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真是活的?科学家发表惊人言论:它拥有巨大的神经网络
回望历史能够看出,人类对于宇宙的感情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在科技落后的远古时期,无数星辰构筑的浩瀚星空,给予了人类最原始的震撼,崇敬和畏惧成为了当时的主旋律。
到了现代,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让人类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最初的崇敬和畏惧慢慢被向往和好奇所取代。
不过,即便现代人类有科技力量的帮助,但从宏观上来看,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其实并没有比远古人类多多少,那宛若天鹅绒的漆黑帷幔下,还隐藏着许多颠覆认知的秘密。
按照当前的情况来看,人类和这些秘密之间不仅还有许多难以逾越的天堑,甚至还有科学家断言,因为某些天然限制的存在,有些秘密人类或许根本就不可能找到答案。
事实上,这种有些消极的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在对宇宙数百年的认识和探索过程中,确实有许多地方不断刷新和颠覆着人类的认知,甚至一度阻碍了人类的探索进程,拉住了人类不断前进的脚步。
幸运的是,几位聪明的科学家应运而生,在无数繁杂的宇宙规律中窥探到了一丝秩序,带领着人类走出了混乱的泥沼,而这也进一步凸显了宇宙的神秘与广阔。
宇宙是个生命体?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宇宙是个巨大的生物细胞”。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很新的观点,同时也不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推测。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就曾在《宇宙》一书中表示,宇宙在我们体内,认识自身就是认识宇宙。
当然了,光有推测可不行,科学讲究的是事实和证据。2012年11月16日,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论文引起了众多关注,科学家们将宇宙结构和人类的大脑神经网络进行了对比,发现了一个非常的惊人事实:二者结构非常相似。
从图片中能够看到,宏观尺度上的一个个宇宙星系核心,和微观尺度下的神经节点简直不要太相似。
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认为宇宙结构和生物神经网络之间有联系,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新的观点,因为早在二十世纪初期就有这样的说法在流传。
科学家给出新证据
那么宇宙究竟是不是一个巨大的生物细胞,或者直接就是一个生命体的大脑呢?现在的我们当然还不能直接给出答案,但上几天一位科学家发表的惊人言论,或许又给这种推测增加了几分可信度。
前几日,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维塔利·范丘林(Vitaly Vanchurin)在接受媒体时,给出了一个极为惊人的观点:在最基本层面上,宇宙可能是一个神经网络,并且它的运作方式可能就是世界真实的运作方式。
事实上,早在接受采访之前,维塔利·范丘林就已经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的标题为《作为神经网络的世界》(The world as a neural network)。他在论文分析了宇宙是神经网络的可能性。
之所以说这个观点惊人,一方面是因为宇宙如果真的是巨大的神经网络,确实很颠覆以往认知,毕竟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将宇宙看作一个纯粹的空间,根本不会把它和复杂的神经网络联系起来。
这就好像突然有人告诉你,你一直居住的房间拥有一个将多个神经元规则连接起来的神经网络,它可能是活的,你当然会觉得这个观点极为惊人。
另一方面,现在其实很少有科学家会非常大胆的发表类似研究,毕竟这种研究通常被认为是科幻作家或民科的范畴,就如同灵魂、意识、生死这些类型的研究一样,需要面对极大的舆论和学术压力。
其实维塔利·范丘林的核心思想非常简单,宇宙中每一个可测量对象,都能够用神经网络来建模,这就意味着从广义上来说,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
范丘林在采访中表示,想要推翻他的观点非常简单,只要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无法用神经网络描述的物理现象就行,但目前来看并找不到这样的现象。
自然选择适用于各种尺度
同时他还指出,自然选择或许并不仅仅是正常尺度下才会发生的事情,在更宏观的宇宙尺度以及微观尺度下,自然选择可能同样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所有事物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
按照自然选择的观点,更适合环境和更稳定的结构才能够生存下来,那么现在我们熟悉的粒子,比如说电子、原子等,可能是由一些原本构造非常简单的粒子慢慢演化而来,而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结构,可能是更长时间演化的产物。
按照范丘林的说法,宇宙真的有可能是一个超脱我们理解的生物,而这也带来了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如果宇宙是一个生物,生活在其体内的我们又算是什么呢?寄生虫?
更主要的是,这种如此庞大的生物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而它究竟又生活在什么地方呢?这一切的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答案。
最后范丘林表示,自然选择适用于所有尺度的观点仅仅是个推测,但这种观点却能够给我们研究宇宙、观察宇宙,提供一个不一样的全新角度。
总的来说,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宇宙总会在某些事情上给出意料之外的答案,或许当我们认为宇宙真的是某种生物时,现实又会狠狠地给人类一巴掌。
怎么样各位,你们认为宇宙可能会是某种生物吗?