幡表演可以追溯到明洪武永乐年间,盛于清咸丰年间。起初是作为民间自发的堂会仅限于村民自娱自乐表演。每逢庙会、重大民间节日,村民有耍幡祈雨纳福的风俗习惯,后来演化成集体型表演相传至今,并于2007年,水峪中幡成功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女子中幡表演也成为水峪村招待游客的“保留项目”,成为水峪村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从网上下载了几张水峪村村民进行中幡训练的照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